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我的不解,朋友笑答:“碗托是一种用荞面做成的陕西小吃。别看这碗托看似普通,在制作上可是很讲究手艺和火候的,没几年的练手,是做不出原汁原味的碗托的。

提到陕西,大家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高大而精致的窑洞、爽滑劲道的凉皮,以及那头戴白羊肚毛巾放声山野的陕北汉子。由于之前未曾去过陕西,所以对陕西的印象便止于此。

闺密是陕西人,谈笑间总能流露出一股陕北人的豪爽,因此,对陕西的了解更多是来自她的“言传身教”。由于都是爱吃之人,平时的话题中自然少不了美食。闺密告诉我,在她的家乡,特色美食有很多,比如凉皮、炖羊肉、碗托、筱面窝窝……不胜枚举。碗托?当一连串美食名称从朋友口中一一道出时,“碗托”这两个字引起了我极大兴趣,碗托怎么会是小吃?面对我的不解,朋友笑答:“碗托是一种用荞面做成的陕西小吃。”这个词儿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于是急问味道如何,朋友故作神秘地说:“那就要你自己去体会了。”越是神秘就越是急于探知,在朋友的故弄玄虚下,我对碗托便更加着迷了。终于有机会去了陕西,知道我馋碗托馋了很久,朋友首先带我去解这碗托之馋。我们来到一家街边小店,店面虽然不大,但却古朴雅致。走进店中,虽然还不到饭点儿,但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想必都是来解馋的吧。隔着窗子,便能看到厨师们正在精心制作着一份份碗托,手里的钢勺娴熟地在锅里上下翻飞,打得锅底声声作响。“好喽,谁的碗托?”随着一声吆喝,炒好的碗托冒着热气被倒进碗里,送到窗口,此时早有食客迫不及待得上来端取。据当地人介绍,这碗托,又叫“碗秃子”“灌肠”,由荞面或白面做成。把荞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以一定比例的盐水、大料水和菜子油,由稠调稀后盛入小碟内,上笼蒸上十几分钟,一锅香喷喷的碗托就出炉了。在吃法上,既可以热炒,也可以凉拌,两种口味各有千秋。别看这碗托看似普通,在制作上可是很讲究手艺和火候的,没几年的练手,是做不出原汁原味的碗托的。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它那清爽的感觉,于是便要了一碗凉碗托。只见蒸熟的碗托在厨师精练的刀工下,三五下便成了条条小段。将切好的食料盛到碗里,浇上香油、葱蒜、辣椒末、芝麻等作料,一碗金灿灿、黄丹丹的凉碗托就可以上桌了,真是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拿起筷子轻轻一夹,没想到它竟像个不听话的孩子,滑溜溜乱跑。好不容易夹上一块放入口中,那份凉滑细嫩、清爽香辣便慢慢释放开来,瞬间便盈满了舌尖,伴着微微的Q感,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虽然天生怕辣,但是这凉爽清香的口感着实让我着迷,一不留神就吃了个精光。“够味儿”,我抹抹嘴,辣得长出一口气。

再看周围的食客,一个个精神饱满,或是捧着热气腾腾的汤碗,吃得酣快淋漓;或是尝着凉滑的条块儿,品得舒爽惬意,好不滋润。小小碗托,散发着浓浓的陕北味道,是豪爽豁达,是纯真质朴。若是在那炎炎夏日,约上三五好友,听着醉人的陕北小调,再来上这样一碗清爽凉滑的碗托,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