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到吃好,年轻人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吃出仪式感”变成了吃饭的目的。

煮点仪式感——这是霸蛮线上产品的标语,也是霸蛮创始人张天一希望传递给年轻消费者的“幸福理念”。所以,还是那碗湖南米粉,他让它在不同场景中都充满了仪式感。

不止这一家,如今不少业内领先的餐饮品牌和新创品牌都推出了具有“仪式感”的体验服务,强化品牌印象。这些有趣又有文化的吃法在朋友圈、抖音、微博上疯狂传播,吸引年轻人转发和“种草”,也满足了人们在消费升级时代的需求。从“吃口味”变成“吃氛围”“吃调性”

新餐饮时代来临的标志首先源于消费者的变化。一方面这是一种市场增量的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从年轻消费者个体层面讲,他们已经从“吃口味”变成“吃氛围”“吃调性”,追求吃有品牌的东西,愿意去找好的用餐环境和服务,更是生活品质和氛围营造上的升级。

新兴媒体的出现帮助很多品牌快速实现了全城市甚至全国扩张。“以前一个品牌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让消费者真正认知。而今有了很多新的媒体,像抖音和今日头条,任何一个好东西、好产品,都可以快速触达对你感兴趣的人。”

微信朋友圈让人们出现了“炫耀需求”。他提出,要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隐性需求,而非让消费者主动说出需求。线下餐饮并非单纯交易,企业贩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文化体验。

餐饮品牌要升级自己的意识

传统餐饮也在“升级自己的意识”。“意识”是需要对群体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是为了让目标客户吃饱服务的,还是为了营造特定氛围服务的,或者是为了提供体验和更高端的服务的”。

由于店面位置不同带来的激烈竞争,甚至还要考虑因店治宜,在不同位置的店面制定不同的竞争策略、运营策略,这样传统餐饮所沉淀下来的菜品、服务和基本运营上的经验,才能在新的餐饮时代有进一步放大。

过去整个行业“过剩”,包括产品过剩、渠道过剩和信息过剩。突破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创新获取利润;二是通过建立品牌获取利润。“品牌不只是一个商标,它更是产品的溢价标志,人们愿意接受更高价的品牌商品,而非普通价格的非品牌商品。”

在市场的变迁中,传统的熟人拉货关系被细化的社会分工打破,于是才产生了品牌拉货的现象。微信则是重组了熟人拉货,让口碑回归市场,这也是新型电商拼多多区别于传统电商的崛起方式。

餐饮需求发生改变,年轻人更注重“吃出仪式感”,因为仪式感,这个餐厅却一年亏损1344万!

2016年,全聚德推出了线上外卖平台“小鸭哥”,“小鸭哥”设计的套餐是现成的鸭卷,让用户只需现场加热即可食用。鸭哥科技CEO杨艾祥直言“希望为全聚德门店带来10%的增量”!

可事与愿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鸭哥科技停业关门,“小鸭哥”以亏损1344万元宣告终结。“小鸭哥”为什么会失败?这在当时引发了大量讨论其中“这么吃没感觉”的说法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同。

一般消费者点外卖只是想改变“堂食”这件事儿,而不是产品的形态。烤鸭的仪式感非常强,从片到卷,消费者参与其中,此情此景就当是吃烤鸭的必经步骤,从中油然而生的仪式感更是让消费者体验满满。

即使是外卖烤鸭,也应该保留差不多的仪式感。“小鸭哥”虽然方便,却剥夺了顾客吃烤鸭的体验,自身的吸引力也就随之削弱,甚至在网上出现了“小鸭哥”到底算不算烤鸭的争论。

仪式感不只是渗透品牌的名字,也是传递价值感,形成一种习惯,那么餐厅究竟该如何做好仪式感,应该从哪些点切入呢?

01、等餐仪式感

02、上菜仪式感

03、用餐仪式感

04、外卖仪式感

05、稀有仪式感

从口味到包装到营销策略,给顾客一种“买到就是独特”的体验,虽然没有钻戒那样昂贵稀有,但这种隆重的仪式感也足以让顾客趋势若骛。仪式感是品牌附属和食物一起打包售卖的过程,顾客享受这种稀有独特的服务,就是品牌差异化的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