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一件常見的商務應酬。

沒有酒,歷史不僅不會如此精彩,甚至都會改寫。

如果沒有了酒,就不會有楚漢爭霸鴻門宴,不會有三國煮酒論英雄,不會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以及乾隆帝的千叟宴,自然也不會有李白斗酒詩百篇和蘇東坡的把酒問青天……

春節免不了飲酒,在中國,喝酒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而對各省酒量的爭議也一直未有停歇。根據網友評選出的心目中酒量最高的省市排行,山東以高票當選冠軍。

如果說在歷史上飲酒是佳話。

那在山東,喝酒便是生活。

前年有段時間,我帶生意夥伴去山東談事,朋友到了山東直奔主題,聊完事情就要起身走,當然,事情最後也沒談成,就是因爲最後一道最重要的流程還沒走完:喝酒。

山東的傳統規矩,談事在辦公室,但是談成是在酒桌上。

酒是商業的潤滑液。

在山東喝酒是一件痛快事,可以流傳武松景陽岡上打虎的佳話。

在山東喝酒也是一件痛苦事,可以讓你吐的五葷八素。

山東人到底有多能喝酒

在山東曾經問一個朋友酒量如何,他反問我是白酒還是啤酒,我問白酒,他說一斤起吧,我又問,那啤酒呢?

他很不屑的瞄了我一眼,伸出一根手指頭。

我問:一提?

啤酒一提是6瓶,能喝一提我覺得也很牛了。

他很不屑,搖了搖那根手指頭。

我再問:一箱?

一箱是12瓶,已經是超出很多人極限了。

他終於不屑地開口了:是一直喝。

後來,我通過其他朋友得知他喝白酒外號叫二斤,喝啤酒的外號叫沙漠。

這只是山東酒桌的一個縮影。

在山東喝酒是禮儀,如果你不能喝,會讓人很失望。

山東人對人的失望有兩種:

1.輕度失望:行行行,你換啤酒吧。

2.極度失望:行行行,你喝半杯吧。

山東人到底是怎麼喝酒的

在山東喝酒是有規矩的,很複雜的一套流程,作爲客人還好,一旦你作爲主陪、副陪或者三陪等位置,那所擔任的職責也是不同的,在山東喝酒,喝的是程序,誰先帶酒,帶幾個,都得按流程走。

我第一次在江西喝酒時候,主人直接起身敬我酒,我看其他人都沒動,就愣住了,原來是因爲各地喝酒規矩不同,南方地區相對簡單,想和誰喝,直接起身敬酒即可,無非先敬客人,後敬其他人。

但是在山東,這套複雜的流程就讓人望而生畏。

首先說座次,這就是一套很複雜的流程,先上圖。

在山東,座次安排上,正對門口的座位是主陪坐的,主陪負責整個酒局的節奏,是整個酒局的導演和製片人,一般由最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或者是由請客的人擔任,主陪的壓力極大,要負責陪好主賓副主賓,沒有一身千杯不倒的絕技和祖傳敬酒神功不敢輕易承擔重任。

主陪右手邊第一個位置是主賓位,坐在這個位置的人,是最尊貴的客人,也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和整場酒局攻克的核心。

主陪左手邊是副主賓的位置,尊貴程度僅次於主賓。

主陪正對面的位置是副陪,副陪的左右手兩邊是三賓和四賓,是尊貴程度次於主賓和副主賓的位置,副陪負責輔助主陪控場帶節奏,最終負責埋單,一般主陪是請客,但是是由副陪去執行埋單的動作,因爲主陪要掌控全場,不方便離場。

至於其他座位,都是祕書、司機的位置,也是全場最安全的位置,記住一點,千萬別在不懂的情況下隨便找位置坐。如果你不確定該如何坐,那就靜靜站着等着主陪安排,他會指引你就座。

各方就坐之後,就到了第二環節,開席。

等涼菜上桌,一兩個熱菜上桌之後,簡單先喫幾筷子菜,酒局就可以開始了。

首先是主陪進行主旨發言,安排副陪倒酒,一般是用三兩三的杯子,倒酒的同時主陪介紹下今天的客人和陪客的人,然後商議下帶酒的次序和數量,一般是由主陪和副主陪先帶酒,主陪和副主陪一人帶一杯酒,一共12口喝完,一般主陪帶酒一杯7口喝完,副陪帶酒一杯5口喝完。

然後可能會由三陪和四陪一人再帶2口,湊夠16口,然後酒至半酣,開始兩兩各自進行,相互敬酒,相互敬酒是主陪從主賓開始敬酒,副陪從副賓開始敬酒,其他人相對自由,但多數要從主位開始就近原則,依次進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如果酒桌氛圍不高,主陪通常會掀起一個小高潮,就是要再帶幾杯酒,大家同喝。

