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传统的酒店不同,绿石游牧酒店是“逐水草而居”的,每隔两三个月就会进行一次转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一体式的荒野旅行体验。在创立绿石游牧酒店前,宋强还是浮云牧场的创始人,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行业经验,他很快想出了一种更好的进入方式——游牧酒店,直接把酒店放在荒野中心,一方面能保证“游牧”的核心体验,另一方面,短期的安营扎寨,可以大大降低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而酒店帐篷所提供的生活物品都选取了环保材料。

随着人们对轻松自由的旅行方式的追求,在成都这座“爱耍,会耍”的城市,逐渐兴起各种张扬个性、无拘无束的旅行方式,不刻意去景区旅游,而是注重旅行者的体验。在这种旅行方式中,人们或许会“找到自己”,或许依然感觉仍“在路上”,但无论如何,都是对自我的一种更新。

—— Travel ——

就在一天前,诗诗(化名)才从雅安神木垒自然保护区回到成都,一见面就感叹着城市里的天气真是恒温状态,“在深山老林里,你会有非常强烈的身体感受,几分钟前还是强烈的艳阳,一会儿就能狂风暴雨,真的可以用风云变幻来形容。”自从加入绿石游牧酒店,成为酒店的总经理,诗诗的生活状态就一直在城市与荒野中来回切换,一边跟随酒店的“转场”追逐绝美的自然风光,同时每隔一两个月又要回到城市,为下一次的“荒野行动”做准备。

诗诗笑着调侃,自己现在有点游牧人的气质了,已经适应和享受这种放弃城市稳定的生活,并且在大自然中定期迁移的生活方式。诗诗说游牧酒店带给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在原始而极致的自然环境中,获得精神与心灵的最大体验感。

生活在喧嚣都市中,很多人心中都会生出一份对荒野的向往,幻想着在那样一个“无人之境”,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回归到人最质朴的状态,享受生命的乐趣。绿石游牧酒店创始人宋强就是一位热爱荒野的资深驴友,背包十年的经历让他对荒野旅行有着更深刻的认知。

他说,虽然身边有不少朋友羡慕自己的旅行状态,但能够接受每天住简易帐篷,徒步登山,没有厕所,也没有热水洗澡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因为在荒野中艰苦的生存条件而止步。宋强说当初创办绿石游牧酒店的初衷,就是想要创造一种全新的、位于荒野中心的度假方式,人们既可以看到最“野”的风光,又能享受到最“奢”的服务。

绿石游牧酒店在雅安神木垒的扎营地设置了一道门,让游牧旅行有种仪式感,推开门就可以看得见雪山。

与传统的酒店不同,绿石游牧酒店是“逐水草而居”的,每隔两三个月就会进行一次转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一体式的荒野旅行体验。提到游牧旅行的创意,宋强说自己之前经常会去川西的原始风景区,看那里极致的风光,一方面期待着它不被大规模地开发,能够保持相对原始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川西那些鲜为人知的美景。

在创立绿石游牧酒店前,宋强还是浮云牧场的创始人,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行业经验,他很快想出了一种更好的进入方式——游牧酒店,直接把酒店放在荒野中心,一方面能保证“游牧”的核心体验,另一方面,短期的安营扎寨,可以大大降低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而酒店帐篷所提供的生活物品都选取了环保材料。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绿石游牧酒店已经开展了四期旅程,选取的地点是石棉县孟获城月亮湖、彭州与双流交界处的莲花湖、浮云森林、神木垒等自然风景区。

提起酒店安营扎寨的过程,诗诗说,从选地、搭建、造景到策划活动,整个团队会经历一个深入细致的准备过程。每次选定一个地点,他们都会进行十多次的踩点,与相关部门沟通场地问题,设计师进行现场勘察等。在选定地点后,设计师团队就会前往现场,根据当地不同的坡度、地形,搭建由他们独立研发的帐篷,其中包括35平米的装配式客房,在25平米的室内空间中,还放置了包括一米八的大床、环保马桶以及星级酒店洗浴用品,颠覆了人们对帐篷的刻板印象。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最佳的体验感,绿石游牧酒店最多会搭建十二顶帐篷,一次满足最多二十余人的荒野体验。虽然每一次使用的帐篷和室内的设施、装饰大同小异,但因为每次在不同的地点,游客也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居住体验。在第一次月亮湖的酒店搭建中,就突然遭遇了涨水,搭建师傅们的工作变得异常艰苦,需要在泥沙里进行水上作业,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个空间有了另一种不同的感觉。每一间帐篷的露台都浮于水面之上,几乎所有客人都觉得十分新奇特别。除了完成基本的帐篷搭建外,热爱文艺的造景师们还会搭建一些与当地自然风光相匹配的人造场景作为点缀。比如在第二期莲花湖的酒店搭建中,造景师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了大型的月亮装置,让置身其中的人可以获得如梦似幻的感受。

