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处暑时间

  • 阳历时刻:2018年8月23日 12:08:30
  • 阴历日期:七月(大) 十三 星期四

“ 处 暑 ” 简介

处暑,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时间点为每年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节气释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气候特点 ]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 三候:

一候 鹰乃祭鸟

——

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二候 天地始肃

——

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三候 禾乃登

——

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

处暑 节气诗词鉴赏

>> 农 谚

  •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读诗词,静养心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 处暑 习俗 】

>>祭祖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吃鸭子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其因是老鸭味甘性凉。做法也花样繁多,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处 暑 — 【养生指南 】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泻,奉藏者少。”

处暑节气

起居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根据阳气收敛的特点,在起居方面气候由热转凉,宜“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早卧就是大概晚上9~10点就可以入睡了,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就是大概早上6~7点起床,以顺应阳气舒展,使肺气得舒。

处暑节气

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处暑节气

饮食

1.【少吃辛辣多吃酸】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的脏腑为肺,应多食酸,少食辛。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不要过食葱、姜等辛味食物,增加酸味果蔬,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西红柿等。

银耳百合莲子粥,酸梅汤都是这个季节最好的饮品。

2.【应季水果、蔬菜】

新鲜的橘子、苹果、梨都是应季的水果,石榴已经通红,石榴汁可是很美味又滋阴的哦。

红薯

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暖胃、安五脏等,所以最适宜在处暑时节用来补虚。

山药

处暑天气干燥,应注意护眼。而山药在中医上有着“聪耳明目”、“不饥延年”的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3.【多喝水去秋燥】

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普济养生馆在此为您推荐几款养生粥:

>>百合莲子汤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神养心,健脾和胃。

>>

紫薯莲子银耳羹

  • 原料:紫薯200g干百合15g银耳10g莲子20g枸杞,
  • 做法:莲子、银耳,干百合洗净泡发,银耳去蒂撕小片.紫薯去皮切小块,枸杞洗净备用。将银耳、莲子,百合加入适量冷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约25分钟.紫薯煮5分钟。 放入枸杞煮1分钟。放冰糖煮至化开,即可。

处暑节气

经络养生

膀胱经 是人体的“保洁员”。炎热的天气结束,清洁工该上场清理垃圾了。处暑节气,膀胱经最忙碌,让它好好工作,把我们的身体打扫得干干净净。

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沿着头顶向身体背侧向下走到脚上,是一条大经络,既能防御外邪,又能排毒。膀胱经为“健康大道”。打通这条经就等于打通了走向健康的道路。

排毒祛湿最佳处方:

双手交叉以掌根提捏颈肌;叩打八髎穴;拍打委中穴。这三个“机关”联系着整条经络,经常敲打,能起到排毒效果,比刮痧还省事。

1.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以双手掌根提捏颈肌至发热。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可以清除头部和面部毒素,治疗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

2.然后双手握拳,轻叩八髎,穴尾骨以上、腰椎以下,是八髎穴所在,是膀胱经中部枢纽。刺激八髎穴可以清除上半身的毒素,改善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痔疮等问题。女性常敲这个位置,炎症消除了,人也会变得更温柔。

3.最后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拍打委中穴--后膝窝的正中点。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管道,委中穴是这个管道上的“排污口”,经常拍拍,能让膀胱经更好排毒。

中医有句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

普济养生馆“处暑”节气灸时间是 8月21日-25日三天或五天时间。“末伏灸”时间是8月16日-25日 。时间早8:00到晚20:00,中午不休息。希望大家安排好时间,做好处暑节气灸。敬请光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