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后期,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部众不足百人的家底起兵,借复仇之名展开了一统女真各部的事业。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将麾下部众,以原有的牛录制为基础编为黄、白、红、蓝四旗。十四年后,努尔哈赤又吞并了哈达、辉发、乌拉、叶赫等部。原有的四旗编制不再足以容纳新增的部众,于是,他又新添了四旗。

这扩充的四旗是在原有的旗帜边上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条。其中,黄、白、蓝三种颜色旗帜上镶的是红边,原来的红旗边上镶白边。就这样,努尔哈赤麾下的部众遂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八旗"。

▲影视剧中的清军

一、遗甲十三,一统建州

实际上,与后世印象中的不同,八旗在清军入关前并非是完全的军事化组织。

当清军还在与明廷抗衡时,八旗是一个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究其源起,八旗的模板本就是起于女真人曾经在打猎集结的一种临时生产组织。在建立"旗"这一制度之前,尚且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的女真各部有一种名为"牛录"的打猎组织。

在围猎季节,各家出箭一支,每十个人选一个总领称为"牛录额真"。

打猎结束后,这一临时组织就解散,各回各家。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这一组织渐渐成为了努尔哈赤组建军队的基础。

起初,努尔哈赤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

这个固山,就是一个出战的"旗"。

▲八旗旗帜的近似图

由此可见,在八旗刚刚组建的时候,其总兵力不过6万人。

而且,这六万人出则战,入则耕。此外,战时的所有兵甲器械需自备。同理,各旗各部的指挥官也是该旗内的父母官。如作战时的牛录额真,也是本部的最高行政长官。故在这一军、政合一的制度之下,将领对于麾下的士兵有足够的熟悉。因此,在作战时,各部之间也能做到有效的配合。

▲努尔哈赤画像

此外,在定下八旗制度之后,努尔哈赤还定下了一整套的赏罚制度。最简单的,在战场上"攻城破敌之后,功罪皆当其实:有罪者,即至亲不贯,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怨不遣,必加升赏。"

如此一来,努尔哈赤的部众才建立起了组织性。跟直观印象相反,起兵之后的努尔哈赤并非依靠着部众们原就彪悍的战斗力一马平川。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在战场上,部队的组织性往往决定着长期的执行力、战斗力。而士兵们原本的单体素质,虽能决定一时的胜败,但却不能保持长久的战斗水平。

在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努尔哈赤再征哲陈部。

临阵时,他的宗亲札亲和桑古里卸下身上的铠甲,准备逃跑。

若不是他本人出面喝止,此役应该就是他折戟之时。随着部众的壮大,仅凭着首领一人的威严肯定难以影响至每一位部众。于是,部队的组织性成了他所要考量的首要问题。

如此,八旗制度便应运而生。可以说,就从部队的纪律性、组织性来说。明末的明军与之相比,已是高下立判。抛开明清两军的对垒,部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对全局的影响,还有不少其他例子可见。国人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数十年前神州大地上的两军对垒了。同《亮剑》中所表现的那样,彼时的王耀武面对部众的溃败,不禁感慨道:

"老子5万多人,3天时间就被消灭光了,就是放5万头猪,3天也抓不完啊。"

二、重兵大炮,攻城略地

有了建制和组织性,还不是八旗子弟击溃明军主力的充分条件。毕竟,面对人多且装备火器的明军,单单依靠传统的游牧骑射技艺,还不足以与之抗衡。

八旗兵能逐步蚕食明军北境的主力及其防线,依靠的是重装步骑和火炮。

在这件事上,有不少人或许受到影视剧的误导,认为"八旗"就是"八骑",甚至认为清军的骑兵与蒙古骑兵无异。实际上,坐拥铁矿产地的女真人向来重视重铠在实战中的应用。一如之前金国的铁浮屠,明末时期的女真人依旧将重铠应用于部队中,而且是步骑合一。这一点,让他们在野战环境中所向披靡。

▲八旗铠甲展出品

在萨尔浒之战中,按照徐光启所整理的描述,明军所遇八旗兵人人皆披精铁制成的铠甲, 除蔽胸、背之外,亦保护臂、手和头部。甚至马匹亦披甲,由于其甲极其坚致,故除非用强弓, 百步之外均无法贯穿。

当时明军引以为傲的各式远距离兵器,都无法及时应对,"矢不及连发 , 炮不及再藏"。

当然,人人皆披精铁所制的铠甲有点夸张。按照实际情况,八旗一般是重凯步骑配置4成。他们手执长枪、长斧、长戟等兵器位列阵前。上可重骑兵,下马后为重步兵。此外,他们要求身着重铠的情况下依旧能拉开硬弓。

在他们身后则是约6成左右的轻步兵。他们身披中甲,只是对重要部位做了防护。这些轻步兵以来为重步兵提供掩护以及后续攻击。二来负责督战,但凡前面有一个重步兵往后推却,他们有权当场处决这些重步兵。

