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官網發佈消息顯示,2024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爲 438 萬,相比於 2023 年考研報名人數 474 萬,下降了 36 萬人。這是自 2015 年以來,8 年來考研人數首次降低。之前石雷鵬、徐濤等多位考研老師也預測過 2024 年考研國家線可能會下降,就在 3 月 12 日,2024 考研國家線出爐。根據官方發佈的考研國家線數據來說,不同專業分數線有漲有落,但整體還是呈上升趨勢。

同時,3 月 1 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郭鵬指出:要穩步擴大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據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 130.17 萬人,比上年增長 4.76%,擴招政策預計會持續到 2025 年。

報名人數少了,招生人數多了,看上去競爭壓力變小了,爲何考研國家線反而還上漲?考研賽道未來又會朝着什麼方向演變?

2024年考研國家線又漲有落,總體呈上升趨勢

2024 年考研國家線相較往年來說都有哪些變化?

哲學、法學、文學、理學、醫學等專業的國家線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經濟學、金融、管理類等專業的國家線則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教育學、農學等則與往年持平。不少考生表示,考研國家線越漲越高,考研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了。更有考生戲言,「考研無技巧,全靠考得早」。

考研國家線的漲落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情況,社科賽斯考研總裁李發進對此向多鯨表示:

「國內經濟下行,有志於考取 MBA/EMBA、MPA、MEM 等專業學位的在職人士,其收入水平和職業發展前景受到了直接影響。由於對未來經濟預期悲觀,他們在進行教育投資決策時會更加謹慎,個人收入的減少也限制了他們支付高昂學費的能力。

在宏觀環境下,在職人羣報考專業碩士的熱情因經濟條件和學費負擔而降低,與此同時,大學生們卻因就業壓力加大而紛紛選擇考研,這兩種相反的趨勢共同作用於考研國家線的變化,表現爲在職研究生國家線下降,而面向學生的考研專業國家線普遍上升。」

2024年考研「內卷」加劇,考研難度持續增大

雖然 2024 年研究人考試報名人數下降了 36 萬人,但影響考研難度最根本的因素還是由考生成績和錄取人數來共同決定的。

多鯨在採訪泰祺教育創始人劉慶梅時,他解釋道:「國家在劃定這個分數線時主要是考慮這幾個因素,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它具有一定的面試淘汰率,如果報的人太多,競爭激烈,考的分數太高,分數線就高;考的分數太低,分數線就低。」

而在這 36 萬人中,很大一部分並不是研究生考試中核心的競爭對手。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達不到考研國家線,有一部分人並不執着於考研,並不會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其中。而真正決定考研的人並不會輕易變換賽道,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爭取提高自己的分數,而考研的競爭力也集中在這一部分人身上。儘管研究生考試報名的人數少了,但實際上對考研國家線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

這一點同近年來考研一戰、二戰甚至多戰的比例變化也是息息相關的。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2021 年有 377 萬人報考,應屆生佔比 56.2%,往屆生佔比 43.8%。2022 年有 457 萬人報考,應屆生佔比 52.8%,往屆考生佔比 47.2%。2023 年共有 474 萬人報考,應屆生佔比 51.56%,往屆生佔比 48.44%。往屆生佔比接近報考總人數的一半,而這一數據在 2024 年預計會持續增長。往屆生加入「考研戰場」,無疑是拔高了這場考試的標準。一方面,他們有着一年乃至幾年的學習經驗,能夠更高效地投入到複習之中;另一方面,他們更熟悉院校的出題規律和閱卷風格,更容易獲得高分。

根據深圳大學官微發佈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2023 年共錄取 5157 名碩士,其中全日制本科畢業應屆生 3348 人,全日制本科畢業往屆生 1761 人,大約佔比 34.15%。2022 年共錄取 5006 名碩士,其中全日制本科畢業應屆生 3263 人,全日制本科畢業往屆生 1699 人,大約佔比 33.94%。而 2022 年共有 25915 人報考並參加網上確認,最終實際參加考試共 21295 人,其中應屆生 10877 人,往屆生 10418 人,佔比 49%。

