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我國可持續類債券市場在2023年的運行情況進行了總結分析。2023年,綠色債券、轉型債券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發行規模與上年相比雖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其中綠色債券在產品創新、政策完善、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長足發展。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主要針對境外發行人進行試點。未來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我國可持續類債券在制度建設、信息披露、產品創新、發行主體拓展等方面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關鍵詞

可持續類債券 綠色債券 轉型債券 環境信息披露

在多項政策支持下,我國相繼推出多種可持續類債券1品種,包括綠色債券、轉型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其中,綠色債券是核心組成部分。自境內首隻綠色債券發行以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擴容迅速。2023年,我國境內共計發行“投向綠”債券21.68萬億元,貼標綠色債券38448億元。轉型債券與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發行只數爲58只,發行規模爲412億元。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的貼標發行在我國目前還處於試點階段,發行潛力較大。未來隨着標準更新、政策支持,市場參與者意識提升,我國可持續類債券市場將持續迸發勃勃生機,爲推進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更多助力。

市場概況

(一)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較上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

2023年,我國發行的“投向綠”債券規模同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總體發行規模達到1.68萬億元(見表1),較上年下降約900億元;發行只數爲1269只,較上年增加4只。債券類型分佈中,與上年不同的是,金融債總體發行規模超過了地方政府債,達到4058億元(見圖1),佔比最高。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只數最多,對應發行規模爲2395億元。

聚焦到貼標綠色債券,整體規模較上年出現小幅回落,但總量仍超過8000億元。2023年,境內共發行貼標綠色債券682只,發行金額合計8448億元,約佔“投向綠”規模的50.42%(見表2)。其中,領跑發行規模的債券品種依次爲綠色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和中期票據,發行金額分別爲4058億元、2395億元、856億元(見圖2)。

從募集資金投向來看,貼標綠色債券募集資金重點用於支持清潔能源產業和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領域。募集資金中約有1813億元投向清潔能源產業,佔比約爲27%;投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領域的約爲1640億元,佔比約爲25%(見圖3)。細分來看,投向清潔能源產業的綠色資金主要流向風力發電、太陽能利用和水力發電設施建造和運營(見圖4)。投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細分領域的資金主要集中在綠色交通領域和可持續建築領域,例如城鄉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和運營以及綠色建築等(見圖5)。清潔能源、綠色交通以及綠色建築產業項目都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從已披露的環境效益數據來看,2023年我國發行前披露環境效益信息的貼標綠色債券只數爲314只,約佔貼標綠色債券總數的87%。估算42023年公開發行的貼標綠債資金每年可支持減排二氧化碳約394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萬噸,減排氮氧化物1萬噸。

(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與轉型債券發行潛力仍待挖掘

近年來,我國積極在轉型金融領域開展實踐。在轉型類債券方面,我國現有的產品主要是不限定募集資金用途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券與限定資金用途的轉型債券、低碳轉型公司債券。

2023年,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和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券發行55只,規模約爲390億元(見表3)。這些掛鉤債券對於具體投向沒有限制,主要是將債券條款與發行人可持續發展、低碳轉型相關績效進行掛鉤。從統計結果來看,2023年覆蓋這兩類掛鉤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的績效指標爲擴大清潔能源規模,與2022年統計結果一致。但相較上年新增了綠色交通運輸工具及配套設施增加(如充電樁等)、提高廢舊資源回收利用規模、社會保供能力提升類別。

限定募集資金投向的轉型債券與低碳轉型公司債券方面,2023年共計發行3只,金額爲22.68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支持交通領域和能源領域的低碳轉型。其中,無錫華光環保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轉型債券將票面利率與碳資產收益率掛鉤,爲全國首單碳資產轉型債券。

整體來看,2023年轉型類金融產品的發行規模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不乏創新舉措。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綠色經濟活動佔總體經濟活動的比例約爲10%,有90%的經濟活動集中於高碳排放行業,迫切需要轉型類金融產品的支持。因此,我國的轉型類債券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三)社會責任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處於試點階段

根據《關於試點開展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業務的問答》,我國對於社會責任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的實踐主要針對境外發行人開展業務試點。2022年末,中國聖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發行了全國首單貼標的社會責任債券。該筆債券發行規模1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偏遠地區農戶及農業合作社採購飼草料,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3只8,募集資金規模爲75億元,發行主體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財政部。

現階段,我國社會責任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但已湧現出多種相關主題債券,如區域發展債、紓困專項債等。根據萬得(Wind)數據,2023年我國發行此類主題債券9約184只,規模爲1167億元。其中,區域發展債券是這類主題債券的主要組成部分,發行規模佔比超過90%(見圖6)。從債券品種來看,主要集中於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佔比爲35.68%(見圖7)。發行主體中,國有企業爲此類主題債券發行的主力軍,2023年發行相關主題債券規模佔比約爲67.03%(見圖8)。

