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瀋陽日報

□胡瀟文

一杯熱茶,通政風,暖民心。沈北新區新城子街道開設民生“茶社”,茶香四溢,匯聚民意,承載居民對社區發展的熱切關注,展現了社區治理新成效。

有事來議議,沒事來坐坐。茶社,在中國有很強的文化連接效應。社區開設民生“茶社”,營造輕鬆氛圍,幹部端茶倒水,居民暢談“大情小事”,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問題,也拉近了幹羣關係,豐富居民自治場景。民生“茶社”中,不僅有民意“清單”,還有設置互動環節,展現了瀋陽打造“兩鄰”社區的生動實踐。

對於居民來說,他們關心停車位治理、垃圾箱擺放、電動摩托車的合理安放等問題,也關心社區發展是否滿足“一老一幼”的更高需求。如何讓服務水平跟上百姓期待?社區治理需要更多有吸引力、更富場景化的服務空間,吸引更多人蔘與,匯聚更多民聲、民智。

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關鍵在創新方法。可以像民生“茶社”這樣,打造煙火氣、人情味的民意空間,也可以深入一線走訪,將溫暖送上門,最終的落腳點要能夠站在羣衆立場,提供民生“最優解”。此前,爲有效杜絕電動車上電梯的困擾,皇姑區華山街道鯤鵬社區在電梯安裝了“自動化報警”系統,用巧方法撬動了大治理,既整治了不文明行爲,也調動了居民參與自治的積極性,類似的治理“微創新”值得借鑑。

當下,瀋陽處於全面振興發展的關鍵期,社區是穩民心、匯民情、聚民力的關鍵所在,更是羣衆實現宜居宜業、舒心安心等願景的載體。無論是社區“茶社”,還是強化智能化管理,傾聽民聲,夯實社區服務功能,切實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都需要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

從這些民生“茶社”點位名稱上看,初心小院、連心小院、民心小院……用“心”在前,“小院”在後,體現了民聲就是民心。傾聽民聲,體察民意,當好“店小二”,激發更多“民心”互動,需要用心用情辦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讓“茶社”開得火、管到位,持續經營、遍地開花,爲瀋陽有愛、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社區圖景增添生動註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