而根據西北大學官微發佈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顯示,2023 年錄取的 4271 名碩士研究生中,應屆生與往屆生比例爲 1.55:1。應屆生中還包括了推薦免試的研究生,如果去掉保送生,往屆生的佔比會更高。從其他學校發佈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來看,往屆生在研究生的佔比中也相當高。

由此可見,往屆生在研究生考試中佔比不小,成功率也不低。

同時,2023 年受疫情影響,一些本可以奪得高分的考生由於身體因素或其他原因導致發揮不佳,但又不甘心就此放棄,於是選擇加入 2024 考研大軍,併成爲其中衝擊高分的「種子選手」。因此 2024 年考研可謂是「臥虎藏龍」,考研人數雖然減少了,但考研的競爭壓力並沒有隨之降低。

大部分人選擇考研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學歷的提升增強自身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受經濟下行影響,學生羣體反而傾向於選擇考研來暫時避開激烈的就業市場,這一趨勢也反映在國家線普遍上漲的現象上。劉慶梅表示,「主要是在職人員報考的專業,比如 MBA、MPA、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等報名人數有所減少,分數線有所下降;但只對在校大學生開放的專業,由於就業形勢不好,考研競爭激烈,分數線反而上漲。而考研的主力軍還是以學生爲主,因此考研國家線總體來說還是呈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考研機構的輔導以及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使得考生能夠得到的資料越來越全面、越來越精細,高分段考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社科賽斯考研總裁李發進在採訪中也提到了,「大部分考研學生存在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自制力差、學習能力較弱等問題,以及不瞭解大綱的重大變化、招生人數、報錄比、學校名氣、專業排名、推免情況、調劑情況、復錄比等。」在這種情況下,考研機構的出現就最大程度地幫助考生解決了這個問題。考生能夠高效地獲得院校信息,甚至有專人監督、安排他們的學習計劃,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在 3.12 日曲藝連線徐濤的微博直播中也談到過,在早些年,考研政治六十分就已經算是高分了。但現在大家會普遍地覺得 70、80 甚至纔算是高分,並不是政治試題難度降低了,相反,它的靈活度和難度都有顯著提升。只是「高分選手」越來越多,因此顯得考研政治六十分也沒那麼高了。

所以儘管有考生反映英語、數學難度偏大,但在考生不斷「內卷」的情況下,考研國家線還是被「卷」上去了。考研人數對考研結果的影響佔比並不大,能讓考生突出重圍,拿到心儀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關鍵還是要取決於考生個人的實力。

考研賽道依舊熱門,但未來或因出生率降低走向沒落

對於未來考研趨勢的預測,不同的人持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比較樂觀,比如石磊老師就認爲「實際上在未來的 15 年內考研,市場應該不會太有問題。考研人數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而劉慶梅則認爲,「考研培訓賽道並非剛需,未來市場會越來越小。也許考研的人數變化不大,但是,對這個輔導的需求未必有那麼大,這個賽道可能慢慢會沒落。參照國外的這個發達國家的情況,可能也是這樣。因爲將來人口也會減少,大學比較多,考研究生可能想讀就申請就讀就行了,可能也未必說有那麼嚴格,考試或者競爭都不會那麼激烈。這可能是未來十年到二十年間的情況。」

總之, 從短期來說,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大和對高學歷人才需求的增加,預計考研人數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隨着考研競爭壓力的增大,二戰、多戰考生比例也會持續增長,「考研」在未來依然是一個熱門賽道。

但隨着出生率的降低,人口數量的減少,競爭壓力也會降低。在人口減少、大學數量不變的情況下,考研人數會漸漸減少,考研賽道也可能會慢慢沒落。

總的來說,考研國家線的上漲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個上漲趨勢在近幾年並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一方面,人口減少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會這麼快地作用在考研這個領域;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傾向於培養高學歷人才,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無論是出於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需求,還是希望借考研逃避就業,人們對學歷的追求在短期內仍將呈現增長趨勢,考研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將持續上升。

不過考生們也不必過於在意,考研國家線的升降只是一種趨勢,能否考研成功還是要取決於個人努力。與其糾結考研國家線的漲落,不如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之後的研究生複試和調劑之中。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多鯨”(ID:DJEDUINNO),作者:葦月子,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