亮點盤點

(一)緊隨產業升級,更新標準與政策

爲更好適應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修訂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形成《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23年版)》(徵求意見稿)。本次更新有以下幾方面意義:一是調整了整體分類結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被獨立出來,二級和三級分類也同步進行了調整。二是更新細化了部分綠色產業解釋說明,滿足新時期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三是更加突出降碳要求。2019年版的“節能環保產業”更新爲“節能降碳產業”,特別突出“1.3節能降碳改造”“1.4溫室氣體控制”類別,部分子類別的行業能效標準要求也進行了提升,如工業鍋爐能效要求從2級提升到1級。

2023年10月,上交所與深交所同步更新綠色債券審覈規則,分別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覈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專項品種公司債券》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覈業務指引第7號——專項品種公司債券》。相比之前,兩項指引提出綠色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應當全部用於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與《中國綠色債券原則》要求保持一致;針對綠色建築項目提出了更爲細緻的信息披露要求;豐富了低碳轉型公司債券相關內容。

11月,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發布《綠色債券存續期信息披露指南》。該指南提出了境內綠色債券存續期信息披露標準和規範,爲國內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存續期信息披露提供參考。《綠色債券存續期信息披露指南》的發佈和應用,有利於減少發行主體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爲更多資金流入綠色產業注入動能。

12月,中國證監會、國資委發佈《關於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通知》,明確表示將對央企發行綠色債券提供融資便利,強化中央企業的引領作用,以綠色債券爲槓桿,撬動綠色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同時,鼓勵在信用評級過程中將發行人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納入信用風險考量,加強了央企發行綠色債券的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對綠色債券機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二)碳中和債券熱度依舊,“雙碳”驅動創新迭出

2023年,碳中和債券的發行熱度依舊,發行數量爲166只,金額約爲1641億元,約佔貼標綠色債券的19.42%,主要投向了清潔能源產業和綠色交通領域。與實現“碳中和”願景相關的創新主題綠色債券不斷湧現。

3月,無錫華光環保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全國首單綠色碳資產債券,發行規模4億元,期限2年,募集資金用於惠聯垃圾熱電提標擴容項目。碳資產債券可以採取固定利率+浮動利率的產品設計,將低碳項目的碳收益和債券利率水平相掛鉤。本筆債券在具有綠色屬性的同時引入碳資產收益互補,更加有效、精準支持了綠色實體經濟發展。“金茂申萬-上海金茂大廈-鑫悅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碳中和)”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產品總儲價規模達100億元,本次首發規模30億元,期限爲10+8年。這一“專項計劃”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儲架碳中和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CMBS)、全國首單靈活期限儲架CMBS、央企首單單樓宇儲架CMBS,體現出在支持綠色項目的同時對資本市場融資工具的充分靈活應用,盤活優質物業資產。

5月,“萬聯—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2023年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碳中和)”在上交所發行,同樣是綠色碳中和與CMBS相結合。除此之外,碳中和+可持續掛鉤雙重概念也推廣開來,如6月在上交所發行的中電投融和租賃2023年第2期碳中和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可持續掛鉤)。該項目是全國首單“可持續掛鉤”資產證券化產品,也是首單“碳中和+可持續掛鉤”雙創新標籤資產證券化產品。

(三)國際國內雙認證逐漸推廣,促進國內外綠債市場互聯互通

2023年,更新版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落地實施。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發行了深交所首單符合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認證的綠色公司債券。本期債券實現了碳中和+科技創新雙貼標,並引入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認證。同樣實現國內國際標準雙認證的綠色債券還有中核租賃2023年度第二期綠色超短期融資券。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成立專家組,對部分綠色債券進行《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符合性篩選,於7月推出了首批符合中歐共同分類目錄的中國綠色債券名單,包含193只綠色債券,豐富了共同分類目錄的使用場景。這些《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的落地實施對於推廣目錄標準,提升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認可度,降低跨境綠色債券認證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四)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有序進行,營造可持續類債券創新環境

自2022年《關於公佈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的通知》發佈以來,首批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已開始穩步推動氣候投融資工作落地。深圳市已發佈兩批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入庫項目名單;陝西省西鹹新區發佈氣候投融資項目與氣候友好型企業相關標準與管理辦法;重慶市兩江新區發佈氣候友好型項目管理指南;廣州南沙新區正式印發《廣州南沙新區促進氣候投融資發展若干措施》,明確對入選新區氣候投融資項目庫企業發行ESG債券給予貼息支持。此外,衆多試點地區積極搭建“政、企、銀”三方數字化對接平臺,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賦能地方氣候投融資工作創新。從整體來看,區域性的試點工作大部分明確了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重點領域,特別對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如支持可持續類債券、綠色信貸、碳資產質押融資等產品創新提出了行動計劃,爲可持續類債券創新品種的研發、整體規模的擴大建立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五)綠色債券環境信息披露研究實踐豐富

近年來,多家機構以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的方式,搭建信息平臺以提升綠色債券環境信息披露數字化水平。如中央結算公司搭建的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平臺,提供境內外市場綠色金融一站式資訊和綠色債券環境效益數據服務。此外,中央結算公司還在2022年正式發佈了《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企業標準,並且在2023年12月作爲深圳市地方標準正式發佈。同時,作爲承接機構,2023年中節能衡準配合中央結算公司開展了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測算方法的研究,爲監管機構、發行人、評估認證機構等利益相關者開展環境效益測算提供支持。

