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完結,2020年即將到來。

這一年可謂是多事之秋。貿易摩擦、資本寒冬……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度過了一個難以忘懷的2019。

在這一年中互聯網的發展依舊是波濤洶湧,舞臺上的商業大佬,也在今年換了模樣。

這一年,馬雲正是退休,開始了自己平億近人的新生活;百度深陷輿論漩渦,李彥宏被人當衆淋水;“教父”柳傳志試圖拯救聯想,再度出山;王健林斷臂求生,揮淚大甩賣;

與之相對的是,這一年新生態巨頭卻在摩肩擦掌。這一年美團市值高達618億美元超過百度,成爲僅次於騰訊、阿里巴巴的國內市值第三的互聯網上市公司。拼多多美股股價市值超越京東達到 464 億美元。

對我們來說,大佬還是熟悉的大佬,只是他們在2019已經換了新的模樣。

01

馬雲:功成身退,平億近人

企業的命運往往和創始人的選擇綁在一起,今年中國互聯網電商兩大巨頭掌舵者的去留問題引發了廣泛討論。

就在大家還在討論劉強東出事以後,京東該何處何從的時候。在去年的教師節那天,馬雲公開宣佈:在一年後的阿里巴巴成立20週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起,他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事隔一年,如今馬雲履行了他的諾言,在教師節當日宣佈退休,全身心的投身於教育事業。

他對媒體說:“(卸任阿里董事長)這不是突然的決定,而是我深思熟慮、審慎的決策,爲這個計劃我已經準備十年。”

在《射鵰英雄傳》的結尾,成吉思汗與郭靖有一段對話。成吉思汗說:“我所建大國,歷代莫可與比。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 郭靖答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同樣的身爲一個企業家,馬雲做到了企業家的極致。從b2b到c2c再到天貓,他在零售行業做到了行業老大,公司市值加起來接近四萬億,可以說是所有創業者的偶像。

在馬雲的辭職公開信中,他說道:“大家知道我是閒不住的人,除了繼續擔任阿里巴巴合夥人和爲合夥人組織機制做努力和貢獻外,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再說了,世界那麼大,趁我還年輕,很多事想試試,萬一實現了呢?我可以向大家承諾的是,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但馬雲會永遠屬於阿里。”

11月26日,阿里正式“迴歸”港交所,股票代碼爲“9988”,開盤即漲6.25%,然而上市的當天,馬雲並沒有出現,港交所的熱鬧似乎早已與他無關,一代大俠正式開啓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就在前幾日馬雲還一襲西裝拿起指揮交響樂,被網友調侃“多才多藝”。

回顧馬雲這幾十年,他從一個復讀兩年的高考落榜生,到如今成爲身家390億美元的首富,對一些人來說馬雲就像神一樣的人存在,他親手創立的阿里巴巴一次又一次的顛覆了中國人的傳統生活和思維方式,他用了27年的時間在中國互聯網江湖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造了中國商業的奇蹟。

八年前,支付寶面臨着政府層面的巨大監管壓力,不同於老王“自己賺的錢想咋用就咋用”,馬雲則表示“如果國家有需要,我將隨時把支付寶獻給國家。”

如今馬雲退休,他留下是阿里巴巴的整個商業帝國。他說,要將這些財富拿出來做公益,爲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遙記2004 年時,國美老闆黃光裕初登上胡潤首富寶座,有記者問他:“這頭銜是不是花錢買來的?”黃老闆聽完哈哈大笑:“我煩死胡潤了,還給他錢?他這個榜是「通緝令」,誰上誰倒黴!”然而深諳此道的黃光裕,還是沒有逃過牢獄之災。

馬雲不愧是馬雲,擁有大智慧,明白自古賢之人達人 ,功成不退皆殞身,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所以他選擇了激流勇退。

雖然在996事件過後,馬雲一度遭受到大衆的嘲諷,而隨着馬雲退休,除了對他的英雄事蹟津津樂道以外,大家同樣關心的還有“馬爸爸”當了“馬老師”過後,沒有了他中國的電商江湖會是怎樣的一幅光景。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馬雲選擇了47歲的張勇當他的接班人,阿里巴巴也正式步入後馬雲時代。

02

丁磊:上市如上岸,賣公司如賣豬

浙商的奇蹟不止馬雲,還有丁磊。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丁磊一手創辦的網易,一直是個特殊的存在。特別是今年,先是高價賣掉“親兒子”網易考拉,後又是暴力裁員,今年的網易一直是大家討論的對象。

成立超過20年,市值一度超越BAT,時至今日市值依然排在中國企業的前十名,這樣的公司屈指可數。而在30歲左右成爲首富,沒有進去,還坐擁千億身家的企業家,只有丁磊一人。

