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在想:人生真的不易,人們爲何給自己找來那麼多的困擾呢?其實說到底,還是個人追求與慾望的無節制,讓人缺失了良好的心態。老子的思想學說,早在數千年前,已經給出了我們想要的答案:真正的智者是不會讓“物慾”摧殘自己的。窮者,要解放自己的思維與雙手,認認真真、勤勤奮奮,有一個充實的生活,追求自己美好的幸福生活;富者,安定中,要知足,切莫過度貪圖聲色、放縱慾望。生活中簡單有規律,工作中勤奮而務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好的心態,生活纔會幸福平安。

一個人只有讀得了這句話,人生豁然開朗、生活幸福平安

《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爲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喫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一、純淨的內心

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然而也充斥着許多華而不實的事物,這些事物外表十分華麗,雖然會給人們帶來感官上的享受,但也會給帶來各方面的傷害。只有學會淨化自己,才能不被世俗物慾所迷惑。看人要看心,心見於言行,一個人表面的骯髒容易洗淨,內心的骯髒卻難於改善,要做個內心純淨的人,掃除心靈的污穢,有着“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而大千世界的五色、五音、五味,勾勒出我們繽紛多彩的生活,融入其中享受的同時,更應該沉靜內心,要做到置身其中,不爲所動。只有保持一顆純淨的內心,才能清醒地看待這個世界。純淨,不代表無知,而是心存正氣,超脫與外,眼明心淨!

二、淡然處世、安定知足

生活中充滿了許多誘惑的陷阱,沉迷其中,只能給自己徒增一些慾望的煩惱。慾望越大,痛苦也就越大。合理控制內心的貪慾,擦亮自己的雙眼,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智,不去追求華而不實的事物,不沉迷享樂而耽誤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會變成慾望的傀儡,少去許多無用的煩惱;只有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看清自己的現狀,量力而行,畢竟有些“事物”,就算你再有能力、再怎麼努力,也是無法得到的!

所以,合理控制自己的慾望,有一個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也是重要的。知足者常樂,不自私,不貪婪,與人爲善,纔會受到別人的尊重。有着淡然處世、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或許不失爲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