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日常的力量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到底是怎样的?或许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对于这样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都市人类学家周大鸣给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应该同时具备“性相近”和“习相远”这两个特质。“性相近”指的是每座城市都要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宜居的环境、丰富的休闲场所;而“习相远”则是说城市的个性以及差异化的生活方式。

现代化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像,不过当用心观察一座城市时,就会发现趋同的只是高楼大厦,浸润在每个人生命中的日常生活还是丰富的。去年,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引发广泛关注。

在成都篇,我们看到了在5元社区茶馆里摆龙门阵的人们,为一盘回锅肉的做法争论不休的爷孙俩,还有在菜市场里把花椒发往世界各地的干杂店老板……这些场景每一帧都细小到无法进入人们的记忆,不过对于制片人、总导演张旭而言,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碎片让成都成为了成都,而不是任何其他的城市。一座城市的文明之所以为文明,恰恰在于对日常的坚持。

那么,日常的力量到底是怎样一种力量呢?事实上,它正是在现代语境下的一种乡愁,与以往那种感伤、怀旧的情绪不同,它更是一种“积极的乡愁”,而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正是它物质化的实态,一瓶辣椒酱、一顿早餐、一方院坝,都能给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带来抚慰。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北上广返蓉,究其原因,除了成都日新月异的发展外,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很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乡愁之间的平衡。

有这样一些很小的点,当你走进成都方所时,会发现书架上专门陈列了“四川在地写作”这一栏,而这是在其他城市的方所找不到的。

还有当你走进成都的任何一家早餐或者面馆时,老板都会先热情地端上一小碟泡菜,不是那种工业化流水线制作的,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味道。

相信每一个成都人对此都会倍感亲切,并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

只有一座由许多微妙的日常瞬间构成的城市,才足以让人生发出某种恋地情结,同时勾勒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肖像。

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旅游时成都人箱子里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酱料,出太阳时成都人最懂其中的享受之道,每逢周末公路上最抢眼的一定是川A大军……

千万不要小看成都人的日常,当他们将一段段的日常延展铺排开来,柴米油盐就都化成了诗,别人也都成为了他者。

所有的日常看似平凡,但皆通往伟大。杜甫、李劼人、巴金均从成都的院落生活中汲取了文学创作的养分。杜甫一定想象不到自己在落魄潦倒时生活的小院会在后来成为文学的一块高地,而喜欢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的巴金则以院落为灵感,创作了不朽的文学作品。甚至成都人每天都会吃、每家都会做的辣椒酱,也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席卷美国。

日常的力量大概就是“归去来兮”吧,它帮助我们回望并保存历史记忆,让人类最具有自然正当性的情感——乡愁有所寄托,同时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让我们以一种更好的姿态拥抱未来。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get本期新刊吧

Foreword 卷 首

一座城市的幸福密码

Chengdu Time 成都时间

社区治理的“成都经验”

⚪ 当MONOCLE遇见成都

Viewpoint 城市观察

书店在成都的一百种可能

Dialogue 对 话

唱不完的蜀风神韵

Chengdu story 成都故事

成都,日常的力量

Creativity 创 造

如何策展一家书店

⚪ IP活化记

⚪ 创意,敲开时空的壁垒

ART 艺 术

社区延展力

⚪ 成都,有戏

⚪ 国漫力MAX

⚪ 笔墨人生

⚪ 水墨如修行

Fashion 时 尚

跑马 一生之盟

⚪ 只有我最摇摆

Origins 源 流

戏入人生

⚪ 日日皆良辰

Lifestyle 生 活

那朵花 那座城

杂志征订

直接拨打订阅热线电话

028- 86624841,028- 86763285

网络订阅

杂志铺官网:www.zazhipu.com

(扫二维码直接购买)

京东商城:www.jd.com

(扫二维码直接购买)

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62-627

成都市区销售渠道

方所书店、言几又书店

今日阅读书店、布克书店

散花书屋、钟书阁、三联韬奋书店

文字 | 陈凌

编辑 | 毛瑞

视觉 | 毛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