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95後科研工作者 堵玉林

我在微觀世界,追尋“星辰大海”

工作中的堵玉林

4月30日,堵玉林如往常一樣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天黑。結束工作後她踏上了回湖南老家的高鐵,陪一陪4歲的兒子。不過,堵玉林隨身攜帶了筆記本電腦,她的科研工作依然要進行,“一大堆實驗數據,我得在假期裏處理完。”

29歲的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杭州醫學所”)博士後堵玉林,留一襲烏黑的披肩長髮,戴一副輕巧的細框眼鏡,長相甜美,和人們印象中理工科博士後的形象有些不同。

“通俗來講,我的工作就是研究T細胞,希望能夠爲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一些幫助。”堵玉林向記者解釋她的研究課題。在她看來,微觀世界裏同樣可以追尋“星辰大海”。

就算失敗,也有收穫

堵玉林從博士研究生階段就開始接觸T細胞相關的研究課題。

“人體的T細胞是對抗腫瘤的重要武器。如何更有效激活T細胞,一直以來都是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們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藉助精密的科學儀器,堵玉林不僅可以看見微米尺度的T細胞,還可以通過分子水平的精確調控,探究T細胞的工作機制,推動未來生物醫藥的產業升級。

2023年,堵玉林從湖南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來到杭州錢塘(新)區中國醫藥港內的中科院杭州醫學所開展博士後科研,繼續探索研究T細胞。

堵玉林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實驗一環扣着一環,有時是顧不上時間的。”堵玉林說,大多數時候實驗都是失敗的,需要不斷總結和反覆嘗試。

失敗的滋味早已熟悉。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堵玉林圍繞着T細胞激活的分子機制進行了長達5年的研究。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她逐漸釐清了影響實驗結果的所有因素。

“當實驗結果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時,我們就會回過頭來從實驗設計、操作和試劑等各個方面查找原因,有時會找到失敗的原因,即便找不到,也會有意外收穫。”

一平方米的夢想舞臺

來杭州工作的半年時間裏,堵玉林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寓和實驗室“兩點一線”間往返,只去過一次西湖。

可她的成就感不小。在中科院杭州醫學所,堵玉林的研究課題有了新的進展,“醫學所生物和醫學相交叉的研究環境,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可以讓我的研究更加深入。”

中科院杭州醫學所有非常完整的生物醫藥研發鏈條,有像堵玉林一樣專注科研攻關的科研工作者,也有推動生物醫藥新技術轉化落地的產業化團隊。“生物醫藥產業的質變離不開生物醫藥技術的源頭創新。”這是堵玉林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

在博士後階段,堵玉林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爭取在專業領域中做出更多被同行認可的科研成果。

“每一篇學術論文的發表都意味着相關科研成果被同行認可。這些科研成果,會推動醫藥產業化的發展,進而幫助人們對抗疾病。”她說。

在中科院杭州醫學所的實驗區,堵玉林有一個1平方米左右的專屬實驗臺。實驗臺上擺滿了大小和形狀各異的試劑容器和實驗裝置,這是她編織醫學夢想的地方。未來,堵玉林希望能夠堅守在科研第一線,爲生物學和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盡一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