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走下“神壇”,行業、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個人,要反思的有很多。

“有種錢被大風颳走的感覺”“含淚持有”“已經腰斬贖回了”“我周圍的人都在虧,不知道誰在賺錢”……談及自己所持有的基金產品,多位“90後”投資者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他們大多數是2021年春節前後入場的基民,如今業績虧損在20%至50%之間。

業績好、規模大、振臂一揮“吸金力”十足,“頂流”基金經理們此前的無限風光似乎猶在眼前。而如今,他們中的多數產品業績“綠意盎然”。例如,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C、廣發小盤LOF自2022年初以來虧損幅度分別爲59.72%、59.68%。

從衆人簇擁的高光時刻到如今的業績低谷,明星基金經理們的光環逐漸褪色,也讓他們的管理規模紛紛“瘦身”,甚至出現數百億元的下滑。

規模持續“縮水”

近來,一張關於“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在管規模變化的截圖席捲金融圈。在截圖中,他的前綴從2021年的“900億大腕”變成2022年的“800億頂流”,此後這一數字又逐漸變化爲“700億”、“600億”。而如今,最新數據顯示他的在管規模僅爲461.01億元。

對於“一年百億”的規模變化,有投資者調侃稱“笑中帶淚”,也有投資者表示,“笑不出來,裏面也有我的一份”。不過,記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大幅縮水的情況並非個例。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下同)基金規模約有4.7萬億元,由近2000位基金經理管理。

據第一財經統計,若以管理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佔在管規模50%以上爲基準,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數量仍超過1600人。其中,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基金經理有141位,較之年初減少了10餘位。而超過500億元的基金經理僅存5位,“千億頂流”早已不復存在。

從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上限而言,從頂峯時期的1300億元以上,逐步跌破1000億元、900億元整數關口。而進入前十的“門檻”也從去年底的430億元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375億元。

如今,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排名第一的是管理規模776億元的易方達基金張坤,較之此前1344.78億元的規模高點也縮水四成有餘。同樣較“頂峯”僅餘不到六成規模的還有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中歐基金周蔚文和廣發基金劉格菘。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規模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合計管理規模爲7501億元,而今年二季度末,這一數字則爲5425億元,“消失”了近三成。以今年爲例,除了華商基金周海棟外,其餘九位的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張坤、中歐基金葛蘭、劉彥春、劉格菘、匯添富基金胡昕煒等5位“縮水”超過100億元。

業績遭遇危機

規模大幅下滑的背後,究竟是何原因?翻開上述十位“頂流”管理的產品,映入眼簾的大多數是“冒綠”回撤。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前十強選手”共管理或參與管理的共有89只產品(A/C份額分開計算)。截至8月22日,僅有11只產品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爲正,最高者爲周海棟和孫蔚共同管理的華商盛世成長混合,年內回報爲9.06%。還有近九成產品年初至今的累計收益仍爲負值,位列末席的是劉格菘管理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期混合C,年內下跌32.87%。

拉長時間來看,“頂流們”的業績危機更加嚴重。除了2022年成立的產品外,自2022年初以來虧損超過10%的產品有70只,佔比超過88%;14只下跌幅度甚至超過40%。其中,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C、廣發小盤LOF的虧損幅度分別爲59.72%、59.68%。

若從2021年年初開始計算,在已有數據的65只產品中,跌幅超過30%的基金產品有37只,佔比達57%。這也意味着,若將上述“頂流”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作爲基金池並持有近2年零8個月,有超過一半的幾率選到虧損超過30%的產品。

在數位投資者向第一財經記者展示的基金產品頁面中也可以看到,他們所持有的大多是張坤、葛蘭、劉格菘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熱門產品,目前累計收益率在-50%至-20%之間,投資體驗不佳。

