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际会,前后数百年间有如杨家将、岳家军这般的传奇轮番上演。这当中,有数代从军报效家国者,不在少数。在西北一地,除了为后世所熟悉的狄青,还有一姓将门三代戍边,镇守着北宋的国门。他们的热血与豪情不逊于演义中的杨家将门,他们用三代人的牺牲换取了北宋末年边地的荣耀。他们,也用三代人的奉献,反衬了北宋末年腐朽的军政。他们就是西北种(chóng)家。

一、祖为世衡,开拓青涧

且说种氏一门原为大儒之后,不过因世衡的叔父种放曾一张权势,强买强卖,门人和亲属也多行不法之事。这种背景下,种世衡开启了一门三代的军旅传奇。与叔父不同,种世衡为人义气、正直,这也令他得罪了权臣王蒙而遭到流徙。

后在李紘与宋绶等人的辩白下,他才得以重归仕途。因御边有功,种世衡累迁至环庆路兵马钤辖( 领兵五千)。庆历年间,因西北用兵,受到范仲淹的提拔,由此开始崭露头角。

▲范仲淹画像

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范仲淹与韩琦总揽西北军务。时任鄜州判官的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北200里处的地方修筑城池。他认为,该地可一边拱卫延安,一边又可接纳河东之地的粮草。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对于志在收复银、夏故地的北宋而言,这个提议不可谓不精妙。于是,范仲淹在转奏宋廷之后,修建城池的批复很快就下发。而且,负责此事的便是种世衡。对于可以直逼延安府城的必经之地,西夏必然不会拱手让人。

所以,修筑青涧城的过程就是一个且战且建的过程。

▲红色区域即为鄜延路大致辖区

在修建过程中,种世衡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西夏军队的袭扰,而是该地缺乏水源。当石匠挖去表层土壤之后,所见的只有岩石而非泉水。面对这种情景,士兵都不得不劝劝说种世衡放弃寻找水源的计划。

如果没有水源,这座城池一旦遭到围困就是一座死城。为了让该地发挥最大的战略价值,种世衡下令每凿石一筐,便支付百钱。

在凿石数层,挖到150尺(约合46.8米)的时候,终得泉水。是故,该地被称为青涧城(今青涧县所在地)。

青涧城对于后来北宋朝廷占领无定河流域的横山、米脂等地,以及夺取绥州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在川陕一地修筑堡寨以达防卫的做法,多半也由此而来。由此可见,种世衡经营西北边防的战略眼观是何其出色。但是,仅有工事而没有军队也只是一副空架子。

如果要朝廷在此地派驻大量禁军,那么这只会进一步加重北宋业已深重的财政危机。故种世衡因地制宜,决定招募当地居民号为"土兵"。熟悉北宋军制的读者或许了解,北宋战力最为强悍的乃是禁军。但是,北宋西北一地的部队能拥有强悍的战斗力,除了该地的禁军多与西夏交手之外,便是因为有这些"土兵"的存在了。

▲今青涧县所在位置

在种世衡驻防的青涧城一地,生活着众多的羌人。作为边塞居民,他们自幼便与骑马、射箭相伴。若招募这些天生的战士,不仅可以减轻北宋朝廷在边防上的开销,还能保证边防部队的战斗力。据此,种世衡亲力亲为,以博得羌人部落的信任。

在这件事上,种世衡的灵活与真诚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为招抚当地最为强大的慕恩部落,种世衡曾经与慕恩畅饮至夜。在宴席上,种世衡先是招来侍姬,然后借故离开一会。回来时,他发现慕恩对这位侍姬十分有好感,遂大方的让与他。在招募牛家族时,种世衡更是冒雪亲自拜访。且说当时该部落的首领奴讹从来不接见汉人官员,当听闻种世衡前来时,亲自出门迎接。第二天,天降大雪,奴讹便认为种世衡难以赴约。

谁知,奴讹在家中躺着的时候,种世衡冒着大雪亲自前来拜访。

▲影视剧中的宋军

种世衡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承认。负责西北兵事的范仲淹很快也将这一做法推广,北宋的藩兵体制遂渐渐成形。

