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每日商報

總感乏力、關節疼痛……可能是體內太“溼”了

內外溼氣一起除 身體纔會更輕鬆

商報記者 葉歆 通訊員 陳巖明

4月以來,關於天氣的話題總是繞不開一個“雨”字。被雨水“佔領”的杭城,和煦的陽光成爲奢侈。

入汛以後,連續的陰雨天氣不僅使空氣溼度增大,人體內的溼氣也隨之加重。“溼邪”作爲百病之源,不利於人體健康,在“雨紛紛”的日子裏,如何排出體內溼氣一身輕鬆?一起來聽聽浙江省中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中醫師徐麗萍的建議。

“溼邪”對人體危害大

出現這些症狀身體要除“溼”

韓女士(化名)今年28歲,年紀輕輕,身體毛病卻一大堆。因爲愛喝冷飲、長期熬夜、貪涼,她不僅身材肥胖、月經失調,口腔潰瘍、關節腫痛更是反覆頻發。因爲擔心自己得了風溼病,韓女士來到了徐麗萍的門診。

經過一系列自身免疫病的排除,徐麗萍並沒有發現韓女士患有明確的風溼病,懷疑她是體內溼氣太重導致,便給予了其中藥調理,並配合督脈灸、艾灸、拔罐、蠟療等措施,同時囑咐她改善不良生活習慣。規範治療1個月後,韓女士的症狀有了很大的緩解,人也精神了不少。

“身體溼氣重,不僅機體會出現腸胃不適、皮膚痤瘡、關節疼痛、水腫、大便異常等問題,長期淤積在體內還會進一步耗傷人體陽氣,導致肺、脾、腎等臟腑功能進一步失調,從而增加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腎病、風溼免疫病等重大慢性病的風險。”徐麗萍介紹,根據個體寒熱偏盛體質不同,溼氣淤積體內會產生不同的臨牀表現,中醫將其分爲寒溼和溼熱兩大類:

素體陽虛寒性體質者,溼氣淤積體內則爲寒溼,表現爲怕冷、肢體僵硬疼痛、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而素體陰虛熱性體質者,溼氣淤積體內則爲溼熱,表現爲咽痛或口腔潰瘍、頭身困重、口渴不欲飲、大便粘滯等。但無論是寒溼還是溼熱,若身體出現肢體困重、關節疼痛、腸胃不適等,均有可能是體內含有“溼氣”的表現。

防外溼更要除內溼

日常“祛溼”小技巧請收藏

中醫認爲,溼氣是體內水液代謝異常所產生的物質,形成的原因有兩方面:外感和內傷。而日常身體除溼的關鍵,既要防外溼,也要祛內溼。

1.多喫健脾利溼的食物

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冷飲、油炸食品、辣椒等,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日常多喫具有祛溼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紅豆、冬瓜等,避免過度飲水或飲用過多的冷飲。

2.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

居住環境要保持通風乾燥,避免潮溼,潮溼的環境容易加重溼氣。同時,要避免身體受寒,尤其是腹部和腳部的保暖,寒冷容易導致溼氣在體內凝滯。日常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這些都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和調整。

3.適當進行運動鍛鍊

許多人一忙碌容易久坐不動,特別是長期處於繁忙壓力下的白領人羣。長時間久坐會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加重溼氣,建議定時起身活動身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此來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出溼氣。

4.穴位按摩調理身體

此外,還可以通過按摩特效穴位祛除體內溼氣。徐麗萍推薦了以下穴位,日常可以多按按,讓身體更輕鬆。

承山穴:承山穴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樞紐,它能夠通過振奮足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的溼氣。

足三里: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第一穴。溼氣重的人,用手拍打足三里,則會產生酸脹感,每次拍打時間要達到3分鐘以上。

陰陵泉:陰陵泉屬於脾經,健脾利溼、消腫利尿的效果特別好。脾經不通、溼氣鬱結時,按此穴就會感覺很痛,要多推揉此穴來打通脾經。

此外,中藥調理、拔罐、艾灸等中醫治療也能有效祛除體內溼氣,但徐麗萍提醒,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受溼邪影響也不同,所以切勿盲目自行除溼以免造成身體損害,要至醫院讓專業中醫師辨證施治,對症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