如今,網易的市值,相當於17個新浪,100個搜狐。而和丁磊同期出道,並稱爲“中國”網絡三劍客的張朝陽,早已掉隊幹起了***,還開了***,結局也是令人唏噓。

最近網易卻成了大家口誅筆伐的對象,一位在網易做遊戲策劃的職員前兩天在網上爆料,自己身患重病,他不僅沒有感受到公司的關懷,反而是遭到了HR的恐嚇和逼迫,最後被保安趕出公司。

面對網友的討伐,****的點名批評,丁磊卻選擇保持沉默。

今年是豬年,很巧的是今年二師兄的身價也達到了歷史峯值。在互聯網企業裏面和豬牽絆最深的就是網易。

丁磊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很喜歡喫肉,他說“我很喜歡豬,我很喜歡喫”,所以他做了網易味央,進軍養豬行業,被外界稱爲“丁家豬”。

就連網易描寫“丁家豬”的新聞稿都是“一頭頭可愛的小黑豬,在寬敞、乾淨的豬舍裏自由自在的玩耍。聽着悅耳的音樂,蹲着抽水馬桶……”,紛紛引起網友的感慨“一頭豬,都生活得如此有牌面兒”。

從2015年起,“丁家豬”就被端上了烏鎮互聯網大會上的“丁局”餐桌,成爲酒宴上的一道壓軸菜,引得一衆大佬紛紛爲它點贊,如今,烏鎮飯局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巴菲特的午餐,成爲了烏鎮互聯網大會的著名事件。

在飯局上大佬們喫着“丁家豬”推杯換盞,卻把馬雲排除在外,面對記者,即使形單影隻馬雲面對記者的挑釁還是故作輕鬆地說:“一頓飯局能打垮我?開玩笑!”

在2016年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從飯局裏出來的丁磊說:“我們要通過網易考拉、嚴選等電商業務,花三到五年時間再造一個網易。”

當時,丁磊把網易考拉列爲一級戰略目標,考拉的辦公室搬到了離丁磊辦公室最近的地方。

在佈局之初,網易考拉採用了和京東一樣的“倉儲+物流“自營戰略,接下來,網易的電商業務確實上漲,但是整個網易的利潤率卻一直下跌。網易傳統的電商和廣告業務,利潤率高達50%左右,而網易考拉的利潤率卻只有10%。

根據網易發佈的Q2財報,網易考拉第二季度的業務成本爲46.77億元,同比增長19.25%,加之平臺的管理制度較爲落後,頻頻爆出售假等醜聞,加之背後還有天貓國際、京東對其虎視眈眈,這對平臺來說意味着經營變得愈發困難。

網易CFO楊昭烜也說:“電商要在增長速度和電商盈利模式兩者之間找到平衡,而網易的經營理念並不支持用不惜虧損的方式來取得快速增長。”

如果說劉強東代表着北方人的“江湖義氣”的英雄主義情懷,而丁磊則代表着南方人的“精打細算”的現實主義形態,有媒體這樣評價過他“丁磊是個真正的商人,只做賺錢的生意”。

眼看着靠遊戲賺來的錢拿去喂電商,利潤還沒有遊戲多,如此看來還不如賣掉。

今年9月6日,網易與阿里正式宣佈,阿里巴巴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考拉,相對於騰訊入股京東的2.14億美元,阿里真是大手筆。

表面上看丁磊想要通過網易考拉再造一個網易的戰略失敗了,事實上就在爆出要出售網易考拉的消息過後,網易的股價不降反升,市值一度超越百度。

正如朱新禮所言,“企業要當兒子來養,當豬一樣去賣”,不過在我看來賣掉網易考拉我覺得是一筆保守的買賣,從長遠來看,網易考拉應該有京東一般的發展眼光,努力向前,成爲一線電商品牌。

但從競爭和市場角度看,以及網易內部的盈利能力和長期盈利的擔憂上,賣掉考拉確實是一個止損短期利好,況且阿里的20億美元不僅將網易考拉收入囊中,還給網易雲音樂帶來了一筆新的融資。不管怎樣,商場總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也沒有常勝將軍。

不過丁磊放棄考拉的同時,又回到了原來一條腿走路的老路上,也就是說以後的網易的核心依舊只有遊戲。反觀在十年前同樣和網易平起平坐的騰訊,同樣是靠着遊戲和社交起家,在移動互聯網到來時,推出微信,建立起了社交帝國,如今騰訊和網易的市值差了好幾個美團。

而就在九月末尾,傳聞已久的網易有道赴美IPO終於有了新消息,網易有道也將成爲網易旗下第一個獨立上市的公司,或許這對丁磊和網易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

03

雷軍:前半年清庫存,輕裝上陣迎5G

不同於丁磊的豁達通透,直接“殺豬過冬”,紅衣教主周鴻禕這兩年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從兄弟齊向東他分道揚鑣分拆奇安信,再到360只能做To C的“基因論”轉型2B業務,今年對周鴻禕和360的質疑實在是太多了。

