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騰訊阿里相繼交出了自己的財報,騰訊第一季度營收爲854.7億元,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再度放緩至16%,創三年來新低。淨利潤209.30億元,同比增長14%。

而阿里這邊也在15號發佈了第四季度財報。阿里巴巴第四財季收入達934.98億元人民幣,本財年收入達3768.44億元,同比增長均達51%。淨利潤爲人民幣233.79億元。

一方面阿里宣佈77%的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低線城市,另一方面騰訊的遊戲因爲版權問題增速下滑,並且騰訊正在經歷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轉型,可以想象的是,未來幾年時間裏,雙方的競爭還將繼續。但過去騰訊大幅領先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

但從最近騰訊和阿里之間的投資佈局的動作,以及雙方之間的關係來看,巨頭之間也在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

2 月 14 日,阿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報告,借道淘寶中國入股 B 站近 2400 萬股, 持股比例佔 B 站總股本約 8%。這被外界看作是放棄以雲峯基金收購 A站後,阿里的第二次“二次元電商”嘗試。

2 月 19 日,阿里透露,已於近日完成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的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約 2.03 億股,佔其港股的 11.74% 和總已發行股份的 4.84%。

3 月 28 日,趣頭條宣佈獲阿里 1.71 億美元投資。公告稱投資爲三年的年息 3% 可轉債,阿里有權將這筆可轉債轉換成趣頭條的股份,約佔趣頭條股本的 4.0%。

這意味着什麼?至少在這幾次投資中,尤其是阿里騰訊同時爲股東情況下,阿里沒有謀求大股東獨斷的地位,比如中金這邊,阿里緊隨持股 4.95% 的騰訊,位列第三大股東;入股 B站,阿里是次於陳睿、徐逸、騰訊的第四大股東;而在趣頭條這邊,持股 7.8% 的騰訊也是最大外部股東。

劃重點,三筆投資再加在此之前的 T3出行項目,一貫“強勢”著稱的阿里都顯示出了與往日不同的“包容”。這也可以被視爲阿里和騰訊投資風格的調整。

爲什麼說這個趨勢很重要,原因在於,過去幾年,兩家的投資收益一度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騰訊這邊,2016 年時“其他收益淨額”僅爲 35.94 億元,佔比略超 7%;2017 年便猛增 5 倍達到到 201.4 億元,佔當年年度盈利的27.79%;而阿里截至 2017 年 3 月和 2018 年 3 月的財年裏,投資收益佔比分別爲 14% 和 30%。

過去大家對騰訊和阿里的投資風格的印象可能一個是佔小股,一個要控制權,但從目前來看,似乎也在發生變化,這和當下的外部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沒有騰訊,阿里巴巴就不會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當然,騰訊也是在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一個伴侶而已,因爲他們不是我們最終打敗或者取勝,而是真正爲社會創造持續價值,你邊上需要有這樣的對手來提醒你”

這是今年 4 月 23 日的 2019 綠公司年會上,馬雲說了這麼一段話。不少人將其解讀爲馬雲一貫的“漂亮話”。畢竟早在 2017 年時,馬雲也曾表示兩家競爭是正常的,和馬化騰關係很好,經常在一起做公益,並把他拉進了大自然保護協會。

但在一年前,兩家還因爲投資競爭的事情而針鋒相對。

今年 3 月,趣頭條宣佈獲得阿里巴巴投資的同一天。王興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再度提起當年支付寶 VIE 事件時如此評價馬雲:“我仍然認爲他有誠信問題,多年來損害了中國的聲譽。”

王興與阿里的不和衆人皆知。王興也曾透露其中緣由:當年拜訪馬雲和張勇時,表示非常希望可以同時得到騰訊和阿里的支持,但後者的態度讓王興很“喫驚”,他們表示:

“你完全搞錯了,我們認爲滴滴合併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而阿里也在美團倒向騰訊後大力扶持口碑,並以 95 億美元全資收購了餓了麼,與口碑進行了合併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與美團點評展開正面交鋒。

