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謹防氣候變化

春末夏初氣溫上升但易遇陰雨潮溼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對產蛋雞影響十分明顯,保持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應控制好雞舍溫度,使雞舍晝夜溫差不要超過5℃。

雛雞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環境溫度對雛雞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有直接影響。進雛前育雛舍要先預溫,達到育雛溫度要求。1周齡內雛雞需要雞舍溫度爲30℃~32℃,以後每週遞減2℃~3℃,直到舍溫爲21℃爲止,且該溫度要保持到育雛結束。

育雛室溫度適宜與否,可通過觀察雛雞表現掌握:溫度適宜時雛雞活潑好動,精神旺盛,叫聲輕快,食慾良好,飲水適度,羽毛光滑整齊,飽食後休息時分佈均勻,雞舍內極爲安靜;溫度過低時雛雞行動緩慢,羽毛蓬鬆,身體發抖,聚集在熱源下,不時發出尖叫聲;溫度過高時雛雞遠離熱源,精神不振,張口呼吸,飲水量增加,嚴重時雛雞表現出脫水現象。

二、注意通風換氣

合理的密度可使雛雞均勻攝食,保持雞羣整齊發育。飼養密度應根據雛雞日齡、大小、品種、飼養方式、季節和雞舍結構等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平養雛雞合理密度爲0~4周齡每平方米20~25只;5~7周齡每平方米10~20只;網上育雛合理密度爲0~4周齡每平方米24~28只;5~7周齡每平方米15~20只。

在通常情況下,10日齡前因育雛室溫度較高,空氣裏相對溼度往往太低,應補充水分使室內相對溼度達到60~65。10日齡以後,隨着日齡增長體重增加,雛雞的採食量、飲水量、呼吸量及排糞量等都逐日增加,加上育雛室溫度逐周下降,很容易造成室內潮溼,應勤換墊料添加飲水時防止水溢於地面或墊料上,並將育雛室相對溼度控制在55~60,即10天前爲60~65%,10天后爲55%~60%。

若塑料薄膜搭成的育雛室頂部和四周水珠較多,則可判斷室內溼度較大。若人進入育雛室後嗅不到臭味,不感到鬱悶和壓抑,則空氣較爲清新。反之爲空氣污濁,氧氣不足。

當溼度過大或空氣過於污濁時,應在育雛室頂部和接近地面部分撥開通風口以達到換氣目的。通風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前後,通風之前先提高育雛室溫度1℃~2℃,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開啓門窗時應從小到大最後呈半開狀態,切不可突然將門窗大開,讓冷風直接吹到舍內使舍溫突然下降,待舍溫保持在原來溫度時關閉門窗。

雞隻較多空氣污濁溼度大,氣溫高的通風口可開大一些,時間長一些;反之則應小一些,時間短一些。應注意不讓雛雞受涼發病,可採取一天多次換氣避免一次徹底換氣。

三、科學飼餵管理

雛雞應儘早飲水和開食,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雛雞可先在舍內飼養,在雛雞入舍後1~2小時即可給以飲水,飲用水要預先加溫,水溫一般要接近舍溫(20℃~22℃)。在初次飲水中摻與5%葡萄糖,連用2天;第3天在飲水中摻與0.02%~0.03%高錳酸鉀,以增強雛雞體質緩解應激反應便於胎糞的排出。經過長途運輸的雛雞,可在飲水中加入5左右葡萄糖,以幫助消除疲勞,儘快恢復體力。

適時開食有助於雛雞體內卵黃充分吸收和胎糞的排出,對雛雞早期生長有利。雛雞出殼後24~36小時纔可開食,飼料要求新鮮,顆粒大小適中,易於雛雞啄,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每日喂5~7次,開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雛雞混合料進行正常飼餵,每日喂4~5次,要少喂勤添。

可在出殼後第4天起在飼料中拌些切碎青菜葉或嫩草葉,飼餵量約佔飼料總量的10左右,以後逐步加大喂量到佔飼料總量的20~30。

5日齡前的雛雞可將飼料撒佈在背景深色的厚紙或塑料布上,也可放在淺盤中,並增加照明以誘導雛雞自由啄食。5日齡後可改用料槽飼餵,並隨着雞的生長保持槽邊高度與雞背平齊,使每隻雞有2~4釐米長槽位。

雛雞開食可直接用全價料,少給勤添,任雞自由採食。雛雞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完全,要喂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全價配合飼料,同時配喂適量青綠多汁飼料。使用單一飼料或營養不全的飼料,不利於雛雞的生長發育。

全價飼料第1周齡時每天喂6次,第2周齡每天喂5次,第3~4周齡每天4次,第5~6周齡每天3次,第7周後逐步過渡到成年雞料,並減少飼餵數量。放養第1周後,早、晚各喂1次,第2周每晚一次,對品質較高生長快的土種雞5周齡後可逐步換爲穀物玉米等雜糧。

四、嚴格防控疫病

春季雞舍內通風量少,水份蒸發量減少,造成雞舍內過度潮溼,給細菌和寄生蟲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養殖場要強化管理,保持雞舍乾燥、清潔、衛生,定期對雞舍徹底消毒。

過氧乙酸是一種性質不穩定但可以釋放出氧氣和乙酸的廣譜高效化學消毒藥物,適時在雞舍內噴灑過氧乙酸,可以增加氧氣,給雞舍消毒,中和部分有害的鹼性氣體。可噴灑過氧乙酸等增氧藥物,以防細菌病、寄生蟲病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可根據當地實際選擇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種疫苗,堅持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預防藥物,可長時間添加“益酶麗維”,調整雞腸道菌羣平衡,提高飼料轉化率,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病率。有些疾病如白痢、慢呼吸道感染及大腸桿菌病等是從種雞垂直傳播給雛雞的,應提前加以預防。發現病雞要及時隔離治療,死雞要遠離雞舍焚燒或深埋。

對於運輸較遠或存放時間太長的雛雞,進舍後應飲用20℃溫水,水中放育雛藥或電解多維,並控制飲水量,以防脫水嚴重的雛雞一次飲水太多出現水中毒。第2~7日齡時飲水中加入恩諾沙星自由飲用,目的是爲了減少在抓雛、運輸及環境變化等過程中產生的應激反應和預防疾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