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經常提到“管理”這個詞,那麼“管理”這個詞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衆所周知,語言文字是人們思想交流的工具。

如果說,中國人在歷史上從來就沒使用過“管理”一詞,那豈不是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來就沒有過管理的活動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還怎能說,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呢?

翻閱文獻可以發現,在最早的文獻中,比如《戰國策》等,“理”是經常出現的,比如“理世不必一其道,便國不必法古”、“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都是說的“理”字,而“管理”一詞最早被使用是在清朝,康熙十九年武英殿修書處就設置有管理官,之後乾隆十九年雍和宮也設置管理官,之後“管理”一詞纔開始趨同於今天的用法。

據北京大學何小鋒教授考證,“管理”一詞最早出自於管仲,是“管仲之理”的縮寫。

管仲這個人,是個牛人。

曾經憑一己之力助齊國首先成爲春秋霸主,併爲齊文化增添了濃重的色彩。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春秋時齊國人,名夷吾。

在位期間輔佐齊王修改民法,增強兵力。大大提高了齊國的生產力和武裝力量,對齊國以及天下的文化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被譽爲華夏文明的保護者。

自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戎族攻破鎬京,周平王繼位,爲躲避犬戎侵略遷都洛陽,這一年東周的歷史開始了。後又過了若干年,助周滅紂的姜尚受封的齊開始了一番爭嫡之亂。

年輕時的管仲因貧窮與鮑叔牙一起經商維持生活,後又一起投軍。管仲曾說:生我者父母,而知我管仲者,唯鮑叔牙也!

被後世稱爲“管鮑之交”,可謂感情甚深。

再往後齊國兩公子爭王,管仲爲公子糾服務,鮑叔牙爲公子小白服務。較兩人感情之深,難以想象後來公子糾失敗是不是因爲管仲在其中爲鮑叔牙使過力。反正差點殺死後來齊桓公的管仲,受鮑叔牙引薦,楞是成了“仲父”。

中間的事情經過也很曲折,話說當初已經成爲齊國主人的小白,非要讓鮑叔牙做相父。這鮑叔牙卻說,因自己纔能有限不能當此大任。這小白一聽便着急追問,誰還能比你優秀呀。

這時鮑叔牙便把管仲推薦給了小白,小白一時也沒想起是誰,鮑叔牙告訴他是那次差點殺死你公子糾的那個謀臣。小白一聽大惱,曾經要殺我的人怎麼能擔此重任。鮑給他說,管仲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必能當此重任。再者說,如若你任管仲爲相,天下才子便知您德,定會紛紛入齊投靠咱們。

管仲成爲齊相之後,非常感激好友鮑叔牙,更對齊桓公的品德欽佩。決定竭力報效齊桓公,他一方面積極發展經濟,重視民生,修改民法減輕賦稅。另一方面,讓齊國幫助其他弱小諸侯國,提高齊王在天下間的威望。五年內齊國國力興盛,諸國依附。這時便讓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最終成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地位,成就了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管仲深諳政治、經濟和軍事的配合,講一個管仲楚國購鹿的故事。

齊桓公問管仲:“楚國是一個強國,其人民精通格鬥的技巧。我們要舉兵討伐楚國,恐怕力不從心。一個楚國就很麻煩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管仲說:“大王您出高價購買楚國特產的鹿吧。這一招準管用。”

齊桓公於是在與楚國交接的邊境上設立了一座小城,並派人到楚國購買活鹿。楚國活鹿的價格爲八萬錢一頭,管仲讓齊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帶了二千萬錢去楚國大肆蒐購。楚王聽說了這件事情,對其宰相說:“金錢,是人都喜歡的,也是國家賴以生存的東西。而鹿,不過是禽獸而已,楚國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無所謂。現在齊國出那麼多錢來買我們不需要的東西,這是我們楚國的福氣啊!老天讓齊國這個傻冒來便宜我們,太好了!趕快發佈命令,讓老百姓趕緊捕捉活鹿,儘快把齊國手上的錢換過來!”

爲炒作這一事件,管仲還煞有介事地對來自楚國的官方採購商人說:“你能給我弄來二十頭活鹿,我就賞賜你黃金百斤;弄來二百頭,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黃金了。楚國就算不向老百姓徵稅,財用也夠了。”

於是楚國上下都轟動了: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無論男女老少,全都來勁了,頗有點“全民炒股(或炒房)”的意味。老百姓都放下手頭的農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

這個時候,管仲讓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齊、楚兩國的民間收購併囤積糧食:楚國靠賣活鹿賺的錢,比往常多了五倍;齊國收購囤積的餘糧,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於是,管仲對齊桓公說:“好了,這下我們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國了!”齊桓公問:“爲什麼?”管仲回答:“楚國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錢,卻誤了農時,糧食又不可能幾個月時間就可以收割的,楚國到時候一定會去收購糧食的。到時候我們封鎖邊境就行了。”

齊桓公恍然,於是下令封閉與楚國的邊境。結果楚國的米價瘋漲,楚王派人四處買米,都被齊國截斷,逃往齊國的楚國難民多達本國人口的十分之四。

楚國元氣大傷,三年後向齊國屈服。

這一戰,兵不血刃,充分體現了管仲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相結合的管理理念。

而他死後有《管子》一書傳世,全文約17萬字。涵蓋了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管子》一書的思想,是中國先秦時期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法。

比如後世兵家的孫子,在去吳國之前沒打過仗,看過《管子》,後來有了《孫子兵法》,而《孫子兵法》中又有很多觀點和《管子》中的觀點極其相似,所以說,《孫子兵法》不可謂不受《管子》的影響。

作爲管理者,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尤其是經濟管理的方法,現代西方的管理方法,比如目標、價值、領導力、親和力等等,全部都可以在《管子》這本書中找到。

所以,管理這個詞就發源於中國,並且早已有之。

其實,這世界上,是先有了人和人的相互關係,然後依據勢差,纔有了管理。管理大師們對人與人關係的洞察,也常常讓人們醍醐灌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