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智慧監管怎麼管?2019 年食品安全宣傳週之際,新京報就此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

陳君石指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在於生產結構落後,食品企業小、散、亂。他建議,食品安全監管模式要逐漸將把終端產品的抽檢爲主,轉向過程監管。談及智慧監管,陳君石表示,食品追溯體系應由企業自發建設,追溯信息應用還有很多現實問題亟待釐清。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

談現狀

頭號食品安全問題是食源性疾病

問:今年以來出現了幾起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根源出在哪裏?

陳君石:任何食品安全問題都不是孤立的,千萬不要忘了中國的現實情況。我們的現狀是生產結構落後,中國有1億多農戶,50萬家食品生產企業(比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美國充其量只有5家,而中國有117家),還有數不清的餐飲。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是正常的,不出現問題纔不正常,校園也不例外。

另外,從更大的範圍來說,全世界都有食品安全問題,哪個國家都不迴避。

問:目前我們面臨的主要食品安全問題是什麼?

陳君石:中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是食源性疾病。通俗地說,就是喫出病了,食物中毒了。但是大家並不重視,不認爲是食品安全問題,喫壞了拉肚子不找飯店,也不找監管部門,該上醫院上醫院,家裏有藥自己喫,拉肚子好了就好了。

其實食源性疾病是要生病、要死人的,食物中毒的殺傷力不是其他的食品安全問題所能比的,這纔是食品安全風險最高的區域。不管是媒體,還是公衆,都應該多傳播這方面的知識,瞭解這方面的信息,增強自我防範意識。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

談科普

信息不對稱的誤導大於食安問題

問:食品安全問題就是添加劑、保健食品欺詐這些問題嗎?

陳君石:大家認爲的食品安全問題,其實並不是主要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國保健食品企業多、小、散,經批准上市的有15000種,很多低水平重複,一個魚油大概批了好幾百個。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大企業生產的保健食品是好的。該罰當然要罰,該抓的要抓,但不要否定整個行業。

食品添加劑也一樣,被妖魔化了。添加劑獲批要經過非常漫長的過程,用於哪些食物、用量是多少都是有規定的。假如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也沒有琳琅滿目的食品了,東西買回去幾小時可能就要壞了。

問:在大衆看來,食品安全問題似乎比你說的要嚴重?

陳君石:由於信息不對稱,產生的誤導信息,對消費者心理上造成的損傷,遠遠大於真正的食品安全問題。簡單來說,我國食品安全已經有很大進步,但老百姓對這種進步感知不明顯,依然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像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到現在十年了,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企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奶粉廠和十年前的完全不一樣,有很大進步,可是消費者仍然不信任國產奶粉,這就是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導致信息不對稱的原因,自媒體難辭其咎,比如在去年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中,就有不少自媒體藉機傳播虛假信息。

問:你近年一直站出來力破食品安全謠言,這兩年有沒有改善?

陳君石:沒有。一個謠言出來,50篇闢謠文章也未必能夠消除謠言的影響,更何況現在還不是50:1。儘管我們已經做了這麼多事情,但是謠言的製造成本很低,而且今年闢謠了,明年同樣的謠言又拿出來,還繼續有人信,你鬥得過他嗎?接收到闢謠信息的那部分人是很少的,就像大海當中的一滴水。

闢謠是必要的,但力度不夠,聲音越大,才能夠把謠言壓過去。受衆也要有主人公的態度,要去傳播真實的信息,社會共治決不是一句空話,是非常重要的。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

談監管

建立食品追溯體系應由企業主導

問:如何看待智慧監管的應用,比如食品追溯體系建設?

陳君石:建設食品追溯體系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產品溯源,知道產品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食品追溯體系應該由企業自發來做,但我們現在是政府主導。在國際上,溯源的唯一功能就是產品召回時,企業知道應該召回哪一批。如果不知道,產品就要通通召回,損失就大了,所以企業有動力做溯源。

另外,溯源能增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但不一定能保障食品生產的安全。而且,追溯信息平臺上傳的信息,誰去判斷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誰來用這個信息?誰來維護這個平臺的信息?一切都是未知數。

問:目前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處於什麼水平?

陳君石:總的來說,是中等水平。問題主要存在於監管模式,我們現在依然主要依賴於終端產品的抽樣和檢驗,而在發達國家現在是過程監管,即監管整個生產過程。

比如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過程監管就是監督員到工廠裏,而不是在市場上抽樣,要看產品原料直到產品出來整個生產過程。生產過程很複雜、很漫長,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是隱患,但不一定會造成產品不合格。

假設企業規定產品某個生產環節控制在85℃、30秒鐘,但實際生產中有一批次沒有做到,溫度只有80℃,這批次產品可能是合格的,但存在不安全的隱患。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

談未來

中國食品安全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問:中國食品生產企業那麼多,過程監管會不會難度太大?

陳君石:過程監管要一直摸索,逐步推進。美國的監管頻率是很低的,並不需要每個月都去查,而是一旦查出問題來,企業就“玩完”。美國的企業很珍惜自己的品牌和聲譽,我們大多數企業好像不在乎。極端一點兒說,企業今天倒閉了,明天換一個帽子又開了。所以討論食品安全問題,不能忘了中國的現實大背景。

問:這個現實未來有可能改變嗎?

陳君石:必須改變,而且正在改變,雖然改變速度是慢的。但是生產企業數量已經少很多了,比如調味品企業。不同的行業發展都不一樣,嬰幼兒配方奶粉原來沒幾家,現在還更多了。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生產企業也還會繼續增長,因爲原來的企業數量幾乎是零。整體看,隨着國民經濟發展,生產企業數量一定會減少。現在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多得不得了,最終也要減下來。

中國社會現在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食品安全也一樣。我們嚮往安全、高質量,沒有假貨,還要便宜、營養、健康,但是面臨着整個生產結構落後的現實,存在矛盾。政府現在正在解決,這個路很長,而且食品安全絕不是孤立的,它跟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關。不過,未來我們的食品安全肯定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是沒有問題的。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如何?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髮根源在哪裏?

食品安全無小事,菜場作爲我們的事物來源,食品安全尤其重要。

保證食品安全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農場到餐桌,必須考慮到食物鏈的所有環節階段。

致一雲農貿溯源檢測系統,對農貿市場內每一批菜品入場,都將進行產地、進貨時間、供應商、菜品、商戶以及數量等信息的關聯登記、並批量導入智能農貿管理平臺,生成溯源臺賬。

同時,溯源電子秤作爲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終端,實現食品信息錄入、傳遞、追溯,消費者通過掃一掃溯源小票上的二維碼,就能查看關於菜品的溯源與檢測信息,讓消費者真正喫上放心菜。

作爲城市級智能農貿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致一雲農貿一直爲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爲推進食品安全建設貢獻力量。未來,致一雲農貿還將在智能農貿領域開展更深入的探索,讓食品安全惠及越來越多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