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坐落於肥西縣西北部的官亭鎮,入目便是滿眼蔥蘢,綠水青山環繞着美麗鄉村,林木繁盛,枝葉葳蕤。

在這裏,一個個有關自然生態、有關產業發展的故事正串聯起官亭鎮人追求美好生活、努力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篇章。與之相應的,官亭鎮也在利用其生態資源與自然稟賦,推動官亭的綠色經濟發展、農旅產業融合、實現鄉村業態的升級與嬗變。

綠色林海有"顏值"也有"內涵"

林木綠意盎然,百花昂首挺立,鳥兒振翅飛翔……隨着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景象,不斷展現在官亭人眼前。

在大片綠色之中,官亭林海是當地林業發展中最亮眼的名片。林海內,花海清香陣陣,林海疊翠盪漾。從2010年起,鎮政府響應綠色發展戰略,開始改造這片土地,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土地效益,綠化面積以每年1.5萬畝的速度遞增,現已經建成爲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大型林業園地。2017年,官亭林海成功創建爲"國家生態公園"和"國家4A級景區"。

一座林海,所承載的既是強化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景觀,也是能夠富民增收的產業。

從生態脆弱的半荒地到滿眼碧綠的生態林海,官亭林海項目以生態文明爲特色,開拓出一個修復與利用並舉、生態與產業齊抓、綠色與富民共進的發展模式。不僅讓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當地全域旅遊經濟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目前園內共有6家園林公司,最大的公司有近2萬多畝的園林規模,解決了當地300多農民就業問題。特色產業激發發展的澎湃動能

行走阡陌之間,盡是農人忙碌的身影。沿着村道依次深入,便會發現官亭鎮下轄村莊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

因淠史杭總乾渠貫穿全鎮,官亭依託各村組當家塘的水資源優勢,在金橋片區的貧困村金星村建起了"金星白鵝養殖產業園",先後帶動了200多名殘疾人和300多戶普通貧困戶脫了貧、致了富,讓片區貧困戶脫貧後有了穩定的收入。

在江夏店社區,發展了稻蝦共養產業園,先後成立了"江夏店社區稻蝦共養專業合作社"和"肥西縣生態立體水產養殖協會",截止目前,稻蝦共養產業園已發展到2450畝,帶動困難戶和當地羣衆200多人就業增收。

像這樣的扶貧產業園,官亭鎮已建成12個,1952戶貧困戶因此受益。2019年,官亭將再新建3-5個村(社區)扶貧產業園,不斷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

瞄準特色產品,通過讓其"牽手"多種產業和業態,開掘產業深度,助力農民增收,已成爲官亭激發特色產業澎湃動能的重要思路。農旅融合"融"出一條發展新路

隨着物質生活的發達和現代文明程度的提升,人們越發渴望迴歸田園生活。官亭正藏着現代人的田園詩夢。在大力發展農林產業的同時,官亭鎮開始打造"農林+旅遊"產業模式,吸引遊客到花卉苗木基地、田間地頭遊玩體驗。

在保留鄉村原生態的同時,官亭鎮對將鄉村公路建成旅遊綠道,蔬菜大棚佈局爲遊客餐廳,將農業設施開發成旅遊體驗產品;在農村傳統文化建設上,將人文風俗、農事體驗、民間手工藝等演繹成節目和旅遊業態;在民居利用上,將環境好、通行便利的農家住宅改造成特色民宿,吸引遊客留下來,讓城市和鄉村實現有機融合。

昔日廬州後花園,而今江淮一枝花。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官亭鎮努力進取,造就的"綠水青山"已成爲強鎮富民的"金山銀山",保持着良好發展態勢的同時,也靚了鄉村,活了經濟,富了百姓。

生態旅遊給官亭鎮帶來的變化,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實寫照。官亭,正在鄉村振興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