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板用人不善,餐饮店跑着跑着就会陷入困境,随着餐厅规模的扩大,产品不断升级和再造,很多员工的理解能力就跟不上了,对产品理解能力不足,在一线服务中经常遇到麻烦,那么在店铺发展过程中该怎么去用人呢。从员工服务顾客过程中,老板要学会观察服务细节,员工在做事的过程中,处理棘手问题的时候,是最能反应一个人能力的时候。

随着餐饮店铺规模越来越大,经营管理中,人力管控会变得愈发复杂、繁琐。店铺刚开业的时候,主要是“做事用人”,但是店铺的成长、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老板就不得不去“用人做事”。“做事用人”到“用人做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反映店铺内员工的一个成长过程。

没有规矩, 难成方圆,在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化中,对餐饮店的员工的绩效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一面是餐饮业,一面是服务业,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归根到底会涉及到“用人”这一方面。

餐饮产品做得很好,但是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跟不上,店铺可能会陷入困境;产品做得合格却不够好,但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热情非常高,可能弥补了产品上的一些问题、瑕疵,减少了店铺经营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总的来说,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人”在餐饮店经营管理中是核心,是主体。老板用人不善,餐饮店跑着跑着就会陷入困境,随着餐厅规模的扩大,产品不断升级和再造,很多员工的理解能力就跟不上了,对产品理解能力不足,在一线服务中经常遇到麻烦,那么在店铺发展过程中该怎么去用人呢?第一点:多多关注员工服务顾客工作

从员工服务顾客过程中,老板要学会观察服务细节,员工在做事的过程中,处理棘手问题的时候,是最能反应一个人能力的时候。

特别在餐饮店人流量特别多的时候,员工有没有比平时更具有灵性,能否照顾到大部分消费者的情绪。例如顾客进店,员工是否有说迎接口号;顾客排队,小吃、凳子、菜单是否有给到顾客或引导顾客;某个菜品需要在5分钟内出餐,时间是否准时等一系列以顾客为核心的内容都是考核指标。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和主动,都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这也是一种积极心态的表现。对于这种员工,老板可以重点培养,员工在能力上可能不足,但可以花时间去补充,但是做人方面,这就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了,有时候,坏的习惯和坏的心态真的难以改正。第二点:以客户的点评、反馈为主要依据

对于顾客的满意程度,很多点餐平台和餐饮店内部都设有一套严格化、标准化的菜品和服务评价体系,这些都可以作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考核依据。以此间接与员工的日常服务考核挂钩。

老板可以把员工得分情况,再结合行业和部门的具体情况,达到80分以上的员工是通过考核标准,没有通过的员工会被给予口头警告,再给他们三个月的考核观察期,始终没有改进的,就会面临辞退。将四星及以上计算为好评,其余以星数划为差评、中评,以此算出员工的好评率。

店长需要把店内的差评,从产品、服务、环境这三方面去做分类,找出这三大类各自的差评中占比最大的问题,再以此为切入口进行调整,尽最大限度规避差评,为顾客提供最好的入店体验。

第三点:以企业理念、文化为底线,先做人,后做事

不管在哪一行业,都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价值观、诚信、共赢、担当、幸福感、”这四个关键词一直是井格所要传递的企业理念及文化。以此作为门店运营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其中以“诚信”最为重要,一旦发生与其相悖的事情,就不会让涉事员工留在门店。但是在人力团队看来,理念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失信背后的隐藏是价值观的扭曲和责任感的缺失,这些员工还能被重用吗?

此外,“平等”也是井格所追求的一种企业文化。禁止出现给领导端茶倒水、让座、开车门等现象,做到真诚相待,坚决杜绝“装腔作势”,破坏了员工对真正意义上服务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搞错了他们服务对象。

我们希望把人才标准化做到企业快速发展的前面,因为这是基础,只有人力资源体系真的足够强大,企业扩张才能真正的成功。从人的角度出发,用顾客的满意度考核员工,用员工的满意度考核企业。以“人”为核心所诠释的“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