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國內乳品貿易情況來看,烏拉圭對中國的出口以原料爲主,包括奶粉、奶酪和黃油等。日前,在2019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辦期間,蒙牛與烏拉圭國家奶農合作社集團Conaprole(科拿乳品)簽署經貿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兩家企業將圍繞乳製品相關貿易開展多項合作。

日前,在2019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辦期間,蒙牛與烏拉圭國家奶農合作社集團Conaprole(科拿乳品)簽署經貿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兩家企業將圍繞乳製品相關貿易開展多項合作。

而此次與蒙牛簽約的科拿乳品是烏拉圭最大的乳製品公司及出口公司,其成立於1936年,距今已有83年曆史。該公司也是南美洲最大的乳製品出口企業,70%的產品用於出口海外60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0年蟬聯烏拉圭最大出口商,每年總銷售額約11億美金,其中6億是出口銷售額。

科拿乳品目前有8家工廠,包括5家原料廠和3家新鮮產品廠。主要產品包括各類牛奶、酸奶、奶酪、黃油、奶粉、冰淇淋、焦糖牛奶醬等300餘種。

烏拉圭將乳業出口目標投向中國

如今,藉着國內“一帶一路”的機遇,烏拉圭將出口目標投向了中國。在目前國內乳品需求旺盛,且購買力不斷上升的背景下,有意大力開發中國市場。此次與蒙牛簽署合作協議也爲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奠定了基礎。

據瞭解,烏拉圭國土面積17萬平方公里,目前只有5%的土地用於乳業發展,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僅300萬人口的烏拉圭卻擁有1200萬頭牛,每年產量能供給兩千多萬人口,相當於烏拉圭本國人口的6倍。

烏拉圭奶牛場大部分都是家庭勞作模式(家族企業),共有3800個奶農,其中73%將牛奶送去加工,27%在工廠製作奶酪。

據烏拉圭駐華大使館消息,其奶牛都是純天然草飼放養的,並且能實現每頭牛從出生到最終產品的100%追溯保障。牛奶不含生長激素,不含抗生素,不含重金屬,不受輻射污染。

由於烏拉圭能滿足最嚴格的的市場要求,如今烏拉圭是世界上第七大牛奶出口國。70%的產量銷往60多個國家市場,其中佔最多的是巴西42%,其次是阿爾及利亞13%,俄羅斯 9%,中國5%,剩下的30%在其國內銷售。

據悉烏拉圭自身牛奶消耗量相當可觀,每年牛奶產量約22億升,烏拉圭每年人均牛奶消耗量約230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資料顯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報告統計數據指出,2018年,烏拉圭乳品出口總計約155.6萬噸。烏拉圭國家奶業協會(National Milk Institute)的數據則顯示,在出口目的地中,阿爾及利亞、巴西和俄羅斯爲前三甲,而中國與墨西哥則並列第四。

烏拉圭持續發力,看好我國乳品貿易市場

據國內乳品貿易情況來看,烏拉圭對中國的出口以原料爲主,包括奶粉、奶酪和黃油等。而先入爲主的新西蘭、歐盟和澳大利亞三個地區在去年累計大包粉數量中佔比已達到92.5%,其中,最大的競爭者是新西蘭向中國出口58.78萬噸奶粉,佔比達73.3%,實現同比增長6.9%。

縱觀中國全年奶粉進口情況,僅來自美國的奶粉數量較2017年出現了下降,而在其他實現增長的國家中,白俄羅斯的增長幅度甚至超過了20倍。

除了進口奶粉,國內乳企對牧草需求量也很大,2018年累計進口了167.76萬噸乾草,其中“牧草之王”苜蓿的進口數量達到138.37萬噸,金額總計約4.64億美元。進口苜蓿中,83.76%來自美國,但同比下降了8.81%。相反西班牙向中國出口的苜蓿數量卻上漲明顯,同比增長率達到586.19%。

此外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種牛/乳牛進口國之一,2018年共進口4.1萬頭,其中有73%來自澳大利亞。烏拉圭也有小部分乳牛被出口至中國寧夏、雲南和黑龍江等地,據悉烏拉圭是第一批被中國允許出口活牛的國家之一,目前人牛比爲1:4,擁有1200萬頭牛。

在國內乳企貿易競爭嚴峻的情況下,烏拉圭乳業也在不斷尋找突破口,其政府大力支持中方企業在烏方乳製品加工領域與原材料領域的投資。並大力宣揚其國家的乳製品企業(主營奶粉、嬰兒配方奶粉等)大多都獲得了國際主要市場的出口資質,擁有相關的先進技術。

烏拉圭駐華大使館透露,科拿乳品副總裁亞歷杭德羅·佩雷斯·維亞奇早在今年4月份,就作爲唯一的南美乳製品企業代表,來北京參加了首屆“一帶一路”高峯論壇企業家大會。期間與中國乳業兩大巨頭伊利和蒙牛進行了會晤,希望尋求更深更廣合作。

持續發力的烏拉圭也在接觸更多的乳企,7月12日在天津參加了第十屆奶業大會。公開資料顯示,駐華大使館商務經濟和投資處的負責人費德里科·拉赫先生向國內乳企人士介紹了烏拉圭的乳業以及中烏在這個領域的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