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宋豪新

時下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完備的山地生態系統、差異顯著的地理海拔梯度和特殊的地形地貌、氣候等生態環境因素,使得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成爲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庇護所,也是我國大熊貓主要的分佈區和重要棲息地之一。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顯示,阿壩州境內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的野生大熊貓有330只,約佔全國野生大熊貓數量的17.7%。

資源稟賦好,更需要提升國家公園現代化管理水平,推進高水平保護。

“全民參與、共建共享”,近年來,阿壩州引導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居民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和保護,在松潘縣和茂縣社區實施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基地建設。

在黃河入川口,阿壩州阿壩縣求吉瑪鄉夏坤瑪村的巡河員熱熱每週都要進行兩次巡河。除了河道的日常管理和養護,垃圾清理也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每次全覆蓋巡查完所管護的區域,需要將近10個小時。

爲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巡護保護工作,持續推進資源管護和人爲活動監測,阿壩州試點設置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聘請園區及周邊居民819人。

“我們正在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智能巡護體系,健全保護區生態監測網絡,加大實施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等生態項目,全面提升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阿壩州九寨溝縣副縣長班永國介紹,當地通過健全生態監測保護網絡、加快保護地產業轉型,不斷完善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

截至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阿壩片區恢復植被1.63萬畝,保育生境2.03萬畝,打造竹產業基地1.01萬畝。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路徑進一步拓寬,爲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曾經,這裏的村民們大多依靠傳統種植業爲生。如今,他們多了一個身份——大熊貓棲息地的守護者。“生態是我們的優勢,更是我們的財富。大夥不耽誤種地,還多了一份收入。”阿壩州九寨溝縣甲勿村黨支部書記劉平安說。

“今天要巡護的是黃土梁大熊貓走廊帶。”每隔一兩天,甲勿村村民楊長清早早就要出門,打開手機網格化巡護APP,根據上面標識的線路開始巡護。春季是森林防火的重點期,巡護工作的頻率也更高。在每個標註的點位上,他都要記錄在巡護過程中發現的野生動物的生活痕跡,以及野生植物的保護情況,保留相關影像資料並上傳。

“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後,我被聘爲巡護員,每年工資1.2萬元。”楊長清告訴記者,農閒時,他還參與園區樣線巡護工作、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專項行動,每年還有約7000元的勞務報酬。如今,他的女兒在大熊貓保護研究園遊客服務中心上班,一家三口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熊貓貼紙、熊貓扇子、熊貓圖書、熊貓筆記本……在阿壩州汶川縣,豐富多彩的大熊貓文創產品,已成爲對外展示的名片,大熊貓帶來的生態紅利在文創、教育研學等領域持續發力,進一步拓寬了全州生態旅遊高質量發展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