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网讯9月14日,区委书记孙道军深入南化塘镇四泉、罗堰,大柳乡金堂、白泉、双坪,青曲镇老湾等偏远贫困村组,入户走访群众,调研督导 “户户走到、扶贫作坊、安幼养老、强基固本”四项重点工作和“家庭卫生大清洁、家规家风大培育、家庭万元增收项目大落地”活动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情况。他强调,要用心用力、用足用活“户户走到”这个一线工作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南化塘镇寺泉村一组贫困户李坤发,因身体残疾腿脚不便,日常生活基本靠老伴照顾,孙道军走进老人家里,详细询问了工作队驻村、村组干部作风、奖补资金兑现、万元产业到户、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对两位老人相濡以沫、互敬互爱高度赞赏,他要求签约医生要切实履行职责,为老人提供优质健康医疗服务。

在罗堰村香菇点菌车间,技术人员和贫困群众正在冲刺最后5000棒点菌任务。点菌任务能否按时间节点完成?菌丝成活率高不高?是否安排专人逐一检查?孙道军一一询问,当得知村“两委”组织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全过程参与香菇产业的各个环节, 6万棒点菌任务即将完成,菌棒成活率高达96%时,他十分高兴,鼓励大家鼓足干劲加油干,确保香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兜底产业。

在大柳乡金堂村,看到村民们家家将房前屋后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孙道军十分欣慰。他要求大柳乡要进一步探索“生态种养+文旅农”三产融合新路径,强化家庭文化氛围营造,打造特色民宿、乡村度假等体验式旅游,着力打造“家庭卫生大清洁、家规家风大培育、家庭万元增收项目大落地”三大行动的示范样板。

在双坪村一组,孙道军与贫困户马士成促膝交谈,得知马士成担心搬到香菇小镇生活无着落时,孙道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面对面和老马宣讲香菇小镇的交通、区位、产业和养老等优势,鼓励他安心放心舒心搬迁,动员他和儿子先去香菇小镇实地看看,尽早到袜业车间、香菇基地学习技术,争当产业工人,尽快脱贫致富。

偏远村组脱贫效果到底如何?脱贫成效是否经得起检验?群众是否满意?当天,孙道军一行从南化塘镇四泉、罗堰,大柳乡金堂、双坪,沿黑水河进入青曲镇老湾村,跋山涉水、一路奔破,辗转200公里,先后走访余荣海、尤兴国、纪昌学等偏远村组贫困群众22户,逐户座谈了解,收集社情民意,现场解决问题。

调研中,孙道军强调,全区上下要以更大力度、更严作风、更实举措,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更可持续、更加稳固、更高质量脱贫致富。一要抓实抓细市委“四项重点工作”。“户户走到”是新时代群众工作法,也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军令状”,各级党员干部要实实在在深入一线开展“户户走到”,真正走进群众家里和心里,不断夯实党的执政之基。要利用秋冬农业开发时机,及早谋划“四小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乡村创办扶贫车间,发展袜业、编织、酿酒等劳动强度小、技术易掌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农户特别是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群体在家中就业增收。二是扎实开展区委“三大行动”。要利用户户走到、场院会、支部主题党日、文艺宣讲等形式,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家庭卫生大清洁、家规家风大培育、家庭万元增收项目大落地三大行动中,让广大群众切实养成好习惯、培育好风尚、过上好日子,加快推进高质量脱贫和乡村振兴。三是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政治责任,回应群众期待,破解重点难点,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着力“打伞”“挖根”“拍蝇”,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走向深入,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委常委陈伟畅陪同调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