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韭圈兒

大概十年前,業內對公募和私募的未來發展有過一個判斷。

未來的公募,主要發展的一定是指數基金,提供廉價、工具屬性的貝塔工具;私募基金纔會以主動權益見長。

因爲很難給核心投研提供絕對的話語權、自由度和薪資待遇,牛逼的公募基金經理下一站一定是私募,或自主創業或加入平臺型私募。

反正公募很難留住人。

當時看確實如此,2014年邱國鷺從南方基金辭職,從全市場挖來鄧曉峯、馮柳、孫慶瑞等公開業績極爲能打的頂尖投資人,高毅龍骨漸成。

一批又一批知名資管人利用2015的牛市功成身退,另立門戶,公募在投研人才上,似乎確實很難與頂級私募抗衡。

但站在10年後的今天再來看,好像又出了一些變化。

且不論公募的主動權益相較私募,是不是真的沒有優勢;就說公募搞指數這件事,現在看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君不見,越來越多以“主動權益見長”的精品店們,這兩年也在紛紛發力指數基金。

指數是工具,工具是中性的,雖然不像頂級投資人訪談那般有這麼多故事可講,但在熊長牛短的A股,倒是少了很多輿論風險。

景順長城,紅利低波+納指科技的極致狂飆

景順長城,直到現在爲止,仍是我心中十分有特色且具備深度研究實力的投資團隊。

不論鮑無可還是楊銳文,在各自風格和領域內已經獨樹一幟,幾乎成爲了“低估值高股息”、“深度成長”方面符號式的人物。

可去年以來,景順長城最有話題度的產品是什麼呢?

是“那隻柯基”,納指科技ETF(159509),去年7月成立的產品,一開始規模只有4億出頭,半年多的時間,淨值做到了1.3,規模做到了70億。

當初這個略顯可愛的“諧音梗”令人記憶深刻,但極致的貝塔讓人往往更讓人羨慕。

當我們在說新發基金遇冷,尤其是權益基金遇冷時,我們需要明確一件事——

並不是投資者不願意買權益產品,而是不願意買那些經常造成財富折損,在賬戶上總是傷害感情的權益產品。

對那些可以創造財富的品種,投資者還是很愛的,半年70億的納指科技便是明證。

除此之外,景順的紅利低波100ETF(515100),也在去年年底開始,規模迅速的飆升。

去年中報,該產品的規模不到10億,三季度達到20億,四季度50億,現如今突破70億,可能是券商維護得比較早,景順長城的紅利已經是僅次於華柏的上證紅利(510880),成爲全市場第二大的紅利ETF了,可以說是極致的狂飆。

以納指科技、紅利低波爲一個切面,景順長城指數產品的轉型在有條不紊的展開,暫不考慮固收產品的情況下,景順長城的幾隻指數基金已經能排在公司開放型產品規模排行榜的前十。

和鵬揚的30年國債一樣,景順長城的納指科技,也是那種不需要宣傳,羣衆認知度比較好的品種,因爲銳度高且全市場就這一個。

不必像其他寬基品種那樣,有着相似的中文簡稱和重複的貝塔,在做推廣時絞盡腦汁。

興證全球,體驗最好的反而是300/800指增

然後是興證全球,2021年隆基老總李振國在巴菲特股東會——中國投資人峯會上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毒奶”之後,興全進入了不算太短的調整期。

興全,與其說他是“價投精品店”,不如說整個公司的風格都比較偏成長(均衡的背後,往往也是成長),所以成長股牛市裏大家表現的確很好,成長風過去了,整個公司都比較被動。

2022年主動權益幾乎是無人生還,2023年除QQ姐的產品收益勉強收在盈虧線附近之外,其他人仍然乏善可陳。

謝總在規模、管理等繁重事務的約束下過往靈活,敏銳的成長股打法不在,波段也做不起來。

雖說我覺得謝總的整體實力還在,去年高點精準清倉中際旭創的操作,也讓我由衷的佩服,他給我的感覺和周應波類似,應該是百億明星方陣裏被規模捆綁的最嚴重的兩位

如果規模在50億往下,他們的業績應該不會至於這麼慘(一廂情願)。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興全這兩年有聲浪的投資經理是林國懷;而值得看的產品竟是兩隻寬基指增。

在支付寶,興全基金財富號上的下欄,除了債基和新基,被推薦的產品就是滬深300指增和中證800指增,也是興全目前爲止唯二的權益類指數產品。

他的800指增我倒是有買,2021年至今幾乎沒跌,體驗還可以,就是有6個月持有期。

我覺得,堅持主動管理這件事,本身沒問題,可對一家資管公司來說,如果公司產品的持股的重合度本來就比較高(如扎堆成長),如果還缺少指數條線的平衡,那在逆勢的時候,只能推固收,就比較難熬了。

人終究還是敵不過,貝塔

和興全類似,不論是交銀施羅德、東證資管還是中歐、華安,雖說大家在牛市時的動作、戰略並不一樣,在市場轉熊之後的業績表現也不盡相同。

但作爲全市場總體在管規模較大,主動權益氛圍較濃厚的資管公司,大家在主動權益的低谷期多多少少遭遇了相似的難題,或主動或被動的給出了一致的應對。

4月15日,華安一口氣上報了傳媒、全指計算機和中證醫療器械的指數基金。

2023年底,交銀髮了一隻紅利低波100指基,募了10個億。

要知道,去年除了楊金金髮行的交銀瑞元讓利產品募到了16億之外,交銀2023年度的新發權益品種整體規模都不大,現在紅利低波100一出手就有這麼多。

而紅利低波的貝塔,目前看還很難說結束了。

中歐在3月19日也上報了一隻紅利低波100指基,並且從去年11月開始接連上報了中證機器人、納指100、全指軟件、中證芯片、0-3年政金債等好幾只指數基,標誌着整個公司向指數方向的傾斜。

不由得讓人感嘆,人,終究還是爭不過貝塔。

最新的國九條,重點提到了發展ETF,建立ETF的快速審批通道,監管的態度還不夠明確嗎?

對高收益、高波動、行業屬性較強的品種,搞主動雖然有可能收穫更強的收益,但在規模透支之後的反噬不是一般大。

投資人如果買主動虧了,他會覺得基金經理水平不行;但買指數虧了,不部分會怪自己水平不夠(應該)。

ETF平均費率低,虧錢責任更多歸屬投資者,不是最符合公募“普惠”義務的嗎?

雖說從絕對收益看,買行業指數不一定能根本上扭轉普通投資者的賬戶收益率,但能減輕主動管理者的道德風險和輿論風險,堪稱PR的福音。

之前,主動權益牛逼的時候,我們對指數大廠的關心一直不夠,一方面覺得指數沒意思、沒故事可講;一方面也覺得是主動投研團隊不出衆情況下的無奈選擇。

直到現在才發現,指數能搞大、做好,背後的難度一點也不小——

指數大廠,大概率是資管大廠;但主動權益大廠嘞?好像還真不一定。

我從不懷疑,具備話語權和影響力的基金經理,是資管行業的稀缺品;但指數基金背後的,平臺的營運能力,同樣凸顯實力。

上個月,監管提出利用5年時間打造10家左右優質頭部機構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你們說,公募有哪10家機構可堪此任?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