曾經的紅衣教主,把大半個互聯網圈兒都diss過的24K純金小鋼炮,現在也啞火了,變成了一個開口閉口只講love and peace的“良民”,這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獨自品嚐。

不過在互聯網時代,要論自帶流量周鴻禕自然比不過雷軍。

18歲時,雷軍還在唸大一,讀到了一本書《硅谷之火》,激動得幾夜睡不着覺,書裏講的是喬布斯。

“看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就有一團火焰燃燒起來,很難平靜,在操場裏我奠定了一個夢想:日後一定要做一個偉大的人。”

雷軍44歲也就是做小米3年時說了一句話:“喬布斯說活着爲了改變世界,我說活着是爲了科技報國,你信嗎?”

然而,在處於5G更新換代節點的中國市場,今年小米過得並不輕鬆。

去年小米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在上市之前,各路媒體紛紛爆料,各種吆喝,甚至有消息稱小米的市值可能會超過2000億美元,成爲全球最大的IPO。

小米上市當日,雷軍意氣風發、信心十足,他說“讓上市首日買入小米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然而在上市首日,小米的股價就跌破了發行價,成了“車禍現場”,市值跌去了近一半,上市一年來市值一直也是困擾小米的難題。

不僅如此,出貨量也是小米在上市過後目前面臨的尷尬困境,據IDC中國市場數據顯示,小米在2018年四季度出貨量同比降低了34.9%,而華爲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3.3%,OPPO、VIVO出貨量基本保持穩定,相對來說小米手機的出貨量下跌就顯得十分危險了。

“冬天已經來了,2019年我們即將面臨最嚴峻的挑戰,沒有一絲一毫盲目樂觀的餘地。”雷軍在小米2019年的年會上這麼說道,“在這個冬天,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過。”

5月17日,雷軍充當救火隊長,親自兼任小米中國區總裁。雷軍如此嚴陣以待,並不是毫無道理。目前中國市場仍然是小米重要的營收來源,面對整個市場出貨量下降和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當然是不容有失。

面對壓力,小米在今年選擇了降價清理庫存。實際上,小米在財報中刻意強調了一點:在中國市場4G到5G技術的轉換期,小米持續採取了穩健的經營策略,注重現金流和庫存水平健康的同時,強化5G投入的儲備,爲5G應用的廣泛鋪開做準備。

在前兩天,小米2019開發者大會開幕,雷軍又將話題的高度拔升了一檔——未來超級互聯網是“5G+AI+loT”,雷軍稱,未來5年將All in AIoT專項投入至少100億元,這也是小米未來十年努力和博弈的方向。

“創業如跳懸崖,我40歲,還可以爲我18歲的夢想再賭一回。”雷軍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他創辦小米不爲錢,不爲利,不爲虛榮心,就爲了夢想。也許,還有心裏的一絲不服氣和不甘心。

04

董明珠:懟競對、換投資人

六年前,董明珠和雷軍在CCTV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任務評選頒獎現場對賭,五年之後小米和格力誰的營業額更高。

雷軍表示:“小米模式能不能戰勝格力模式,我覺得看未來五年。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董明珠立即回應道:“第一,我告訴你不可能,第二,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不僅如此,他們還機智的拉上了馬雲做他們的擔保人。

此後多年,這場賭約一直是網絡上的熱門談資,爲了這10億賭局,兩人多次在公開場合隔空喊話,吊足了觀衆的胃口。

不過,雷軍還是輸了。根據年報,2018年,小米集團實現總收入1749.15億元,格力電器實現總收入1981.23億元,也就是這10億賭局董明珠贏了。

不過在今年中國質量協會40週年紀念大會上董明珠表示“這10億我不要,我還想和雷軍再賭五年”,雷軍的回應是“我覺得可以試試”,顯然底氣不是很足。

從“好空調,格力造”到“掌握核心科技”,再到“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熟悉的廣告語,展現了格力的的發展軌跡。

風格強勢、言語驚人是外界對董明珠普遍印象。“我是一個網紅,大家都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成爲網紅?因爲我講了真話,我講了別人想講但不敢講的話。”董明珠說。

今年618期間,格力實名舉報奧克斯生產銷售不合格的產品,在兩個月過後,董明珠在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她認爲舉報奧克斯很有價值,要打破市場上劣幣驅良幣的現狀。

自38歲進入格力以來,董明珠已經爲其服務了將近30年,格力崛起與董明珠密不可分,董明珠在2016年接受央視《遇見大咖》採訪時說,“沒有格力就沒有我,當然沒有我也沒有格力。”