除了住宿之外,餐饮一定是酒店最重要的一环,也许你从未想过自己可以一边在酒店用餐,一边近距离感受林间野趣。游牧酒店的设计师们每期都会设计不同主题的林间餐吧、草原餐吧等,像是在神木垒,游客就可以享受到藏式火锅、松茸炖鸡等特色美味。入夜以后,酒店还会安排篝火夜话烧烤,游客与工作人员不分彼此,把酒言欢。

“我以前从来没有住过这样的酒店,在人迹罕至的风景区,住在帐篷里,早上一睁眼就看到牛群、羊群,睡觉前还可以看到星空,你会重新获得对大自然的感应力,整个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同。”小何是游牧酒店的资深粉丝,虽然只获参与过一期,但却认为这是令他最难忘的一次旅行,能全身心地感受荒野生活方式,有一种“一边流浪,一边追逐美景”的感觉。

—— Travel ——

“你为什么住车上?”

这是电影《不见不散》中男主角刘元与女主角李清的一段对话。刘元的扮演者葛优和这部电影开启了国人对房车的第一印象。19世纪法国天才诗人兰波“生活在别处”这句跃纸而出的响亮口号,用来形容房车旅行再合适不过。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的生活变得与汽车越来越密不可分,房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旅行菜单上的“新品”。兼具“房”与“车”功能的房车,带着人们感受与清风唱和,与明月对饮的野外露营乐趣。

房车自驾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行方式

在距成都市区约40公里的新津斑竹林公园,羊马河的支流穿园而过,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在公园不远处,就可以看到318斑竹林房车营地,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中,浩哥正在陪儿子一起放风筝。两年前,在自己过35岁生日时,浩哥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部房车,他说:“旅行中你会困惑于找酒店、找饭店以及所谓的‘中午12点退房’,你总是在计划,这需要花很多的心思。”有了房车后,浩哥期待着此后旅行的心情都是放松和自由的。

可期待与现实之间也曾出现不小的差距。浩哥说自己第一次来到318斑竹林房车营地是在半年前,在此之前,他一度准备把房车卖掉,前几次的房车出游经历让他觉得入错了坑,出行时很难找到专业的露营地,除了提供车位、水电补给、洗漱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服务和配套设施,而且与同等价位的酒店相比,性价比也不高。直到半年前和朋友来到这里过周末,才算是他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房车的乐趣。

据318集团负责人廖海燕介绍,在自驾游和房车旅行兴起后,相关的旅行配套服务并没有及时跟上,一方面房车露营地总数较少,另一方面为数不多的房车露营地还停留在“粗放”的发展阶段,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车旅行的发展。在廖海燕看来,在房车旅游兴起之后,露营地的核心功能不仅是提供房车必需的停靠和补给服务,同时要为游客提供多元社交活动场所,延长其停留时间。

以318斑竹林房车营地为例,他们最初规划的是驿站型营地,主要提供基本的食宿服务,没想到在正式投入运营后,大部分游客都是成都周边的市民,他们更愿意把营地作为周末全家人度假的目的地。整个斑竹林景区占地650余亩,是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仅有的市级森林公园,已有近两百年历史的斑竹林以及楠木林造就了人居环境中一处广大平地森林,也为大批鸟类,诸如鹭鸶、黄鹤、白鹤、斑鸠、大雁等的筑巢繁衍提供了条件。为了满足游客度假的需求,依托着丰厚的自然资源,斑竹林房车营地打造了生态房车营地、特色休闲区、户外休闲区、儿童娱乐区、滨水生态休闲廊道、营地绿道等不同的区域,并配以适合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娱乐项目,如垂钓、徒步、探险、游泳、烧烤等,满足露营者在吃、住、行以外的旅行需求。

