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随着大泽乡一句豪言传唱开来,秦朝也唱响了帝国最后的绝响。可当义军风起云涌般血战巨鹿、挺进函谷关时,昔日一统六合的大秦精锐为何都销声匿迹了?

早前,有人曾质疑:“王翦灭楚后,60万秦军为何不北上固守王土?”这个问题让秦军去向成了千古谜团,也让受尽先王恩惠的王家脸上蒙羞。

其实,在秦朝灭亡时,不是王翦不愿出来救国,而是他实在是在坟墓里出不来。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二世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也就是说,王家王翦、王贲两父子早在秦二世在位时就死了,只剩下王翦孙子王离。而在秦朝灭亡时,就连秦二世都已经病死了,试问王翦又怎能出来救国呢?

不过,虽然王翦已死,但是他的孙子王离却也为大秦帝国尽了最后一份力。

而在秦王扫六合,一统中华大地时,秦军被分成了两股主要支流,其中二十万秦国精锐——蒙家军北上负责镇守北疆,督工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而另一支六十万人的秦军,在征服楚国以后,除少数留下守土之外,其他奉秦始皇之命,马不停蹄地裹挟着二十万楚国降兵,前往江南之南的百越地区,征服南越蛮荒之地。

由于征战楚国时付出了一定代价,所以南征百越的秦军和楚国降军共计约五十万。因而,这支军队已并非当初秦朝统一天下的精锐之师,其战力自然比不上真正的秦朝王师。

但即便如此,这支秦军的军事任务压力一点不小,因为当时的百越地区包括了浙江东部、江西和湖南南部、福建、广西、广东,以及越南北部,好比现今小半个中国。而且最为主要的是,这些地方在古代是还未被得到充分开发的蛮荒之地,荆棘丛生,水网密布,瘴气弥漫,故秦军到达此地还未开战,便因瘟疫而死伤无数。

后来,在与百越交战之时,当地土著们纷纷逃往山林之中,与成规模的秦军打起了游击战,且性情坚韧,不肯屈服。所以虽然秦军雄兵数十万,但在这样艰苦环境中毫无用武之地,难以展开阵型,双方厮杀胶着,战争旷日持久,就连秦军总司令屠睢都被百越军民偷袭致死,使得秦始皇不得不接连相继派了任嚣和赵佗两位大将前来支援。

虽然百越能逞一时之威,但是又怎会是大秦的对手呢?最终在任嚣的率领下,秦军终究是征服了百越。但是不可否认,此战也给了秦军以重创,在战争结束以后,百越军民只剩下不足三十万,而秦军也从五十万锐减至十万。

就在秦国征服百越的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紧接着爆发了,此时南方的任嚣因为兵力不足,再加上秦王已死,他想自立为王,所以南方十万秦军便隔岸观火,坐视大秦被农民起义军颠覆。然而,此时北方的二十万蒙家军首领被蒙恬被李斯赵高谋害,所以赵高得以夺兵权,任王离统率仅剩的二十万秦军,章邯作为副手,一起前去平叛农民起义军。

虽然王离继承了父辈们不朽的才华,可是怎奈形势比人强。我们知道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变成了军国主义国家,全民皆兵。秦国百姓虽然平时在家务农,但是无论是否上战场,他们都要经过严苛的军事训练,还要经过军官的考核检验,如果未能达标,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随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秦国的军功制度也在全国推广开来。再加上秦国横征暴敛,百姓们全民皆兵的军功制度无疑被变相激发,进而反作用于秦朝政权上。

因此,虽然王离才干不凡,但是他面临的对手和父辈不同,他所率领的老秦兵面临的不仅仅是数倍于自己的“新秦兵”,还有经受过秦兵制度训练的、且原本就勇猛无匹的楚人。

正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王离和章邯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与其说亡于巨鹿之战的项羽楚军,不如说是败给了秦国自身的军功制度培养的楚军。自此,秦国不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