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市場競爭正在從品質向功能化升級轉移。

在上海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舉行期間,光明乳業(600597.SH)於9月28日宣佈品牌煥新,還官宣兩款側重功能化的新品上市,並公佈了一系列功能化產品研發方向。隨着目前傳統乳製品消費增長放緩,各大乳企也將未來增長寄託於功能化產品上,這也讓行業技術內卷更加激烈。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相比於過往國內乳製品創新升級更多集中於提升口感、提升牛奶品質(營養元素),光明乳業此次推出的兩款產品原生DHA低溫鮮奶和益生菌低溫酸奶則更側重產品功能性。

據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光明乳業研究院院長劉振民介紹,原生DHA鮮奶並不是後期在牛奶中添加DHA原料來實現,而是通過改變飼料配方,讓奶牛產出含有DHA的鮮奶。

劉振民表示,原生DHA鮮奶特點明顯,一方面DHA存在於天然乳脂球中,相比於後期添加的更穩定,同時口感沒有腥味;另一方面,原生甘油三酯型DHA人體吸收率也更高。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3-11歲兒童每天要攝取200毫克的DHA+EPA,成人每天則需要200毫克到2000毫克的DHA+EPA。劉振民透露,目前國內消費者的平均攝入量和推薦率還有很大差異,光明乳業也是看重了這一機會。

而另一款自主研發的功能化益生菌酸奶也是下一階段光明乳業的重點研究方向。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光明乳業宣佈與多家大學和醫療機構合作,並公佈了一系列正在進行中的益生菌研發方向,包括體脂、腎臟健康、老年腸炎、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輕度認知障礙、兒童自閉症等方面。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上述新品看,光明乳業正在加快向細分、功能化賽道轉型,這也是目前乳製品行業發展的新趨勢,乳製品市場競爭正在從品質向功能化升級轉移。

近年來,隨着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日益細分,乳企也開始在個性化、功能化乳製品研發上尋找突破口,比如疫情中,就有乳企推出減重爲目的的奶昔等產品。進入2022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傳統乳製品消費表現疲軟,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國內三大乳企伊利、蒙牛和光明乳業的營收分別增長4.5%、7.1%和下降1.9%,整體增速較前幾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緩,而各大乳企也加快了在功能化產品上的投入力度。

除光明乳業外,今年上半年伊利也在加快在大健康賽道的佈局,推出了全球首款常溫活性乳鐵蛋白有機純牛奶等功能性產品;蒙牛上半年也推出了首款液體蛋白營養補劑邁勝運動蛋白飲,正式進入運動營養領域,並加快在益生菌和中老年營養上的研發投入。今年7月,新乳業也宣佈成立“分子力量”公司,將主要從事益生菌生物科技研發與應用。

新乳業董事長席剛此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國內乳品行業市場競爭強度本來就遠超其他行業,生物科技等新應用才能在未來的乳業競爭中建立起門檻。

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一輪的乳企技術內卷將加速國內乳製品從品質化向專業化、功能化轉型的速度,但這對於乳企而言也是新的考驗,未來競爭依仗的不僅僅是供應鏈體系的打造,還要考驗乳企創新能力和技術儲備的厚度。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