當每個人都和桌上的人都喝過兩次酒了之後,會由主陪提議,把瓶中酒倒入杯中,然後共同一杯酒,之後主陪叫服務員,點飯,上了飯,這場酒局纔算是結束。

上飯是很重要的環節,如果主陪一直不叫上飯,那酒局就會一直持續進行,把控節奏很考驗主陪的控場能力。

在山東喝酒喝的不僅是盛情難卻,更是喝文化,這體現在帶酒時候的祝酒詞上,這是一種語言的藝術,與一些地方動輒“不喝此杯,便是看不起兄弟”之類的做法不同,山東祝酒詞自是另出機杼棋高一着。

我來給大家舉例說明。

第一口,一般由主陪帶酒,發表完主旨發言之後,提議大家一起同飲此杯。

第二口,好事成雙。

第三口,三三不斷。

第四口,四季平安。

第五口,五穀豐登。

第六口,六六大順。

第七口,很關鍵的一口,這是主陪帶的最後一口,七諧音是起,一起喝,一起起,做企業的事業起,上學的學業起,政府部門職位起,總之,主陪帶的最後一口,一杯的最後一口,大家一起起。

再行斟酒。

由副陪開始。

第八口:八八大發。

第九口:長長久久。

第十口:十全十美。

第十一口:一心一意。

第十二口:這也是關鍵酒,是副陪的最後一口,第二杯的最後一口,一年分12個月,第十二口就是一年酒。

這樣複雜的祝酒詞能一直延續到第32口,都有說法,後面的一生一世、要福要壽,各種說法,讓你盛情難卻。

至於說還有關於魚頭酒等規矩,那都是各個地方不同了,宗旨,所有的說法都是用文化的修飾下讓你難以推辭。

山東人喝多了什麼樣?

山東喝酒,主要是爲了盡興,因爲不知道客人的酒量,有時候會產生喝多的情況,有時候碰到酒量大的客人,主陪也會喝多。

山東人喝酒如果喝多了,那麼喝酒前後是兩種狀態:

喝酒之前,我是山東的。

喝酒之後,山東是我的。

而喝酒也分類型,大概能分成六個類型。

實在型:

完全不拒絕,別人讓喝多少喝多少,開始時候是英雄,等到了後半場就是狗熊了,這種人也沒辦法說啥,就是實在。

二貨型:

而另一種也是酒量不行,但是還喝的賊猛烈,但是堅持不了半場就開始出醜,嘔吐出醜現場直播,這種就是二,沒別的。

牛叉型:

從頭喝到尾,說話有條理,連廁所都不去一趟,全場沒事人一樣,這種的就是平時說的牛叉酒神。

雞賊型:

從開始喝就開始雞賊,瞅機會把酒換成水,或者是喝完一口吐在毛巾上、紙巾裏,還總找機會灌別人酒,酒至半酣,直接找機會開溜,太雞賊。

話多型:

兩杯酒下肚之後,開啓話匣子,中國都是他的,東一句西一句,誰也不好使,天王老子也得給他讓座,但是漏洞頻出,言多必失啊。

戰鬥型:

最後這種戰鬥型的,喝完會保持戰鬥狀態,全場找對手,誰不服就喝死誰,沒有對手了就只能去景陽岡上找老虎,這種的沒別的,就是虎。

在山東如何少喝酒

酒水造假:

在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酒換成涼水或者是雪碧,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但是成功率賊低,被別人發現會直接拆穿,不留情面,還會多罰酒,得不償失。

毛巾茶杯:

每次喝一口酒,趁人不注意吐在紙巾裏茶杯裏,但是也有壞處,紙巾毛巾融水量有限,而茶杯顏色會變化,也是會被發現,被發現依然是要自食其果。

頭孢膠囊:

臨去酒局的時候帶上一盒頭孢膠囊,就說自己感冒了,喫了頭孢不能喝酒了,這種情況下,山東人一般不會再難爲你了,畢竟健康第一,但是這種招數不能常用,一回行,第二回還用這招,會被別人損的。

朋友代喝:

如果真的不能喝,有一種辦法逃脫喝酒,就是代喝,但是代喝的人也很關鍵,一定要能喝。

封山育林:

給酒局上的朋友說自己準備要孩子了,現在要封山育林半年。這時候山東人也不會再勸你酒了,但是這招也只能用半年,要是半年後你還在用這招,會被人詢問:半年還沒結果,你不行啊。

山東喝酒指南

曾經有很多人想了各種辦法,出了很多招,寫了很多山東喝酒指南,但是到最後發現根本無解。

如果你是剛到山東,如果你真的不能喝,那麼一定要從第一天到山東的酒桌上就把持住,堅持自己不會喝酒,雖然不太可能,但是也試試吧,一旦你開始聽信他們的喝點啤酒、不多喝、就一杯諸如此類的言論,那就是你噩夢的開始了。

如果不能反抗,就好好享受過程吧。

認命吧。

最後提示一句:喝酒不開車,注意安全第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