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唆麻看來,雲服務是一個長賽道,現在說格局還爲時尚早,藉助一系列人工智能服務以及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尤其是Apollo平臺和一百多家車企的合作,百度雲未來肯定是出行領域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以後出行市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出意外,百度是最大的贏家。但我們要知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Robin說百度現在的策略是投入換增長,所以關注短期的虧損意義不大,要知道,京東上市年年虧損,市值一路上升,百度Q1花了這麼多錢,核心是爲了打造自己信息流的護城河。

來源:科技唆麻

作者:格物吱吱

最近中概股集體遭遇剎車,顯示出了資本市場殘酷的一面,僅以前天爲例,微博跌了11%,新浪跌了10%,優信跌了10%,拍拍貸跌了6%,百度、騰訊音樂、蔚來、攜程、搜狐、陌陌、阿里巴巴、趣店等你知道的大部分中概股都跌了。

僅以最近一個月計算,中概股的股票跌掉的市值加起來差不多有1.6萬億。這是什麼概念呢,大概跌掉了1/3個蘋果公司。而其中,以廣告爲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司都受到了很大波動,我們可以看一張圖。

百度,微博,愛奇藝,新浪,網易,搜狗等傳統依靠廣告收入的互聯網公司,增幅幾乎都停滯了。電商行業其實受影響不大,你看阿里京東唯品會基本上還保持30%左右的增速。

上陣子BAT同時發佈財報,百度的財報比較難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利潤虧損的情況,資本市場給出的反應比較激烈,接連幾個跌幅,股價從四月份的170美元多跌到如今的114美元多,百度最新的市值是接近400億美元,從市值的角度來看,百度已經落後過京東和美團,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BAT的格局已經開始發生逆轉,至少已經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BAT格局。

的確如此,不論是從規模還是收入來看,百度已經落後騰訊和阿里一大截,美團市值超過百度時,王興在飯否上說,BAT應該叫HAT,言下之意,他在迴避MAT這個稱號。

有人說BAT從黃金時代進入了白銀時代,有人說BAT應該叫MAT,有人說百度已經掉隊,有人說頭條會取代百度。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

在科技唆麻看來,雖然現在百度的市值很低,但正好是百度買入的最好機會。巴菲特說我希望蘋果的估價再跌一些,因爲這樣我就能買更多的蘋果股票一樣,市值並不完全代表一家公司的全貌,高手穿越事物的現象看透本質,百度這家公司還有很大的潛力和機會。

套用萬曉利的一句俗套的歌詞,如果你沒有徹底的完蛋,那麼一切都不會太糟。

爲了能夠表述清楚,我儘量用比較簡潔易懂的語言來陳述我的觀點。

1.中概股集體中招

首先,百度其實不是最慘的,論跌幅,開心汽車跌了差不多50%,趣頭條跌了73%,最慘的是信而富跌了98%,基本上要退市了。

還有像微博這種的也是腰斬,從4月份的的72跌到如今的43,也是慘的不行。如果論市值蒸發的金額,阿里巴巴在過去1個多月市值縮水了800億美元左右。所以百度其實真的不是最慘的,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百度抗波動的能力其實OK。

其實美國公司日子也不好過,谷歌跌了10%,蘋果跌了13%。

核心在於,大家對於xx戰之後未來經濟環境不太樂觀。而廣告行業作爲經濟的晴雨表,是直接反應了大家這種情緒,所以營收以廣告爲主的公司,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分衆,微博,百度,即便是谷歌也未能倖免。

2.百度營收能力無太大變化

我們來看看Q1的財報,百度第一季度總營收爲241.23億元人民幣(約合35.9億美元),同比增長21%。另外每股淨資產68,市盈率10倍,對比谷歌的30倍,京東的80倍,這不算優質資產算什麼?

大家集中的槽點主要是首次虧損,但其實收入241億,同比增長21%,這個增速比騰訊要高,百度的營收能力還是ok的,那爲什麼虧損呢,主要是因爲營收和內容成本增加了。

百度第一季度內容成本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主要是因爲信息流和內容這塊投入巨大,其次,因爲春節紅包大戰的營銷費用,百度第一季度銷售總支出爲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

有人吐槽說百度春晚發紅包把自己發虧損了,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我們要知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Robin說百度現在的策略是投入換增長,所以關注短期的虧損意義不大,要知道,京東上市年年虧損,市值一路上升,百度Q1花了這麼多錢,核心是爲了打造自己信息流的護城河。

百度對於信息流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早在李彥宏此前在公開信中表示,將搜索公司戰略轉型爲移動生態事業羣組。百度過去依賴PC廣告,在大家都轉型移動互聯網時,在O2O上走了彎路,最後頭條崛起才幡然醒悟。

