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超

如果說養豬也與AI(人工智能)有關係,相信不少人會很驚訝。

在不久前完成的遼寧海城生豬“保險+期貨”收入險試點項目中,期貨業創新引入AI物體識別技術,成爲一大亮點。利用該技術,養殖戶可遠程及時看到豬的頭數、體重、體長等基本信息。當生豬生病時,還能及時預警。“保險+期貨”至今已連續第八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在文件精神指引下,三大商品交易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優化調整項目模式,鼓勵創新型產品推出。

相關人士表示,期貨經營機構在持續擴大“保險+期貨”覆蓋地域和品種的基礎上,還要積極引導銀行信貸資金等廣泛參與,完善項目保障。構建包括“保險+期貨”、場外期權、“期貨價格+價差收購”等模式在內的“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持續發揮“保險+期貨”在服務“三農”中的作用。

養豬戶用上AI技術

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在近期結項的遼寧海城生豬“保險+期貨”收入險試點項目中,AI物體識別技術閃亮登場。

據介紹,該AI物體識別技術以IoT PaaS平臺爲核心,通過物聯網智能硬件獲取生豬養殖圈欄內的實時養殖影像數據,並採用目標識別等算法對生豬數量進行精準識別。還可以通過智能電子秤獲取生豬體重及體長等基本信息,自動對生豬進行拍攝,實現遠距離非接觸的信息採集,同時在生豬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夠進行預警。

“AI物體識別技術的引入,不僅直接降低了養殖戶的人工成本,有效提升養殖戶的管理能力,也爲保險公司數據收集、提升理賠查勘準確性提供了支持。當發生報案時,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隨時調取相關數據對生豬數量進行盤點,規避了傳統生豬養殖保險理賠定損中通過養殖戶上報或電子耳標確認存在的造假風險,病死生豬的無害化消殺信息回傳有效防止了二次不當利用。”相關保險公司人員表示。

此次項目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遼寧省海城市政府支持,中國平安財產保險遼寧分公司承保,銀河期貨、大有期貨、建信期貨、永安期貨、南華期貨等公司共同承做。覆蓋81家養殖戶的16.8萬頭生豬,保險保障金額4.7億元,最終實現賠付1139.24萬元。

據參與項目的期貨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創新使生豬價格險和生豬養殖險實現更好融合,爲養殖戶提供了雙重風險保障。當生豬因病死亡後,理賠人員可隨時調取相關數據,僅需賠償生豬養殖險;在賠償生豬價格險時,可基於生豬實際出欄數據實現精準理賠。

連續八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2015年大商所在遼寧義縣落地國內第一單“保險+期貨”項目試點,開啓期貨市場“保險+期貨”模式服務“三農”的新篇章。此後,“保險+期貨”至今已連續第八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在文件精神指引下,三大商品交易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優化調整項目模式,鼓勵創新型產品推出。從最初的價格險到收入險,從種植環節到全產業鏈,從零星分散到縣域覆蓋,從交易所單一支持到政府、業界多方合力,不斷創新升級,“保險+期貨”運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不斷譜寫鄉村振興工作的新篇章。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中糧期貨“保險+期貨”業務總監陳馳認爲,期貨作爲金融市場的重要分支之一,如何與保險、銀行、農擔等金融機構多層次結合將是今後資本市場服務“三農”的着力點。

所謂“保險+期貨”,即農戶購買農產品價格保險,一旦遭遇市場價格動盪,觸發價格保險賠付條款,將由保險公司賠付虧損。保險公司則通過向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場外期權產品轉移賠付風險,實現“再保險”,形成風險多方共擔的共贏格局。

“保險+期貨”模式正是爲了解決長期困擾“三農”健康發展的風險難題而誕生的。“它用最直白的語言跟農民講金融,用最實際的辦法給農民解決生產難題。”陳馳說。

以大商所爲例,從2022年項目開展情況來看,各方參與踊躍,市場反響良好,項目規模進一步擴大。大商所全年引導64家期貨公司聯合保險公司共開展362個項目,包括11個大豆振興專項、19個生豬專項、23個地區專項和309個養殖分散項目,實現總理賠約3.5億元,覆蓋農戶15.7萬戶、現貨197萬噸。

五礦期貨期權事業部李仁君和焦方正介紹,2022年公司相關項目涉及天然橡膠、蘋果、生豬、玉米、棉花、花生6個品種,折成現貨數量約8.69萬噸,受保障的種植面積約90萬畝、生豬約14.77萬頭,服務的農戶數量達到10.8萬戶。

“2022年我們保障品種涵蓋生豬、玉米、豆粕、大豆、橡膠、蘋果、棉花、白糖紅棗、雞蛋、紙漿等市場主流產品。項目保障農產品規模超10萬噸,參與並主導了多個大型項目,且均實現良好效應。”長江期貨產業服務總部總經理李富表示。

三大困擾待解

自2016年“保險+期貨”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開始,各方不斷創新模式,從單一的價格保險到實現產量價格雙保障的收入保險,再到進一步探索形成“保險+期貨+訂單+信貸”的創新模式,形成產業鏈金融服務閉環,切實解決了規模種植主體的保險、售糧、融資等一系列難題。

但記者調研中發現,目前“保險+期貨”發展仍存在保費來源、產品設計、品種有限三大困擾因素。

首先,保費的來源問題仍是“保險+期貨”全面推開的重要阻力之一。以2022年大商所“保險+期貨”項目的保費構成爲例,財政補貼爲2.72億元,佔比38%,而交易所補貼爲2.68億元,佔比37.5%。在2022年的11個大豆振興項目中,除交易所支持資金外,各級財政以及農戶等共繳納了超70%的保費,其中財政資金支持比例更是首次突破50%。

其次,在產品的設計方面,農戶對保險的認知目前仍多停留在能否獲得賠付的層面上,如何在滿足監管的前提下提升產品的賠付率,需要行業繼續探索。

再次,目前期貨市場中可以運用“保險+期貨”模式進行風險保障的農產品品種較爲有限,遠遠不能滿足現貨市場需求。

陳馳建議,政策性農險資金應適當介入“保險+期貨”項目,並形成長效補貼機制。同時,交易所可以在成熟品種基礎上推出更多“三農”品種,以提供更多的項目工具。

“應優化‘保險+期貨’業務環境,提升保障效果。”五礦期貨期權事業部負責人認爲,需要形成保險、期貨、農戶風險利益更加均衡的運行模式,讓廣大農戶和產業鏈各類主體真切看到這項業務帶來的好處。保險機構可以爲處於不同生產階段的不同經營主體提供相應保險產品。期貨市場可以適時推出新型農產品期貨和衍生工具填補市場需求,開發場內期權交易,爲保險機構提供多種風險管理渠道,形成較爲完善的產品鏈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