回憶起當初買入這些產品時的心情,個人投資者趙文(化名)直呼“上了營銷的當”,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時業績確實不錯,加上營銷助力,就跟風買入了,其實還是從衆心理”。同時,他也表示目前由於虧損太多,只能回本就贖回。

“太影響心情了,我已經‘割肉’贖回了。”2021年開始基金投資的投資者王瑤(化名)則表示,基金的持續虧損導致自己心情長期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感覺回本無望,因此果斷選擇止損。“每天都是‘驚喜’,有時候氣到大半夜睡不着,當時他們有多火,現在就有多生氣。”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基金相關討論區也發現,投資者對基金產品或基金經理的“討伐聲”隨處可見:“這個遊戲到底誰在賺錢”、“我已經虧了四成了要不要減倉”、”明星基金經理到底行不行?”從他們曬出的持有頁面來看,跌幅超過20%者並不在少數。

面對長時間的回撤,有像趙文一樣“不捨得贖回”的投資者,也有和王瑤一樣“氣得不行,狠心清倉”的投資者。但相同的是,抱着賺錢心態的投資者在漫漫“回本路”上,對基金產品或基金經理的耐心正在消失殆盡。

走下“神壇”背後

成也業績,敗也業績。這些“頂流”基金經理大多曾是基民眼中的“男神”“女神”,巔峯時期擁護者衆多。但在慘淡行情下,也正是因爲受到衆多基民的青睞,業績危機導致的落差和光環褪色自然也會引起擁護者的不滿。

一人“翻車”或許爲個例,爲何多位“頂流”齊落低谷?在業內看來,這主要是緣於這些產品大多重倉在傳統消費、醫療、新能源等前期熱門板塊,而近年來市場風格偏向中小盤,加上“船大難調頭”的規模困境,操作靈活性也有所下降。

“2021年以來基金行業呈現風格切換的分化行情,基金經理重倉的行業陷入調整後,挖掘個股收益也難上加難。”一位中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0年、2021年買入大多踩在市場相對高點,加上極致化市場行情的衝擊,業績回調不可避免。

“近兩年,市場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增量資金不足,因此存量資金總是會‘繞開’公募重倉股,在各種熱點板塊上來回切換,這就導致了市場漲的時候公募重倉股沒有增量漲不上去,跌的時候,又會從中出逃一部分的資金,加速了這些股票的下跌。”在他看來,目前A股中最核心的變量就是資金,但如果持續沒有增量資金,公募重倉股和缺乏增量資金之間,會形成一個負向閉環。

“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張會增加投資的難度,當管理規模超過能力邊界時應該及時限購。”一位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與第一財經記者交流時表示,在過去,不少基金經理依託歷史業績宣傳時,會爲了緊貼市場熱點貼上一些“科技獵手”“新能源一哥”等賽道標籤,但在風向改變時也不能隨意跟風改變。

“公募基金這兩年讓大家的體驗很不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身處一個連續下跌的熊市週期,讓每個人都充滿了煎熬。”在前述公募基金人士看來,行業、公司、基金經理個人,要反思的有很多:如何體現機構投資者的專業價值?一些高波動性的產品是不是符合大多數老百姓的投資需求?相對收益的發展思路是不是真的匹配目前的發展階段?

他表示,行業近年來的超高速發展,造就了很多明星基金經理和明星基金產品,但實際上不僅是公司或者基金經理個人,整個行業對於大規模資金的管理還是處於一個摸索階段。“如何發揮公司平臺的賦能作用,如何藉助投研團隊的力量,如何運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規範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爲等,實際上還在不斷摸索;但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遇到了市場的連續下跌,必然就會放大其中的困難”。

那麼,如果基金長期虧損,到底要不要止損?對此,前述華南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果認可基金產品的賽道和基金經理的能力,可以忽略短期波動;但若跌幅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者不看好後市走向,還是建議及時賣出或換一隻穩健型的基金。“無論什麼類型的理財,應該要在自己的風險承受範圍內投資。”他表示。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