準確來說,頭條直接搶的是百度的客戶,而方式就是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已經公認是目前移動互聯網下最好的廣告呈現形式,連谷歌都學習百度在搜索框下加入信息流了。這也解釋了百度爲什麼一定要做好信息流業務。

從過去落後,到奮起直追,百度花了2年時間,春節紅包基本上是最後一塊拼圖,經此一役,百度未來不再需要通過營銷方式去大規模吸量。

我們可以看看數據,現在百度App日活躍用戶數達1.74億,同比增長28%;好看視頻日活躍用戶數達2200萬,同比增長768%;百度App和短視頻信息流總用戶時長同比增長83%;百家號內容創作者數量達到210萬;智能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81億,環比增長23%。

百度信息流日活早已超過頭條了,百家號作者數量也領先,好看視頻快速崛起,百度過去在信息流這塊的短板已經基本補齊了。

我們再來說說頭條,頭條對外說估值750億美元,但實際營收能力只百度一半,現在遲遲不上市應該也是資本市場沒給出一個比較高的估值,今年頭條放出目標說將要實現千億營收的目標,我覺得放在19年這個大環境下真的很難。

3.百度的殺手鐧還沒開放

如果真的靠廣告營收喫老本我覺得百度想象力的確就這樣了,畢竟從增速和環比上看,百度的營收已經放緩持平了,雖然一年也有1000億的營收,但要實現大規模的增長,真的很難。

並且隨着移動互聯網紅利的逐漸消失,大部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增長速度都放緩了,小米也是,京東也是,騰訊也是,百度也是,阿里是一個例外,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這只是個例。

未來在哪裏?或許不僅僅是廣告,還有正在迅猛崛起的小度,和領跑行業的無人駕駛。雖然無人駕駛目前還沒有帶來可觀營收,但無人敢否認它未來所具有的潛力。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百度的無人車到底有多強,我這麼說吧,百度自動駕駛在國內基本上是屬於一騎絕塵的地位,Apollo道路測試里程去年僅北京一地就累計近14萬公里,超出行業第二10倍以上。

這就要提到百度之前推出的Apollo計劃。Apollo是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開放性平臺,簡單來說是要做一個汽車領域的安卓系統。簡單來說,apollo計劃分三步走。

Apollo1.0階段,是讓傳統汽車可以快速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改裝,Apollo2.0階段的時候,是能夠實現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而到了Apollo3.0階段,就是量產了,去年4月,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L4級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下線,雖然產量不多,只有100輛,並且是在封閉園區進行作業,但也是自動駕駛技術里程碑式的進步。

去年10月,百度 Apollo 和長沙政府合作,要把長沙打造成「自動駕駛之城」,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宣佈和一汽紅旗達成合作,共同量產 L4 級自動駕駛乘用車。

現在百度已經和100多家車企合作,並且不乏像沃爾沃這樣的高端車企,這意味着什麼?之前有國外的分析師分析,到2021年,百度會成爲中國出行市場最大的公司。

其次是小度和百度雲。

說實話,百度做硬件的運氣真的不錯,但其實背後靠的還是百度技術積累的實力,去年世界大會發布的小度車載充電支架開啓了新的智能產品形態、當天賣斷貨;2019年Q1,小度音箱出貨量已經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緊隨亞馬遜和谷歌之後,並且2019年Q1,小度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就超越了2018全年的銷量。

音箱被認爲是人工智能落地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國外的巨頭都在佈局,國內亦是如此,但從目前來看,戰爭已經結束,小度已經牢牢把住了國內第一的位置,截至2019年3月,搭載小度助手的智能設備達到2.75億,同比增長279%;3月份語音交互次數達到23.7億次,同比增長817%。

另外一塊就是雲服務這塊。現在巨頭都在往雲服務上轉型,百度也不例外,雖然前面有阿里雲和騰訊雲,但是百度雲也顯示出很強的後勁,現在百度雲已經是國內前五的雲服務廠商,今年春晚百度無卡頓不宕機的紅包體驗也給百度雲的實力做了最好的背書。在科技唆麻看來,雲服務是一個長賽道,現在說格局還爲時尚早,藉助一系列人工智能服務以及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尤其是Apollo平臺和一百多家車企的合作,百度雲未來肯定是出行領域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以後出行市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出意外,百度是最大的贏家。

所以,我個人看,百度現在的狀況和騰訊很像,一方面穩定夯實自己的現金流業務,騰訊是遊戲,百度是廣告,另一方面扎進新領域,騰訊選擇擁抱產業互聯網,而百度的未來是自動駕駛和無人車,這一塊的潛力一旦釋放,百度將會迎來的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而這一切都是可以看得見的。

股價不重要,市值也不重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賭100塊錢,未來一年到兩年,百度市值一定會超過目前最高點。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果轉載,請聯繫ID:spymagic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