“霸氣”和“強硬”一直是董明珠身上的標籤,而董明珠也是格力的標籤,她和格力早已牢牢的綁定在了一起,董明珠自己也承認“格力和我分不開了”。

2018年,吳曉波在《十年二十人》節目中問董明珠:“當你離開格力了,三五年後,你在格力時所形成的這個制度和文化,能傳下去嗎?”她猶豫了一下,說:“這個問題,說實在話,我不太好回答你。”

今年董明珠的去留問題,也成了大衆最關心的話題。

2019年4月8日格力電器公告稱,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本次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5月22日,格力召開意向投資人見面會,這場會議吸引了百度、淡馬錫、高瓴資本、厚朴投資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

在見面會上,董明珠鏗鏘有力地說道。“格力需要的是真心誠意願意幫助格力電器發展的企業..……此次交易絕不接受野蠻人蔘與。”,因此想要收購股權,就必須要過董明珠那一關。

本月,持續8個月的格力電器混改終於畫上句號,12 月2 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格力集團與珠海明駿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珠海明駿以 46.17 元 / 股的價格受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 9.02 億股股份 ( 佔格力電器總股本的 15% ) ,合計轉讓價款爲 416.62 億元,其背後高瓴資本成爲了最終的贏家,成爲了格力的第一大股東。

在出售掉 15% 的格力股權之後,珠海國資委 100% 控股的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股份從 18.22% 降至 3.22%,不再是第一大股東,格力電器也變成了民營爲主。

有媒體用“董明珠纔是真正大贏家”概括這場交易,在我看來這個表述並不過分。混改結束後,董明珠和她領導的管理層通過精妙的交易架構,以極少的出資額和持股比例,實現了對格力電器公司的全方位控制。

董明珠如今已經65歲了,她卻沒有絲毫的退意,在格力完成混改過後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高瓴資本的進入是否真正能夠在業務上幫助格力迎來下一場突破?或許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05

限制消費令下的大佬:王思聰、羅永浩、賈躍亭

在互聯網的江湖裏面,有人鋒芒畢露,就有人黯然離場。

在今年狂浪不羈羅永浩,翩翩公子王思聰,做局大師賈躍亭,這三人都擁有了了一個共同的身份“老賴”。

轉眼賈躍亭已經離國兩年了,他“下週回國”的承諾,曾經讓很多人信以爲真。然而兩年過去了,婚也離了,他的回國之日都還遙遙無期。

兩個月前,在美國造車的中國“老賴”賈躍亭在洛杉磯帕洛斯佛迪(Palos Verdes)半島上700多平米的別墅裏,申請個人破產重整,希望緩解鉅額債務壓力。

賈會計永遠是那個賈會計,無論陷入各種困境,依然可以機關算盡,策劃出如此精明的個人破產方案,即免除了債務,又最大限度的維持自己和家人的奢侈生活。只不過賈會計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坑了老孫坑老許。

就在今年的最後一兩個月,“國民老公”王思聰也成爲了老賴,更反常的是一向喜歡在微博上“指點江山”的他,都沒有進行公開發聲,而是陷入沉默,微博早早設置成半年可見,又在最近全部清空。

作爲最吸引眼球和話題的富二代,曾經在電競直播和投資領域被盛讚的天才,首次表現出了低調和收斂,讓人唏噓不已。

物極必反,盛久必衰,否極泰來,此乃輪迴。曾經的小王太過高調,或許經歷這次失敗,王思聰可以安靜一段時間,修煉得更加沉穩。

與王思聰的在收到法院的限制消費令後的低調處理相比,羅永浩則高調得多。

對於“老賴”這個新標籤,11月3日晚間,羅永浩在個人微博下發表長文《一個“老賴”CEO的自白》。其在文內稱,自己會努力工作,繼續償還創辦錘子科技中欠下的債務,不排除會“賣藝”還債。

果然羅老師說到做到,在一個月後羅永浩再次出發,在“老人與海”發佈會上,宣佈自己成爲Sharklet Technologies(中文名:鯊紋科技)的全球合夥人及“首席忽悠官”。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經典作品,講的是一個百折不撓的老人與一條大馬林魚搏鬥的故事,裏面有句經典名言“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可能羅永浩也想借此表示他對創業的堅持與執着。

對於羅老師再次創業,羅老師能不能完成他的夢想或者賺到錢,把錘子的債還上,一切都還只是一個未知數。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希望羅老師可以早點結束“不是在創業,就是在創業路上”的宿命,早日成功。

06

結語

狄更斯在《雙城記》裏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2019年是企業家的特殊之年,有人裁員、有人破產,也有人在今年哀鴻遍野的市場環境中,成爲亂世英雄。

湖畔大學前教育長曾鳴說:容易掙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今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又會有什麼風口呢?又將演繹怎樣的商業故事,讓我們一起期待。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