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的沈先生最近開始被衆多熱情網友重重圍住,字面意思。

關於沈先生的描述,見諸網絡最多的話語無外乎如下的介紹:

在上海車水馬龍的街頭,一名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席地而坐,蓬頭垢面但語出驚人。他用標準的普通話講《左傳》《尚書》,談企業治理,談各地掌故,也告誡人們「善始者衆,善終者寡」……被網友稱爲「國學大師」。

我們先來深入剖析一下,到底是哪一點讓沈先生爆紅網絡的。

從單獨的詞彙描繪來看,沈先生爆紅靠的是哪一條?

是衣衫襤褸的流浪漢嗎?肯定不是,因爲我們每天都會在街頭看到衣衫襤褸的流浪漢,並沒有哪個流浪漢像沈先生一樣受到關注。

是標準的普通話講《左傳》《尚書》,談企業治理,談各地掌故?也不是,不論是在家宴還是在其他的商務場合,我們總是能夠遇到既懂《左傳》《尚書》,又能大談特談企業治理的中年人,而且還能結合自身舉出衆多的企業治理實例。

至於說最後的國學大師這一條,那就更多了,在中國別的不說,頂着國學大師名號的沒有一萬也有九千九百九十九。

這些詞彙,單獨拎出哪一條,都不會觸發圍觀羣衆和他們合影的衝動,甚至會嫌這些人煩,嫌流浪漢髒,嫌中年人油膩,嫌國學大師們假。

那麼爲什麼這些詞彙融合在一個人身上就爆火了呢?

爲什麼網絡上那麼多熟讀《左傳》《尚書》的大師們,講企業治理更到位,但是得不到追捧呢?

和沈先生相比,差在哪裏了呢?

經過我縝密分析、仔細調研、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終於搞懂了最本質的原因:

因爲沈先生不洗澡!

你別笑,真的就是這個原因。書面表達方式,叫做:

錯位!

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打扮的人,就應該是大字不識的文盲,他怎麼能懂這麼多道理呢?他怎麼可以度過《左傳》《尚書》呢?他怎麼會懂企業治理呢?

雖然判斷,那麼他一定是一位大師!

這就是錯位效應,通俗來講,就是狗咬人不是新聞,而人咬狗就是新聞了。

會長也讀過《左傳》《尚書》啊,會長也整天給大家講企業治理啊,爲啥會長沒爆紅網絡啊,究其原因,這從小怪我媽,現在怪會長夫人,整天催促着我洗澡,她們倆看到今天的文章,就會知道,她們每天催促我去洗澡的時候,那浴巾搓掉的是什麼?

是爆紅網絡的人氣啊!

生氣!

粉絲零落的會長和爆紅網絡的沈先生之間,就差一次包漿!

會長小時候5歲左右就會下象棋,在公園裏和老頭下象棋,大部分時候都會被圍個裏三層外三層,是因爲我象棋技術有多高超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爲我作爲一個“可愛的5歲小孩”這個人設,給微觀羣衆造成了的心理預期太低,而能夠和老頭過招,引發了好奇,這衝擊力比倆老頭過招要來的刺激。

所以,我們就可以破解沈先生爆紅的祕密了,就是錯位。

同樣在抖音爆紅的款式還有:

西裝楚楚在塵土飛揚的農村開拖拉機的;身材高挑的美女在廁所裏換裝的;面容姣好穿着時尚在農田裏耕種的;一身肥肉穿緊身裝的;老大爺和小姑娘調情談戀愛的;一臉埋汰睡眼惺忪秒化妝變身各路明星的……

總之,必須得是錯位的。

舉幾個例子,大家還記得大衣哥嗎?

誰村裏還沒幾個唱歌好聽的?而且大衣哥的歌唱技巧性在星光大道絕對排不進前十,即使是在同一期選手中也很難進入前三,這是客觀的,但是爲什麼只有他火了?

就是因爲那身綠色軍大衣!

只有當他穿着一身樸實的軍大衣的時候,你內心的希望纔會是等着開口垮掉的唱功,但是如果他換成一身靚麗的演出服裝,那麼你的期望就不會是這樣了,而當他一聲開口脆唱出來的時候,只有穿着軍大衣的時候纔會有這種反差感。

同樣火爆的還有草帽姐。

有時候只要你穿着出格,甚至都不用有唱功,也能火!

不信?上圖!

這是多年前的網絡紅人,犀利哥,行走江湖爆紅網絡,靠的就是這身衣衫襤褸的行頭和狂放不羈的眼神。

如果犀利哥刮刮鬍子、剃剃頭髮、換身衣服呢?

還會繼續爆火嗎?

不會!

所以呀,這次沈先生的爆火,就是靠的這身行頭和讀書見識的巨大反差。

排除一切干擾,我們重新來審視沈先生。

我去看了沈先生的短視頻,也看了一些媒體的視頻採訪報道,沈先生原名沈巍,原來是一位公務員,因爲堅持垃圾回收分類的理念,而被單位除名,被家庭趕出來的正常人。

沈先生是一位非常理性的人,也是非常坦誠的人,針對於衆人的圍觀,他能清醒地點破這羣人只是耍猴的心態,並不是真正的關心他,而且他也多次表示,這就是他追求的生活,他並不需要任何的救濟,他活的很好,反而是被圍觀之後,他的生活才陷入了一團亂。

所以,沈先生沒有病,甚至沒任何問題,有病的是圍觀蹭熱度的衆人,那羣手裏拿着手機直播,嘴裏喊着“老鐵點點贊,有什麼想問的打字,我就在沈大師旁邊”的那羣人,他們是真的有病。

沈先生一直非常謙遜地說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自己就是個普通人,愛好的文學。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方式,追求不同,信仰也不同罷了。

是網上那些段子手,苦思冥想,拍腦門給人家安排了一個悽悽慘慘悲傷的故事,妻離子散,事業多舛等等。寫手們拿他做消遣尋開心,藉機諷刺這個社會,網紅那他當WiFi,當猴子一樣一起合影看新鮮,甚至出來一個“沈大娘”開着奔馳寶馬非要嫁給他。

這都是作秀。

靠着直播賺眼球、賺粉絲、賺點贊,又是要深度溝通,又是要捐助、又是要批判社會,沈先生很理性,一一回絕,但是這羣病人鍥而不捨,回頭把沈先生搞毛了,再給沈先生扣一個精神有問題的帽子,這羣人是真的有病。

沈先生選擇流浪的生活方式,雖然和普通人的價值觀不同,但是這只是他個人的選擇而已,他沒有病;反而是追着起鬨圍觀直播拍照的人,缺乏對人家最起碼的尊重,這羣人病得不清。

沈先生終其一生的夢想是垃圾分類,但是一直被最後一種垃圾分類問題所困擾,終其一生翻閱古籍而不可得,始終無法做到功德圓滿。

沈先生苦惱思索幾十年而不可得,終於,伴隨着一羣人從天南海北蜂擁踏來,手中握着手機將他團團圍住,直播呼喊,這時候沈先生內心深處有一道驚雷劈過,功德圓滿!

最後一種垃圾終於分揀出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