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寺觀略

文/劉運勇

佛要金裝。

潼南區定明山下大佛寺內,供養着一尊釋迦牟尼金身坐像,金身高八丈,史書記載,其迭經南宋、清代、民國和當代的五次貼金,光燦燦而顯赫,黃澄澄而耀眼,巍巍涪江畔端坐千年有餘,當地人稱爲八丈金仙。

八丈有極高之意,仰之彌高,莫過於七八九,大概是鑿造者特意選擇的尺寸。

貼金這種方式,體現了世俗者表達內心的極度仰慕,他們尋覓最堅固而體積龐大的物體,塑造出神佛來,再貼以輝煌的金箔,以展示自己不可企及的崇拜。據說,所謂貼金,就是將金箔壓薄,順口眼鼻嘴身手腳腿形狀,薄薄地粘上一層,恍若金鑄。因其嚴絲合縫,世人皆以爲刷金,或者金鑄。我的學生黃小平介紹,因八丈高的實體金佛不易鑄造,而大佛的石身材質也無法鍍金,聰慧的信徒們便用金箔進行粘貼。實在是極明智的抉擇。定明山整座石巖開鑿成一尊大佛,金光燦燦且炫人眼目,實在是美不勝收,衆生觀之莫不頂禮膜拜,當地開發金色潼南旅遊的構想,即緣之於此。

信衆總是希望未來比現在美好,相信後世受今生影響,從而得到生存再造的幸福。

繞定明山西行,沿途鐘磬聲不絕,瞬見檐牙高舉,平步過去,便到了聞名天下的大佛寺山門。寺前廣闊無涯,漫連涪江水域,形成海上仙山般的宏大,不愧爲一方寶地。

大佛寺之前叫做南禪寺。初創於唐代鹹通年間,因山得名,稱爲定明院。宋代有善人,在寺內裁山開鑿大佛像,建成後更名爲大佛寺。明代信衆出力,在大雕像之上覆蓋了七重飛閣,以遮風蔽雨。至今建築物保護完好。進入寺內,古照壁上存有歷代名人題詠,其中飛霞、天開圖畫等,頗有藝術價值。寺門東西,存有觀音殿、玉皇殿、大像閣和鑑亭四座木結構房屋,形成了古建築羣。巴蜀人多崇佛。大像閣建於宋建炎元年,起於涪江,通高約十丈,疊壘七層,雕樑畫棟,柱枋榫孔相受,歷八百年風雨,仍巍然屹立。佛學術語稱七級浮屠。樓閣之下,便是前殿處,內裏供奉貼金大佛。這座釋迦牟尼金佛,頂與山齊, 裸跣雙足,結咖跌坐,頭系螺髻,袒胸,着雙領外衣。他以慈祥的目光凝視着芸芸衆生,彷彿世道雖有萬變,惟佛心恆古不易!佛眼爲陰沉木鐫刻,黑夜裏顯湛湛瑩光,信衆在殿內任一角落,均見其炯炯雙目。亦可知匠心深沉。供佛的大像閣古建築,系我國最早使用全琉璃造頂的七檐佛閣,飛檐翹角,巍峨凝重,盡得顏色之妙。

導遊介紹說,這座摩巖造像比例勻稱,金燦炫目,雕刻技藝十分精湛,爲我國最大的室內貼金大佛。於世界十大佛中名列第七。細考佛教石窟造像,其始自南北朝,以世間種種以喻來世某種,宏揚釋家學說,善修重生思想。隋唐時期,君王好大喜功,影響民間,風格爲之一變,觀念雖未突破,佛體卻越塑越大,令人望而生畏,而易起虔敬心,即其果也。潼南大佛於唐朝末年先鑿佛首,於北宋靖康丙午年開雕佛身,至南宋紹興辛末年全像竣工,前後用時竟達二百多年!整個寺院區域之內,存有大小造像七百餘軀,宋至清朝題刻碑碣八十三則,是重慶境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簡介中說,大佛寺的傳承法系爲臨濟宗,傳法興寺的祖師計有釋德修、釋蒲智、釋界遠等高僧。在歷史上,大佛寺曾經重建過三次。前兩次於一一五一年、一二七八年,分別由鄧利成、馮輯、清暉所建,最後一次在民國十一年重建。道士王了知、居士鄧利成亦爲著名的興寺大德。在寺院內,收有乾隆皇帝臨駕大佛寺時的重要文物黃羅帳,還遺有高僧的舍利塔一座,塔主悟法禪師。