浩哥说如果是周末带孩子、老人来度假,他通常会选择住在营地提供的木屋或房车中。在营地的房车区,每辆房车都配备了一个洗漱台,房车周围用白色的栅栏围起,周围种着颜色各异的绣球花,看起来清新舒适,而这样的栅栏设计也保证了每辆房车住宿者的私密性。

谈到房车旅行对自己的改变,浩哥说房车旅行是家人关系的粘合剂,一家人在房车旅行中收获了很多温馨时刻。不仅如此,浩哥还在不同的房车营地中结识了天南海北的驴友,他说:“房车生活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家因为房车而聚在一起喝酒,在一张桌子上喝茶聊天,没有人会去问你的身份。在户外,大家都卸下了各种标签。”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浩哥一样,开着自己的房车自由出行,露宿户外,不必为了赶时间而压缩行程,也不必担心酒店的“十二点退房”,在露营地享受房车出行的喜悦与欢乐。

—— Travel ——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旅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对于大部分想要体验不同人生的年轻人来说,把旅行变成生活,用生活的方式去旅行,把自己变成一个当地人,像当地人一样衣食住行,像当地人一样遇见当地人,一定是最有深度,也是参与感最强的旅行方式。

2017年,在九寨沟地震后的一段时间,几位来自阿坝州的年轻人决定成立一家旅行综合服务公司,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做点什么,其中一位名叫曾菲菲的姑娘是他们中的代表。曾菲菲说,在九寨沟发生地震后,阿坝州的旅游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对于许多外地游客而言,他们对阿坝州旅游资源的了解仅限于九寨沟,而曾菲菲从小就在阿坝州生活,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除了九寨沟外,自己的家乡还隐藏着太多不被人所了解的美景与文化。经过前期的策划准备,曾菲菲成立了千寻高端定制,希望让更多人不光是欣赏到阿坝州的美景,还可以深入了解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与市面上其他的高端定制旅行相比,曾菲菲说他们的特色反而是“接地气”,几乎整个团队的成员都来自阿坝州,他们拥有丰富的在地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成为当地人”的愿望,融入当地生活。游客不仅可以去到当地最普通的藏民家中,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还可以在藏民家中吃上一顿正宗的藏餐,品尝与那些知名餐馆、网红美食不同的家常菜。吃过饭后,大家还可以围坐在家中,请藏族小歌手带来原创的吉他弹唱,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近。第二天醒来,由藏族阿妈帮你换上传统藏装,然后和当地人一起去祈福。有许多游客都和当地人成了很好的朋友。不仅如此,在几天的行程中,人们还可以通过藏式欢迎礼、嘉绒藏族传统表演等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内涵,也能去往当地人聚集的市场,了解最具烟火气的当地生活,还可以在市场选购香猪腿、松茸等特产。

在旅行的过程中成为当地人,不仅需要体验同款的生活方式,还需要学习他们的手艺,并在此过程中理解他们的文化。曾菲菲说:“我们与几位正在阿坝州开展项目的复旦大学非遗专业的研究生合作,在旅行中加入了一系列非遗体验课,像是藏织、挑花绣、唐卡等,感兴趣的游客都可以进行体验。”如果游客对其中的某一项特别感兴趣,还可以向当地手艺人进一步请教,学习更为专业的内容。

为了将当地文化体验做得更极致,曾菲菲的团队还会根据不同民族的节日庆典,设计一些个性化、主题性强的旅行项目。比如说藏历新年,雅克音乐节等节日,就会安排专门的旅行路线和体验。当然除了一系列当地文化、民俗体验外,在自然风光的选择上,曾菲菲和她的团队也提供了几乎只有当地人才知晓的风景胜地,“像是位于二古溪的一个私人草场,就是连GPS都导航不到的绝美秘密基地。”

为了保证定制旅行的私人化和专属化,曾菲菲说,每一次旅行,只要四到五人即可成团,如果有充足的经费,一对夫妻、情侣、闺蜜,甚至是一个人都可以成团。各种“任性”的要求都可能会得到满足。

旅行是什么?旅行就是要有一颗追逐自由、渴望突破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在那些既定的“套路”之外,旅行者会更有机会去获得丰盛、喜悦的旅行体验。

文_本刊记者>陈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