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道德經,會發現每句都是老子對天地萬物細緻入微的洞察後,引出爲人處事的高深哲理。多讀使人明智,理性而不蠻幹,幾近於修道。學習這些高深的先賢哲理,有助於提升個人的學識與智謀。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釋義:天道以不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而善於應對,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於謀略。上天所佈的法網無邊,網眼寬疏也不會有遺漏。

一、切勿爭強好勝

世人都太過高估自己的能力,加之抑制不住的慾望,總愛爭先爭高,逞強好勝。造成自誇自大,自負的心理。或者憑一腔熱血,意氣用事,冒險犯難,這種行爲的結果往往是敗北而歸。其實,這類人往往思維幼稚,是不成熟的表現。霸王項羽武藝超羣,可以稱之爲一代戰神,楚漢爭霸中,對劉邦的不屑於顧,使自己深陷“八面埋伏”,千秋大業最終因爲自己的孤傲付之一炬。再或者如夸父逐日,永遠是無謂的空跑,而不知人生的追求,應該順應大環境、大趨勢。老子的觀點,不是讓人放棄主觀努力,放棄對自身和世界的挖掘探索,而是告誡世人要順天道,得天時地利人和,切勿爭強好勝,要適可而止。

二、提高個人學識

一個人的學識與修養,往往是成功的基石。有些人表面看上去軟弱無能,總是隱忍退讓,也許他們的內心裝有大智慧,是真正的最後贏家。因爲他不與人爭,善於自保,所以沒人侵害他;因爲他們懂得隱忍,運籌帷幄,審時度勢,待時而動,所以他能抓住機會。人生低谷時,善於利用有限的時光,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知識,慢慢強大自己,在機遇到來之前,充實自己,爲美好明天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個人應當收斂鋒芒,厚積薄發,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時,切勿張揚個性,凡是違背這一條的,都死的很快,完蛋的徹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