展望

(一)持續完善標準,促進可持續類債券高質量發展

《綠色產業指導目錄》作爲綠色金融產品明確支持項目類型的基礎,其2023年修訂版的提出爲《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的完善工作指明瞭方向。隨着可持續金融市場標準及監督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可持續類固定收益市場運營機制更加成熟。2024年,可持續類債券的認證和評估標準將進一步完善。

2023年各地轉型金融標準的陸續出臺和完善對於傳統高碳行業低碳轉型發展有着重要意義,有助於金融機構識別轉型項目等。根據G20轉型金融框架等研究成果,2024年轉型金融標準和管理機制預計將在避免投資帶來“碳鎖定”效應的轉型項目、對轉型投融資項目信息披露機制的完善以及對於轉型風險的量化評估等方面進一步發展。

(二)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趨向規範化

2023年6月2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深化債券註冊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同時加強央企ESG信息披露的舉措也紛紛實施。對於可持續類債券而言,除了要強化以償債能力爲重點的信息披露要求,還需要更加規範的披露環境效益信息。

相對於綠色債券環境信息披露豐富的研究實踐,其他可持續類型債券的環境信息披露體系還有較大完善空間。爲確保我國可持續類債券市場健康發展,亟須構建既能反映債券帶動的環境效益,又符合各品種可持續類債券特點的環境信息披露標準體系。未來可借鑑建立綠色債券信息披露體系的經驗,從報告框架、信息披露指標體系等方面逐步提升可持續類債券信息披露的標準化與數字化。

(三)推進更多可持續類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

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的擴容離不開產品創新的推動。在債券市場創新的帶動下,更多可持續類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將被推廣。首先是與碳排放數據掛鉤的金融產品與服務。“雙碳”背景下,碳排放覈算標準體系正在搭建,產品碳足跡數據庫也在建設中。以這些數據爲基礎,可持續類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可創新推出多種與碳排放數據掛鉤的金融產品。目前,市場上正在推行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及相關貸款已爲此類創新樹立良好範例。其次是與用水權、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資源環境權益進行結合的創新嘗試。通過挖掘更爲豐富的環境權益類型,將其作爲債券、貸款的創新績效掛鉤目標或增信方式,擴充創新產品類型。

(四)綠色與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更加密切

要促進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的深化發展,離不開全球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在債券領域,一方面可進一步推動可持續金融標準趨同進程,提升相關金融標準的兼容性。目前既有的跨區域可持續金融標準——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覆蓋的活動類型更聚焦於減緩氣候變化領域。其餘4個環境目標領域(海洋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保護、向循環經濟轉型、污染防治、保護和修復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標準比對工作還有待進行。進一步擴大《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覆蓋項目領域將有助於降低國際相關債券認證成本,提升國內外可持續類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可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已被寫入未來10年共建“一帶一路”發展目標中,綠色金融是拓展綠色發展合作空間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國已在發行“一帶一路”主題綠色債券方面積極開展實踐。未來還可進一步探索多種圍繞“一帶一路”主題的可持續類債券的設計與發行,爲促進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綠色發展合作提供新思路。

注:

1.本報告所指“可持續類債券”包括綠色債券、轉型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

2.“投向綠”債券是指募集資金投向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綠色債券原則》、氣候債券倡議組織《氣候債券分類方案》這三項綠色債券標準之一,且投向綠色項目的募集資金佔比不低於50%的債券。

3.貼標綠色債券是指中國國內市場上經過監管機構批准發行,在債券全稱中帶有相關標識的綠色債券。

4.通過假設貼標綠債中未披露環境效益信息債券的平均單位資金環境效益已披露債券一致進行估算。

5.不包括因發行材料沒有公開披露等原因導致的未對外披露募集資金投向細分類別的債券規模。

6.不包括未披露募集資金投向清潔能源產業細分領域的綠色債券發行規模。

7.不包括未披露募集資金投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細分領域的綠色債券發行規模。

8.來源於Wind數據庫中統計在“可持續發展債券”標籤下的數據信息。

9.本報告所統計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債券數據來源於Wind數據庫,包括區域發展債、紓困專項債、疫情防控債和可持續發展債券。

參考文獻

[1]馬駿. 《G20轉型金融框架》及對中國的借鑑[J]. 中國金融,2022(23).

[2]商瑾,梁臻顥,陳瑩瑩. 符合中歐《共同分類目錄》的中國綠色債券研究[J]. 債券,2023(9). DOI:10.3969/j.issn.2095-3585.2023.09.015.

[3]程振華,段怡然,劉茜,等. 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市場需求及深化發展研究[J]. 債券,2023(12). DOI:10.3969/j.issn.2095-3585.2023.12.018.

◇ 本文原載《債券》2024年3月刊

◇ 作者: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 廖原

中節能衡準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綠色金融部總經理 白紅春

中節能衡準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陳凱玥

中節能衡準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任紀英

中央結算公司研發中心綠色金融研究部專家商瑾

◇ 編輯:鹿寧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