美團點評事件只是一個縮影,過去幾年雙方的投資交鋒幾乎從未停止。

電商、網約車、共享單車、新零售……“阿里系”和“騰訊系”,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協同能力,已經成爲外界梳理互聯網各賽道競爭產品的關鍵維度之一。

兩家投資選擇的重要考量之一,就是針對對方的防禦和進攻。此前也有騰訊內部的投資人士曾透露,能對阿里形成制衡的項目往往更容易獲得騰訊投資。

爲什麼會形成迥異的投資邏輯,與兩家公司的不同的底層邏輯有關。

程苓峯寫過一篇《馬雲的火性pk馬化騰的水性》,曾將騰訊阿里分別比做水火:

“阿里騰訊激戰。馬雲喊了一句:“火燒南極洲”。人急了就說實在話。這一句極爲精到。馬雲把自己界定爲火,把馬化騰界定成水。南極是冰封之地,水的極致。雖說常理上水能滅火,但馬雲敢說他這把火能燒南極。火若夠猛,是能把水耗乾的。”

騰訊的底層是社交,是連接人與人。

這就意味着,騰訊本身其實很難有長期的頂層設計。由於社會、文化、經濟環境的諸多影響,很難語料社交玩法將會發生何種變革,這包含了一種不確定性;騰訊用“賽馬機制”做產品,以及對岸的 Facebook 不斷收購 Whatsapp、Instagram、投資 Snapchat 同理。

阿里的底層是電商,是連接人與物。

相較而言,電商對於“多快好省”的追求是永恆的。在業務的戰略價值越來越大後,進一步增加持股或是收購,都是爲了服務可見的長期目標。

換言之,業務本質決定了兩者的不同邏輯。但從現在來看,兩家也在吸收對方的優勢,換句話說,不論是風格還是投資邏輯,兩家開始融合趨同。

下半場的競合新格局

無論最終目的如何,對於兩家而言,投資收益的確是重中之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僅 2018 年阿里和騰訊投資事項就分別達到 223 次和 258 次。

簡單來說,AT 兩家超過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投資。

兩家在投資領域的大手筆,也直接改變國內的互聯網創業生態。

早年 VC 圈的“靈魂之問”是“如果BAT”做了怎麼辦。而近幾年,表面上 To VC 的創業者們,實際上大部分是在 To VC To AT 。兩家在各個賽道的不斷佈局與加碼,實質上爲衆多 VC 構成了一種中國特色的退出機制。

但是,To AT 模式正在逐漸萎縮,數據顯示 2018 年 VC/PE 基金數量和實繳規模增速較 2017 年分別下降 40%、36%;

正如王興曾在 2017 年提到,進入下半場後競合將成爲“新常態”。原因不難解釋,一方面人口紅利見底的當下,以往贏家通喫的消費互聯網想象空間愈發不足,巨頭們的觸角實際已經佈滿了各個賽道;

另一方面,AT 兩家過去一年市值一直穩定在一個區間,已經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其增長空間的質疑;由此推動產業互聯網成爲了下一階段發展重點,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基礎技術,自然是不能靠買買買。

換言之,總盤子有限的前提下,自然更多傾向於產業互聯網的技術儲備投入;而在消費互聯網市場,尋求合作以深挖存量市場價值。

我們之前說到的外部環境,一個不容忽視的外部環境是字節跳動的崛起。

以目前最新的 750 億美元估值,以及“今日頭條+抖音+出海產品”而言,字節跳動已經隱隱成爲國內除 AT 以外的第三極。

手握流量的字節跳動已經體現出明顯的“無邊界”特徵,通過成爲“App工廠”,試圖建立起自身“內容-流量-電商”的閉環。

從以往看來,在“野蠻人”闖入試圖改變行業格局的前提下,行業領先玩家聯手建立同盟抵抗並不少見。而這也或許意味着,C 端產品的“兩馬聯手”可能將成爲常態。

從目前來看,今日頭條已經明確拒絕了騰訊的橄欖枝,也明裏暗裏拒絕了阿里的橄欖枝,今日頭條謀求獨立發展的決心已經世人皆知了,那麼聯合「剿滅」這個新的流量怪獸,可能是目前BAT三家的共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