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日军投降之时,也因为日军对英语文件的一个短语错译,结果引发宫廷政变,险些让美军对日本亡国。此时,顽固的日本陆军认为美国是要天皇臣服于美军,所以宁愿采用生化武器在本土与美军玉石俱焚,也不愿意投降。

经过近代工业变革和世界大战,西方文明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英语已经成为了现今国际通用语言。然而英语虽然好使,但是却不得不说这种语言并不严谨,所以现今联合国采用法文来记录正式文件。

若要说受英语“荼毒”最惨的国家,莫过于二战时的日本了。二战末期的日本便因为语言不通,引发美方错译日语,导致日本成功"招核",让美军在广岛、长崎引爆核弹。而日军投降之时,也因为日军对英语文件的一个短语错译,结果引发宫廷政变,险些让美军对日本亡国。这其中究竟有何妙趣横生的来龙去脉呢?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因为一己之私将世界卷入战争狂澜,然而随着德国的投降,日本也是独木难支。1945年7月,中英美三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在公告中要求日本提出无条件投降。

公告发布翌日,日本国内政坛引起激荡,内阁为此展开讨论。此时由于苏联还因为别的缘故没去参加《波茨坦公告》的签订,所以日本竟然异想天开,认为可以将苏联拖下水,让苏联人帮他们从中斡旋,争取与盟军以打和而告终。然而深受法西斯国家残害的世界人民,又怎会放弃自己大好优势,与日军和谈呢?这实属无稽之谈。

1945年7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记者招待会,然后日本报社对其讲话进行一番翻译。其讲话内容大致如下:我认为联合公告只是重复开罗会议声明。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看不到重大意义,而且已经没有其他选择,所以我们暂不回应《波茨坦公告》要求,并且为了成功地结束战争而坚定的战斗。

当时美军因为将“不回应”的英译单词理解为“不予理会”,结果以为日军完全没有谈判的想法,便当即在8月初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炸死日本几十万人。最终日本只能将投降提上议程,可美军却不知道日本当初只是想要讨价还价而已,并不是说没有商量余地。但是不管怎样,这两颗原子弹的确是投了,也导致了日本数十万人死亡。

然而日本受英语“毒害”的影响却并未就此结束。在8月13日时,日本政府答应美军可以投降,但是一定要保证天皇在日本的权力和地位,毕竟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和信仰。当时盟军也爽快答应了,并回复了一份英文文件,特意注明盟军入驻日本后,天皇应该“subject to”盟军。毕竟美军也在二战中死了不少子弟兵,受到了人民群众给与的压力,不愿造成美军士兵的无谓伤亡。

然而,当美军将文件传到日本时,却引发了日军和日本政府之间的争议。原来,“subject to”在英语里面不仅有受限的意思,还有“服从”的意思。那美军的要求究竟是让天皇“受限于”美军呢?还是让天皇“服从”于美军呢?要知道,这两个词在东亚文化圈里可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顽固的日本陆军认为美国是要天皇臣服于美军,所以宁愿采用生化武器在本土与美军玉石俱焚,也不愿意投降。而日本政府高层则深深记得,数月前去世的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的话:“如果日本胆敢对美军使用生化武器,那美国必定让日本亡国灭种。”所以日本天皇为了不至于亡国灭种,便决定投降,还请日本陆军放日本一条生路。

可是,即便当时日本陆军高层认清形势了,但是日本陆军中下层的年轻军官们却被战争的狂热冲昏了头脑,竟然在投降前夕深夜,发动宫廷政变,四处寻找天皇玉音,阻止天皇投降。如果真被他们得逞,那日本可能在今天就不存在了。

虽然当时他们已经控制了负责防卫皇宫的近卫师,但是幸亏驻守东京的东部军没有昏头,最终东部军在日军高层指挥下,成功阻止了宫廷政变,所以日本天皇在8月15日的投降成为了被历史定格的瞬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