当然,这些都只是种世衡对内的功绩。于外,他可谓锋芒尽出。战场上的表现自然无需赘述,而他在智谋上的运用更是出色。在当时的西北边地,宋军所遇的最大麻烦是野利旺荣(又名刚浪凌)与野利遇乞两兄弟。宋军的的多次失利,都与这两员大将不无关系。

▲影视剧中的李元昊

为了削弱敌军的战斗力,种世衡决定借刀杀人。庆历二年(1042年),野利旺荣曾派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人来假降。世衡将计就计,在重赏这三人之余,派王嵩以朝廷招降的名义回信给旺荣。此事很快上报到李元昊的耳中,他当即派亲信李文贵假借旺荣的名义接触种世衡。

种世衡也识破此人并非旺荣的手下,遂故意在他面前大骂李元昊。就这般,旺荣一家难逃一死。对于遇乞,种世衡也是用了同样的手法。同年,遇乞率兵巡边深入宋境。种世衡抓住机会,散步谣言说这员大将已遭人所害。并亲自在边境上吊唁,当有西夏巡逻兵赶到后,种世衡丢掉祭文、酒具之类的东西离去。

若只是单纯的一处戏,李元昊或许不会相信。

但是,在被缴获的物品当中,有李元昊赐予遇乞的一把宝刀。这个物件,是种世衡花重金让苏吃囊设法盗得的。

见此物后,李元昊大怒,赐死了遇乞。在借刀除去两员大将后,西夏边军"以至不能军"。

不过,在付出多年之后,种世衡也渐渐身染重疾。庆历四年末(1044年),他抱病领兵修筑细腰城(今甘肃环县西)。

完工后,种世衡终因劳累过度病逝。

他所经营的西北防务,也交由其后辈负责。

▲宋神宗画像

二、子为将才,号约三种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他们皆继承了父辈报国之志。其中长子种古(一说为"诂")、二子种诊、五子种谔,将才突出,被关中百姓称为"三种"。种古作为长子,自然很早便接过了父亲的事业,在西北一地抗击外敌。在累迁至元宁、鄜、隰诸州知州后,被宋神宗召回朝廷,其位置也被弟弟种诊接替。

在这三人当中,最有作为的莫过于种谔。他也是直接接过种世衡事业的人。英宗末年,种谔因父亲曾驻防过青涧城的缘故,被推荐驻守该地。治平四年(1067年),西夏内部风起云涌。边将嵬名山之弟夷山前来归降。见此大好机会,种谔请求朝廷派人招纳降军,得到委托后他拖着半百之躯亲自率兵胁迫嵬名山。

此次出兵,种谔得番部1500户,酋长300人,士兵上万人,并收复绥州城(陕西绥德县)。

而同年,北宋在鄜延路的藩兵不过一万四千余人。种谔一次出击便将部队扩充了一倍,不可不谓大功一件。但是,他依旧遭到上级的排挤。

延州统帅陆诜(shēn)以其无诏出师为名,命他立即回撤。不得已,种谔只得撤兵。当行至怀远的次日,西夏发兵4万突击此地。面对悬殊的兵力差距,种谔镇定指挥。他命刚刚依附的名山先率百人出城迎战,自己则率军紧跟其后。面对宋军的声势,西夏军不得不安营扎寨静观其变。

就在此时,种谔果断率军出击。此役,宋军俘获甚众,并且还在事后成功修筑绥州城。

但此事没能给种谔带去功名,他反而因擅自兴师被逮捕审问,并被连贬四级。

直至翌年年末,种谔才得以复官,改任秦州都监、径原、秦凤帅。

熙宁三年(1070年),因神宗想要立汉唐之功,遂在西北兴兵。同年,种谔复任鄜延路铃辖

,知青涧城。到任后,他听取部将建议,一步一城以图横山之地。当年十二月,种谔统兵两万征啰兀城(今陕西米脂西北)。次年正月,宋军行至城下。

城中西夏守将罗马尾率部将4人,想在城下偷袭种谔。

谁知种谔先发制人,仅用300轻骑便破袭了他们。

第二天,黄沙弥漫,种谔派出部将吕真率千人侦查。西夏守军以为大军将至,遂弃城而逃。此后,种谔率部队步步为营,筑荒堆三泉、吐浑川、开光岭、葭芦川等城寨。

西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失掉啰兀城后,举全国之兵并借辽国三十万大军反扑。时种谔远离后方,一时难以招架。

