今天(11月27日),始建於1882年的張園在時隔百年後驚豔重啓,西區率先煥新揭幕。張園的過去與現在,已經成爲上海這座城市的驕傲。

在張園的修繕中,實行了“一幢一檔”的方式,張園內42棟、170幢、2053個房間都被清晰記錄在案,工人甚至給每塊地磚都標號進行修繕,儘可能一比一重現昔日風采。從一磚一瓦一門窗,到老建築羣牆壁上那些斑駁痕跡,以及屋內原本的佈局,甚至每一塊特殊花紋的地磚,修繕團隊都儘量予以保留或還原。

在面積約4.68萬平方米的張園區域內,目前保留有13處市優秀歷史建築、24處區文保點以及5處規劃需要保留的歷史建築。

此次開放的張園西區16幢建築,包括石庫門裏弄、里弄公館、花園洋房等多種類型。每一棟建築都安靜地訴說着當年設計者與房屋主人對美好生活的理解與巧思。

修繕後的里弄建築,完整保留歷史建築的原貌。同時,保留了“榮康裏”、“震興裏”、“德慶裏”、“福如裏”等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和上海文化特色的弄堂名稱,讓上海石庫門記憶得以傳承延續。

德慶裏

茂名南路沿街立面的主要裝飾爲里弄門頭、山牆山花、門窗套及外挑陽臺等。里弄門頭採用壁柱設計,樓板採用牛腿設計,上方設計牌匾,頂部帶有花飾。山牆山花帶有花飾。外挑陽臺裝飾簡單,底部有牛腿裝飾。

德慶裏建於1925年之後,新瑞和洋行設計,建造業主應爲“周純卿”。周家擁有租界房地產業恰恰都在現今的延安東路、延安中路、華山路、江西路、河南中路、新閘路、南京西路一帶,至19世紀40年代初,周家全部家產達8000萬兩白銀(約合人民幣240億元),名列工部局華人納稅第五名。

榮康裏

榮康裏的建造業主爲王憲臣,房屋建造於1921年之後。有資料記載,王憲臣1931年與人在上海合股開設“榮康錢莊”,里弄得名可能於此有關。

榮康裏立面豎向比例基本均質,立面橫向比例主要由山花和門頭構成,重複出現而具有韻律感。山花和門頭裝飾較多而顯得特別突出。牆面主要材料爲清水青磚牆面,清水紅磚作爲水平裝飾線條。平面格局爲完整的二開間和三開間聯排單元。

榮康裏250弄3、5、7號三棟房屋原業主爲王松堂,他是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的“先聲”——東三省紅十字普濟善會的發起人之一;曾在美駐滬總領事署任職59年。其中,250弄3號專門用來救濟窮人,5號、7號自己居住,5號放西式風格佈置,7號放中式風格佈置。

震興裏

茂名北路200-220弄,爲典型的石庫門裏弄住宅,磚木立貼結構,行列式排列,細部具有古典主義特徵。

震興裏三排建築除東西兩端的單元爲雙開間的一客一廂佈局外,其餘單元均爲單開間。沿街的西立面二層以上爲紅色清水磚牆,設有外挑陽臺,配花式鐵藝欄杆。

茂名北路200弄3號,原爲著名愛國人士、企業家王性堯先生舊居。建國前後,王性堯先生曾長期居住此地,爲抗日救國、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巨大貢獻。1956年因外事活動的需要而搬離。

茂名北路200弄9號,原爲中國著名的集郵家、郵學家張賡伯住宅。張賡伯不僅郵識豐富,而且熟知郵壇掌故,在《國粹郵刊》長篇連載發表《郵海滄桑錄》,爲中國集郵史研究留下了豐富史料。

福如裏

位於張園建築羣中部的,由兩排石庫門建築組成。

古樸的木質門窗、復古的維多利亞式橫向清水磚線條、優美的渦卷形挑梁陽臺、簡約的三角形山牆,似乎穿越時光,輕輕訴說着屬於這裏的過往。

民國著名藏書家、詞人吳眉孫晚年曾寓居於此。錢幣收藏鑑定家鄧秋枚也曾在這裏留下深深淺淺的生活印記。1901年,他在上海創立神州國光社。次年正月,開辦《政藝通報》,任主編。

張園歷史沿革

“海上第一名園”資料圖

1872年英商“和記洋行”經理格龍向農戶租得土地20餘畝闢爲花園住宅伊始,幾經轉手。

1882年,無錫籍富商張叔和購地後建花園,用於老母頤養天年之處,命名爲“張氏味蓴園”,人們習慣於稱其爲“張園”。

1885年開始對遊人免費開放,號稱“海上第一名園”,是當時上海的三大園林之一,與“徐園”、“愚園”齊名,是當時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和娛樂場所。第一盞電燈、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個室外照相館在此登場亮相。還曾聚集過無數文人雅士、各界名流,孫中山、黃興、章太炎、蔡元培等名人在此發表過重要的演講。

1918年停辦後,據工部局記載,租界當局將土地分割成28塊出售,用於建造石庫門裏弄住宅。經過滄桑變遷,形成上海現存最大的中後期石庫門建築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