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短文分享一個時間管理的小技巧,非常簡單且容易上手。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有時候甚至連起身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然而另一個現象也發人深省,只要一刷手機,我們常常會陷入“時間黑洞”,一兩個小時輕輕鬆鬆就過去了。一方面,我們感覺時間嚴重不夠用;另一方面,我們又覺得時間被大量浪費。這似乎成了現代人的“通病”。

我自己也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不過最近找到了一個好辦法——時間日誌。

具體操作非常簡單,從上班的第一分鐘開始以半小時爲單位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記住,一定要非常客觀地記錄,越細緻越好。不用過多久,你會發現自己找回了“控制感”,時間不再像從前那樣容易流逝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答案是“感知”。我們感覺時間不夠用或者容易進入時間黑洞,最核心的原因大概就是缺乏對時間的感知能力。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小時看一次手錶,一個白天我們至少需要看15次左右。而如果每半小時或者每10分鐘看一次手錶,那麼我們看錶的次數就會是30-150次……那個時候,我們恐怕就不會覺得時間太快,相反會覺得時間過得太慢。

這樣的經歷其實我們都曾有過,無論是在手術室門口等待消息,還是在校門外接考試的孩子,我們會覺得時間難熬,最方便的解釋就是我們需要不斷看時間,無意間提高了對時間的敏感度。

因此,如果我們需要增強時間的掌控感,我總結了一套小流程,供大家參考:

  • 固定時間制定全天計劃;
  • 以半小時爲顆粒度記錄時間開銷;
  • 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定期開展覆盤;

這個簡單的小技巧對於提升我個人的時間感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開年第一週,我已經在完成了單位工作安排的同時讀完了一本書,寫了兩篇文章,並對全年進行了整體安排,梳理了個人精進系統……可謂收益巨大。

這麼簡單又實用的小技巧,你要一起試試嗎?我是顧嘉,和你一起升級認知、改善行動、達成目標。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所啓發,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精彩觀點,也歡迎將文章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