奉命支援的庆州军都虞侯吴逵拥兵自重,拒绝出兵。

就这般,种谔不得不放弃新筑的一批城寨,并且还遭到贬职。

元丰四年(1081年),神宗五路伐夏。种谔令下辖9.3万兵马出征。此役,种谔一部长驱直入:攻米脂,占银州,直逼石、夏二州。数场战役下来,种谔率部击退数万西夏军,斩杀五千人,俘虏马匹、牲畜万余。

随后,种谔应诏继续西向,只可惜后勤给养没能及时跟进。

种谔的大军在大雪之下,饥寒交迫,冻死这十有二、三。

加之诸路统帅没能通力协作,最后导致失利而还。不过这种情况,在赵宋一朝可谓多见不怪了。

▲五路伐夏示意图

次年7月,神宗派徐禧前往鄜延路商议军事。按照种谔的建议,此次出征应该同之前一样一步一城、稳扎稳打。但是徐禧不想与之分功,故反对在银川先筑城,而是执意发兵前往永乐城(今横山附近)。

城起,西夏三十万大军至。随着水源被断,徐禧一部遭到全歼。此役,宋军士兵、民夫达二十万。

彼时的种谔被指为拥兵不救援。实际上,面对精锐尽出的西夏军,他麾下的部队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此役次年,种谔病发身死。

实际上,钟家的这一代人基本都血洒疆场。他们最小八弟种朴便是如此。时任昌州刺史的他,因上级强令他出战平叛,故在仓促准备下不得不出兵,最终身死疆场。

三、师中师道,落日锦旗

可以说,钟家一门三代的军旅生涯都几位悲壮。种师道靖康年间发兵勤王的事情,或许大家早有耳闻。那么,在最后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看看钟家将的悲壮挽歌。

熟悉种师道举兵勤王的读者或许了解,当时的他根本没有率领多少西兵前去解围。但是听闻西兵将至,形势立马扭转。那么,他们钟家三代人经营的西北强兵去哪了呢?答案是被歼灭在太原城外。

▲北宋太原之战简图

靖康元年,金兵两路南下攻宋。其中一路包围了北宋北部重镇太原,为了将金兵御之于外,北宋共发兵三次解太原之围。钟师中及其西北军主力便是亡于这其中的第二次解围。当年五月,盛夏已至,西路金军主将宗翰回云中避暑,留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困太原。

见此情形,宋廷所委派的侦查人员不加考量就汇报说金军主力已经撤离。

就这般,枢密院知事许瀚命姚古、种师中、张灏率军前去解围。

而且许瀚给到种师中的诏书甚为严苛,指责其"逗挠",即说他用兵自重。

对于年近古稀的种师中而言,这个莫须有的指责为其之后的悲壮结局埋下了伏笔。

接到诏书后,种师中轻装立即向太原进发。由于北宋末期多年不修武备,种师中一部装备、给养严重不足。遂在距离太原城数十里之遥,又折返回榆次城外休整补充。不可否认,这次,种师中受到错误情报影响,导致麻痹轻敌。

虽副将再三提醒该地易攻难守,但种师中还是决定在此过夜。五月十二日,仅仅一夜之间,金军主力便包围了他们。战役打响后,右军、前军先后溃散。其他两路的友军因再次得到错误情报,而不逡巡不前。

不得已,种师中只得率领中军精锐死战到中午。因缺乏后勤,部众渐渐散去。最终,种师中身边只剩百余名士兵。

即便如此,他依旧负伤死战,直至血洒疆场。当他倒下之后,种家一门三代的传奇与北宋西北精锐的就此消散。

如今回首,不得不感慨种氏一门的赤诚之心。自种世衡起,一门三代镇守国门,几乎都殒命疆场,死在任上。只可惜,赵宋辜负了他们,赵氏一家辜负了这些一腔热血的戍边将士。不过,他们的故事不会就这样遭到埋没。如今,他们心中不灭的热血与壮志已熔铸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

参考资料:

《宋史·列传三三五》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二》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三》

《范文正公集》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西夏用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九》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