依托重铠步骑和山地战优势,八旗兵得以在野战环境下大败明军主力。但是,明军依仗火炮和城池依旧能构筑有效的防线。而且,就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败亡于守城明军的火炮之下。故仅凭重装部队,八旗兵还不足攻城略地。

▲红衣大炮复制品

改变战争攻防局势的,是皇太极对于火炮的大规模应用。即位初,皇太极本人也没有太在意火炮在攻城战役中的应用。崇祯三年(1630年),明军在滦州永平之战,用红衣大炮攻城,夺回滦州等四城。此役,让皇太极见识到了火炮在攻城战役中的应用。

于是,他着手开始命汉人工匠仿制红衣大炮。巧合的是,在天启七年(1627年),曾有人在辽东海边拾获了一门铜炮。于是,皇太极如愿在崇祯四年(1631年)获得了第一门仿制的红衣大炮。同年八月,皇太极发兵两万围困大凌河城。

此役,后金共动用红衣炮1门、大将军炮和二将军炮20门。

在经过第一轮轰击后,明军被击毙30人。

这一次围城战役,因慑于后金的火炮,明军在该地的各处炮台防卫很快就溃散了。

由此可见,此时明军的组织性有多差。

皇太极也率军轻易拿下该地。于是,在该战之后,包括红衣大炮在内的各式火炮成为了八旗兵攻城的标配。

同时,皇太极更是重视与火炮相关的人才。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围攻松山一役中,因未能奏功,多有将领遭到惩罚。但是,兵士依旧按劳绩获得赏赐。

其中,有17名一等炮手各获得赏银50两,7名二等炮手各获得赏银30两,17名火药装填手各获赏银10两。

其他相关的兵士,也获得了相应赏赐,不一而足。由此可见,皇太极是何其重视这群火炮兵士。

▲影视剧中使用火器的明军

此外,皇太极还拥有较明军更为专业的火炮射击手。

崇祯六年(1633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领曾受葡籍军事顾问完整西式火炮训练的精壮官兵3600名投降。

他们不仅仅带去包含红衣炮在内的大量武器,还传去了火炮操纵之法。如:铳尺的使用方法,这些知识可是连普通明军兵士都未曾掌握过的。

因此,在重装步骑与火炮的配合下,皇太极开始了攻城略地。同时,也不可否认明军及明廷自身的腐朽。军官贪污军饷,士兵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朝中大臣互相倾轧。这些都造成了明朝末年,北部边防逐渐涣散的境况。

▲影视剧中使用火器的明军

三、不过数载,旋即腐朽

所谓时势造英雄,八旗子弟能在野战中数次大败明军。除了自身素质过硬之外,也不可否认与之对垒的明军早已不复往日的军纪了。即便是明末少有的精锐:戚家军,也被明廷自己白白消耗掉了。而且,曾一度掌握火器优势的明军也渐渐丧失了仅有的防守优势。

崇祯十六年(1643年),就在明廷覆亡的前一年。

辽东巡抚黎玉田题报称:"酋于锦州铸造西洋大炮一百位"。

此话虽有夸大之处,但是不可否认明军边关火炮已经处于下风了。

在当时,宁远一地仅有宁远城尚且有大炮10门,而往西各城均无大炮。在提报中,这位巡抚更是亟盼朝廷能发放积欠的饷银40余万。

如此腐朽的明廷,可谓不堪一击了。只不过,入关之后的八旗兵也好不到哪里去。接过政权后,八旗子弟被分防各地。为了保证这些将士们能够安于战事,清廷命这些八旗子弟不得擅自远离驻防地,更不许参加工商业活动。闲来无事,又不善于耕种的他们,渐渐被财宝酒色所腐蚀。

而且,极高的收入也让他们有了挥霍的资本。按制,

八旗前锋亲军护军 ,弓匠长月给银四两 ,骁骑、弓匠、铜匠月给银三两 ,皆岁支米四十八斛。而炮手则月给银二两 ,岁支米四十八斛。

要知道,当时一个九品小官的一年正规俸禄才33两银子。

也难怪在入关十七年后,顺治帝就哀叹八旗军迅速堕落以致于大不如前。待至入关三十年后的"三藩事变"时,八旗军已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此时都已展露这种腐化的情况,更遑论清末的时候指望这些正规军还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了。

无论是大明的军队,还是清初的八旗军,他们在鼎盛之时,都是那个年代的佼佼者。早期明军对于火器的应用,明末八旗兵野战的素质,都是不逊于同期的其他国家的部队。不过,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国的屏障,他们二者终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腐蚀。作为今日之中华儿女,也当以此为鉴,不可过分沉湎于享乐当中。

参考资料:

《国榷·卷一百零一》

《徐光启集》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

《清史稿·本纪五》

《清史稿·兵制》

《清文献通考·卷七十七·职官一》

《八旗通志》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

孙虹·《清入关前八旗制度考述》

陈佳华·《八旗制度概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