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始,國內養牛業受大包粉衝擊及一系列行業因素影響,原奶價格下調,淘汰了部分散戶,2016-2017年國家環保政策趨嚴又淘汰了部分中小牧場,導致奶牛存欄量連年下降,如今受市場需求和供給變化奶源缺口大,行業的洗牌也在加劇。

隨着原奶行業回暖,一些實力強的奶企已經開始大手筆佈局上游奶源,這也掀開了國內奶源爭奪戰的序幕。

據瞭解,目前國內大型牧業養殖企業現代牧業(01117)、中國聖牧(01432)、中鼎牧業、賽科星(834179)等都是被爭搶的對象。

7月18日,新乳業擬以7.09億元入股現代牧業,持有現代牧業總股份9.28%,成爲蒙牛乳業之外的第二大股東。

此次交易對於現代牧業來說不僅多了一個二股東,還增加了可靠的收奶客戶。而對於新乳業而言,由於其主打產品以低溫和巴氏奶產品爲主,本身現代牧業的原奶也可以提供奶源保障。

其實,各大乳企搶佔奶源的意圖早已開始顯現。

2017年初,蒙牛兩次向現代牧業發起強制性現金要約,截至2018年6月30日已持有現代牧業60.76%股份。

據瞭解,目前現代牧業在全國有26家牧場,平均每天產奶約3600噸左右,而現代牧業80%的奶源,要供給大股東蒙牛乳業。

在2018年底,蒙牛又通過收購下游公司的方式,以3.034億元的價格收購聖牧高科51%股份,至此完成了對中國聖牧的掌控,據悉,其奶牛存欄數爲11.2萬,也是國內最大的有機原奶供應商。

蒙牛繼收購現代牧業與聖牧高科後,又在2019年1月31日,與中鼎牧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奶源基地建設、資源平臺搭建、國際戰略發展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據瞭解,中鼎牧業通過自建牧場和牧場託管,已經形成超過10萬頭奶牛規模,在國內大牧場企業中排名靠前。

7月11日,優然牧業以22.78億元收購賽科星58.36%的股權,賽科星原第一大股東、控股股東也將由楊文俊變更爲優然牧業。

賽科星是一家以良種家畜種業、規模化奶牛養殖爲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收入21.74億元,同比增長11.52%,其中93%的收入來自於原奶銷售,根據計劃,賽科星希望在未來5年內形成20萬頭的存欄規模。

據瞭解,以奶牛養殖、繁育、優質原料奶生產及種畜進口爲主營業務的中地乳業在2018年營收14.25億元左右,其中超13億元的收入來自原料奶銷售。

年報顯示,中地乳業有兩個大客戶,合計銷售額超12億,但沒有公佈具體兩個大客戶是誰。但一份2016年的新聞顯示,中地乳業與國內乳業兩巨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至2024年向對方提供原奶。

2018年12月,九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養殖加工融合發展,採取相互持股等形式,建立互利共贏的紐帶。加強奶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結合,上下游企業聯動發展,已成爲當前業界的共識。

在業內看來,下游乳企爭相參股或收購上游牧業公司,這對於國內原奶行業無疑是一種積極的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