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安

根據記者梳理統計,截至5月6日,已有51家信託公司披露2023年度業績報告。平安信託、中信信託、重慶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在財報中披露了2023年房地產信託業務情況,多家公司表態將積極壓降房地產信託業務規模。

8家公司房地產信託規模

佔比不足1%

據記者梳理統計,前述51家披露2023年度業績報告的信託公司中,有28家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規模超百億元。整體來看,目前絕大多數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正處在持續壓降過程中,有40家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佔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低於10%。

談及此前信託公司偏愛佈局房地產領域的原因,重慶信託北方業務總部總經理姜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較於其他領域,房地產領域擁有相對清晰、明確且公允價值穩定的抵押、質押物。此外,相較於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信託公司做房地產項目的靈活性更高,這也是房地產公司選擇信託公司的重要原因。

從房地產信託資產佔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比例來看,上述51家公司中,外貿信託、紫金信託、中糧信託、國元信託等8家公司房地產信託規模佔比不足1%;另有中信信託、光大信託、中原信託等32家公司房地產信託規模佔比在1%至10%之間。萬向信託房地產信託資產佔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最高,達53.47%。

近年來,行業整體房地產信託資金規模持續下降。根據信託業協會此前公佈數據,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規模爲1.02萬億元,同比減少2596.77億元,降幅20.28%;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規模佔受託資產規模總量的4.51%。這表明傳統房地產信託業務作爲信託主營業態的時代已告終結。

例如,平安信託壓降房地產信託成績明顯。根據公司年報數據,截至2023年末,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119.21億元,佔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1.8%。截至2024年3月份,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佔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的比重僅約1%。重慶信託則在房地產信託化險方面頻有動作傳出。根據重慶信託年報,2023年,公司風險化解取得實質性進展,年內化解風險項目金額總計65.77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房地產信託資產117.75億元,佔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6.61%。

房企紓困領域

優勢明顯

近日,信託業協會舉辦“房企紓困服務信託經驗交流會”。信託業協會表示,此次舉辦交流會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房企紓困領域有效經驗模式,加強政策和信託行業轉型發展聯動。下一步將繼續總結信託制度在房企紓困等領域中的獨特優勢和應用經驗,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信託力量。

資深信託法專家張笑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託行業多年的業務佈局,使得業內公司對房地產行業有充分了解;信託行業的制度優勢有利於平衡股東、債權人、購房者、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訴求。另外,信託行業的業務覆蓋破產重整、司法訴訟等環節,信託公司較爲熟悉相關業務流程,不少信託公司本身就具有一些房地產特殊資產。

對於信託公司在房企紓困等領域中的優勢,姜韋表示,信託公司可以利用信託的制度優勢將相關項目進行風險隔離,保證相應項目不受外界干擾封閉運作,確保項目資金安全。具體化險手段方面,信託公司會深度參與項目的管理經營。

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託制度在房地產項目紓困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財產的獨立性,通過信託制度將出險房地產項目與房企信用風險進行風險隔離,之後再運用自身的金融資源優勢爲房地產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可有效提升項目處置效率,盤活項目。

對於信託公司如何判斷哪些項目適宜推進主動化險,姜韋認爲,首先要考慮項目的經營情況,如果不選擇司法手段,而是選擇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讓項目平穩運行,是否存在安全退出、清算的可能性,這是公司判斷項目是否推進主動化險的基本依據。其次,如果項目公司股東爲已出現風險的開發商,需要進行股權轉讓從而實現風險隔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