可知惟心至方有人至。

大佛寺沿涪江層層鑿建,我等幾次前往,皆以大佛爲中心,在東西長達裏許的崖壁上,徐徐欣賞留有歷代騷人墨客所書鐫的題記、詩詠、碑碣、造像等,共八十三則;細觀鎦金楹聯鐫刻約二十則,龕窟一百零四個,供奉佛像七百餘軀。學生自豪地說,另有石磴琴聲、頂天佛、鑑亭、翠屏秋月等名勝古蹟,與八丈金仙共稱十八勝景。

出寺門西行,即臨下層的衆多儒佛道三教造像精品,爲歷代所鐫刻,共百二十六龕九百二十八尊,之外還有七十餘則碑刻、楹聯、水文、重大災難題記,與金身佛像相得益彰。這些石刻藝術品,落款爲隋唐紀年。顯見年代久遠。其雕刻手法亦多樣運用,既有圓雕塑、半圓雕,亦有淺浮雕、透雕、線刻等,展示了古代工匠非凡的技藝。造像俱以寫實爲主,兼有適度變形誇張,故栩栩如生。雖然其中不乏飾金塗銀之作,也充分展示了唐宋以來石雕之大氣磅礴和沉穩豐厚,令人趨之若鶩。另外,在大佛字側的崖壁上,集中了七個年號的洪水題記。題刻記述其始刻於大明正德十四年,續有乾隆四十六年、同治十二年、光緒十五年、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八一年、二零二零年等的歷次大洪水標記線和題記。此處集多個年份不同的洪水題刻於一處,可使後人比較歷次洪水在境內的高程,探索其演變規律,學界評價爲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走過水文題記,即睹一壁頂天石刻的佛字,其高約兩丈七,其寬丈八,最粗筆劃寬四尺。據說,刻字時並未採取拉線放大的方法,而是由書者揮巨椽寫於帛上,再將絹帛粘貼石壁,由工匠直接鏤刻,可尊稱爲大佛刻字。這是何等的虔誠與執著!我不禁有些走神,能揮灑墨書四尺寬窄筆劃所用的巨椽,會是一枝怎樣的筆?或許需要採用徑尺楠竹來做筆桿!佛字壁之右,還有清代名臣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題詠的石刻千餘處,盡顯禮佛崇拜之心,細細讀出來,仰尊羨慕之情泱蕩石外,不僅是普通遊客那般了。

繞出大閣,踏足一條摩巖而鑿的石道,共有三十六級厚薄不一的階梯。如箜篌三十六絃。上下石道兩側踏步不同,便是箜篌兩排的七十二個絃音。突有先登者卻說踏石不響!本人從不信玄,搶步踏了上去,自聞步步琤琮。原來登上石階,人處琴絃中,方聞奇妙琴音。所謂步步奏琴,因琴梯石巖內空,開鑿成丁字形洞窟,方產生迴音。在石道盡頭兩側,又植有巨樹,以增加回音效果。拾級而上時,腳下會叮咚不絕地發出琴音,一路聽琴,人稱石磴琴聲。其中四至十步,聲音特別地清越宏亮,又叫做七步彈琴。

人行至西極,回望涪江邊,見一突兀孤石,上面建築有一座屹然古亭。其亭三檐四角攢尖,覆樓雙重,以八支方形大楠木爲骨架,內植扶梯,可以直攀亭頂。傳聞是一古代知縣見微知著,先是出資建了一處歇腳亭,後竟於此辦公。後人仰慕,稱之爲縣衙門,以示讚賞其愛民如子之心。那時遊客,紛紛上得此亭去,江風吹面,遠處孤帆移來,近處檣桅如林,而江水清澈如鏡,可鑑人纖毫,宋人魏了翁題名爲鑑亭。

鑑人影當亦可鑑人心。

大佛寺後頭,就是那團更大的石巒,曾稱壁山、大佛巖,爲一平地凸起。潼南人極具想像力,把這團巨石命名爲定明山,取其大佛如山、山是大佛之意。佛教講靈境。諸如此類的佛巖,其巍然聳立,確有明定之力。

本世紀初的農曆四月十三日,潼南大佛寺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千年金大佛第五次穿金啓動盛典。穿金宛若穿衣。爲佛貼金,如造七級浮屠,看來是歷代百姓共識。浮屠即佛塔,以七級爲最高,就是做功德的頂點。值茲穿金盛典之際,衆多高僧大德紛至沓來,蒞臨宣法,爲結緣善信加持。同時,當地啓動了大佛的保護工程。資料記載,工程歷時近三年,由多家國際知名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這項工程,既是一項系統的、整體的、特殊的文物保護工作, 同時也是一項整合旅遊資源、構建和諧社會的民生工程。第五次穿金竣工後,同時舉行了盛大的金大佛開光祈福法會,吸引來數萬名信衆遊客,可謂盛況空前。

以黃金之永恆燦然,奪世人之頂禮膜拜,亦是吸引遊客的方式之一罷。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萬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