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亮集團董事長曹建國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海亮集團將逐步退出資產負債率較高的產業,由此獲得的現金流將用於新業務板塊的發展。胡世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亮集團從2016、2017年開始,就在做戰略調整了。

本文轉發自: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頗爲艱難地經歷了2018年經濟大考之後,民企陸續交出了去年的成績單。

4月30日,中國知名民企、位列浙江民企排行榜第二位的海亮集團發佈了2018年財報。2018年,集團實現營收1736.42億元,同比增長6.8%;實現淨利潤24.53億元,同比下降7.3%;實現扣非淨利潤19.91億元,較2017年的4.32億元增長了3.6倍。期末集團總資產551.76億元,負債293.98億元,負債率53.28%,較2017年62.55%的負債率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海亮集團發佈了降負債的目標,集團負債率2018年底控制在50%以內,2019年底控制在40%以內,其中有息負債率控制在25%以內。

在過去的一年,海亮集團降負債情況未能達到預期。日前,海亮集團財務總監胡世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海亮集團仍然會沿着既定的方針繼續降低負債水平。

降負債未達預期

作爲一家營收超千億元的大型企業,海亮集團旗下擁有衆多子公司,橫跨多個產業。

海亮集團財報披露,公司合併範圍包括母公司海亮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金屬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正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票北塔油頁岩綜合開發利用有限公司等,以及各子公司控制的其他公司。

記者瞭解到,海亮集團擁有3家納入合併範圍的境內外上市公司,分別爲A股上市公司海亮股份、港股上市公司海亮國際、美股上市公司海亮教育。另外,旗下浙江海博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已掛牌新三板。

圖片來源:海亮集團官網截圖

2018年8月,海亮集團發佈了公司降負債的目標,2018年底,集團負債率控制在50%以內,2019年底控制在40%以內,其中有息負債控制在25%以內。

彼時,正是海亮債券兌付高峯期,在按時兌付34.5億元到期債券的基礎上,海亮集團財務公司於2018年8月13日、14日與部分債券投資者進行溝通,從二級市場回購了集團發行利率最高、分別將於2018年12月和2019年2月到期的債券中的3.4億元。此次回購相當於提前歸還債券,甚至要過半年纔到期的債券也予歸還。

2018年,在民營企業普遍出現“資金荒”的背景下,海亮集團主動降槓桿的行爲較爲少見。

海亮集團財報顯示,2018年末,集團總資產551.76億元,負債293.98億元,負債率53.28%,這一數據未能達到集團此前宣佈的目標,但是較2017年62.55%的負債率下降了9個百分點。

對此,海亮集團財務總監胡世華表示,集團董事會未來規劃的目標是在2019年將資產負債率降到50%,2020年降到40%,並將有息負債率降到25%。

調整發展戰略

海亮集團在新的戰略中,提出到2025年,集團營業收入力爭超25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中游位置。爲此,海亮集團原來的六大業務板塊將縮減、整合爲教育事業、有色材料智能製造和健康產業三大業務板塊。

胡世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亮集團從2016、2017年開始,就在做戰略調整了。“現在我們主要做產業的整合,以後發展的方向也是緊緊圍繞三個產業方向。”

第一個產業方向就是公司的銅管加工和有色金屬智能製造,公司對此也是一直在進行佈局和發展。3月31日,海亮集團與KME集團達成併購交易,剛剛完成收購其5家工廠的交割事項。“銅加工產業是我們製造業的根基,通過不斷地鞏固優勢走出去,實現真正的國際化。”

海亮集團銅加工板塊的營收超千億元,但是毛利率卻非常低,這與行業產能過剩、競爭加劇,不斷降低價格有非常大的關係。最近幾年,海亮集團銅加工費用在不斷降低。胡世華稱,這是行業的痛苦階段,通過行業整合,未來一定會更健康地發展。

第二個產業方向是海亮教育,胡世華表示,海亮教育起步比較早,從1995年就在做教育產業。到目前爲止,海亮教育產業分成幾個板塊。其中一個板塊就是K12教育,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他板塊還包括學前教育、早教和特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海亮教育實現營收14.55億元,毛利潤率達到了31.95%。

第三個產業方向是健康產業,依託生態農業、養生養老、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進行佈局。據胡世華介紹,2018年,海亮集團與浙江湖州有一個康養小鎮的合作項目,規劃的土地約2450畝,投資金額約50億元,這標誌着海亮集團開始涉足養老產業。

三年前開始“瘦身強體”

根據海亮集團發展戰略,原來的六大板塊將縮減調整爲三大板塊,一些板塊陸續退出。

2018年8月,海亮集團宣佈退出25億元的腫瘤醫院投資項目,這是一個與浙江大學、浙醫二院以及臨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項目,海亮集團作爲出資方,將出資25億元用於醫院建設。

海亮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當時宣佈退出,是因爲與合作方在合作細節上未能達成一致,未來調整方向後,仍然有可能會啓動,這也屬於海亮集團的大健康板塊。

2017年以來,海亮集團相繼出售了四川金頂控股權、海亮地產控股權和污水處理業務,以及上海寶山區城中村大型改造等項目。

2018年12月,海亮集團公告稱,海亮集團擬向貝澤集團出讓其持有的浙江海亮融資租賃有限公司20%的股權,價格爲3.2億元。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海亮集團僅通過參股公司香港奧尼迪有限公司持有海亮融資租賃11.4%的股權權益,不再控股海亮融資租賃,也不再將海亮融資租賃納入海亮集團合併報表範圍。

據海亮集團官網介紹,其產業金融業務以海亮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海博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及參股寧夏銀行、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爲核心,打造“類金融公司羣”,力爭成爲金融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海亮集團董事長曹建國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海亮集團將逐步退出資產負債率較高的產業,由此獲得的現金流將用於新業務板塊的發展。集團房地產業務去年已經大幅縮減,而金融類業務“對外保持開放合作態度,集團整體的資產負債率會下降”。

海亮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集團期末現金流爲31.76億元,較上一年有所下降。

胡世華表示,由於負債規模大幅下降,集團適當降低了現金儲備規模。總體而言,集團的資金保障還是不錯的,地產板塊已經不再投入了,現在都是在回籠資金。其他投入,也有相應的渠道,比如說海亮股份的投資,基本上都是通過每年自身經營現金流、資本市場適度募集資金完成的,近期申報發行30億元的可轉債,已經報送了相關主管部門。

4月30日,海亮股份發佈公告稱,調整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方案,計劃由擬發行可轉換債券募集資金不超過32.5億元,調整到不超過31.5億元。

在談及整個集團的發展戰略時,胡世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輕資產化發展會是一個方向。“未來我們的教育板塊是輕資產模式,就是託管模式,我們自己的投入不大,主要是依託師資力量、平臺網絡、品牌和管理優勢,去擴大教育產業規模,這種管理的現金流也非常不錯。”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