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文的發表載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論文的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試想一下,如果是一篇花費了作者大量原創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誰會捨得找個普通平臺草草發佈呢。垃圾學術成果的影響還遠遠不止於此,它的存在,嚴重干擾了學術行業的生態,勢必會讓學術圈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現象,沒有人願意再去進行高成本的真實科研,抄襲、剽竊、造假之風大行其道。

原標題:小編講堂 | 一篇垃圾學術論文都具備什麼樣的特徵?

你寫了那麼多論文,看過那麼多論文,有幾篇文章讓你感覺到閃瞎了雙眼的智慧光芒?又有幾篇讓你佩服到五體投地,激動到夜半三更輾轉難眠?

是不是更多時候,爲了寫一篇論文費盡心機,“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花費了大量精力,蒐羅了幾百篇文獻,到頭來內容都是“雜交品種”,你甚至能在衆多的文獻中明確地找出他們的Family Tree。

大量的學術垃圾充斥着學術期刊的版面,浪費了編輯的精力,佔用了學術資源,而且混淆視聽,製造了大量虛假信息,干擾了正常的學術研究。垃圾學術成果的影響還遠遠不止於此,它的存在,嚴重干擾了學術行業的生態,勢必會讓學術圈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現象,沒有人願意再去進行高成本的真實科研,抄襲、剽竊、造假之風大行其道。

科研投入一再被壓縮,科研流程居然簡化成了從“文獻檢索”到直接“撰寫論文”。長此以往,我們的學術圈真可以用一句話概況:

我們不生產真理,我們只是文章的搬運工”。

小編憑藉多年混跡學術圈兒耳聞目睹之怪現狀,如今本着“扶正祛邪”,“正本清源”,“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宗旨,爲諸位挖一挖垃圾學術論文都有哪些特徵,望讀者擦亮雙眼,讓學術垃圾在衆目睽睽之下無所遁形。

那麼,一篇垃圾學術論文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呢?

一句話,垃圾的學術論文都有着驚人的相似,而好的學術論文各有各的不同。

1

英雄莫問出處,論文要看刊物

論文的發表載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論文的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試想一下,如果是一篇花費了作者大量原創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誰會捨得找個普通平臺草草發佈呢?如果你搞不清楚雜誌的底細,一般來說,能發的文章越多,刊物質量就越差。一般像年刊、季刊、雙月刊這樣刊物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月刊以下就要提高警惕了!至於半月刊和旬刊、週刊,我就只能說一句呵呵了。

2

衆裏尋題千百度,沒有什麼用處

相信讀者你也一定聽過XX選題比較“好寫”這種說法,什麼叫“好寫”?先不批判“畏難心理”,“好寫”這種說法本身就很可疑,說明作者的核心目的就是衝着“寫”去的,否則爲什麼不說項目容易研究、選題方便開展呢?

好寫,就意味着資料多,方便“借鑑”。這些論文內容大多是在徘徊在某一學科領域內的入門級問題或既有理論上,或者是一種缺乏革新意義的理論。用專業的話來說,這就叫“低水平重複性研究”。重複的選題,套用重複的理論,從而得出重複的結果,既不會出現太大的錯誤,也省去了調查研究的辛苦與繁瑣。這是學術投機分子常用的一種手法。

我們固然不反對重複性研究,甚至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很難再找出不是重複性研究的“全新領域”。但可惜的是,重複性研究存在的必要性卻成爲了很多人制造垃圾成果的一塊擋箭牌。這樣的論文在某些特定的偏應用的學科中格外高產。這些文章大多數像是學術入門階段的讀書筆記,或者習作,指望它們評職稱,拿學歷,有些人想的也真是有點兒多。

3

虛張聲勢筆墨枯,多是濫竽充數

垃圾學術論文的題目一般都缺乏限定詞,因此題目會顯得非常大。一般來說,小題目容易體現出作者研究學問的功底和紮實程度,大題目往往體現出天才式學者的判斷力和過人的洞察力。但如果沒有自己的數據,沒有自己研究思路,小題目做不了,大題目做出來的也只能是無病呻吟的垃圾產品。當然啦,一般來說寫手們還是蠻有自知之明的咧,他們自己文章太水,題目又太大,只好主動自首,以爭取編輯和讀者們的寬大處理,所以一般這類文章都會帶有“淺析”、“試論”、“淺談”、“試析”等等字樣,真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讓人不知所云。

4

回首原來構思處,全是一塌糊塗

爲了至少在框架上形成一種看上去比較完整的邏輯,很多論文在文章的結構上都有驚人的相似性。他們一般會選擇如下的結構:

一、A與B辯證統一型

A的概念——B的概念——A與B的相同點與不同點——A與B應當辯證統一來看——只有AB結合,取長補短才能讓C更好。

二、問題與對策型

A問題概述——A產生的原因——A的對策與建議

三、追溯歷史型

A的概念——歷史上對於A的記載——A在當下的重要意義

四、就事論事型

A的a——A的b——A的c——A的d——……——結論:A有abcd

當然,爲了達到無招勝有招的效果,還有很多奇葩行文沒有邏輯。這也難免,筆者曾經見到過一篇奇葩神文,前後不搭調,從幾篇文章上攢了一篇什錦果盤兒出來。這倒也不新鮮,我更關心那位審稿最近在幹嗎?

5

理屈詞窮寫不出,套話空話漫天舞

論文都懶得構思,你還指望作者給你在文字上潤色嗎?大多數拙劣的學術作品都有一種天生自帶的技能,就是能用最多的篇幅說最少的意思。實現這個目的有兩種方法,一是大篇幅地借用空話、套話,二是圍繞一個意思,反覆來回拉鋸。還有那些定語奇長無比,修飾特別繁瑣,語序顛三倒四的反正話也是獨具特色。

因爲筆者膽小不好舉出具體的例子,所以自己寫一個供大家玩樂。

比如我要闡釋:“好文化有好影響,壞文化有壞影響”。我會這麼講:

任何文化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以各種各樣不同的方式推動文化的發展,從而使文化在正向的動力的推動下繼續向着更好的方向繼續前進,而不至於停滯或者是倒退。但是不好的一面就往往會出現相反的解決,文化中不好的一面常常很可能會因爲其對於社會各個方面所帶來的不好的影響,從而使得不好的因素阻礙、停滯,有時甚至於倒退地向後拉動文明的前進,從而導致社會也隨之相應地發生停滯或者是阻礙,甚至於一定程度上的倒退。而恰恰正是因爲好的因素能夠帶動文化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不好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文化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說才……

好吧,這種遊戲沒啥意思,邏輯上就站不住腳。我要表達的是因爲作者並沒有什麼實在內容要表達,但往往又擔心言多露怯,公開發表之後讓同行笑話,所以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方式,顧左右而言它了。

6

從來文章千古事,唯今計,多讀書,多研究!

古人講求敬惜字紙,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對於寫有文字的紙張,都要表示尊敬和愛惜。但凡見到被遺棄的廢紙上帶有字跡,就要用雙手捧起,用香湯洗過,而後焚化。同樣,著書立說,對於中國古人而言,更是一種關乎百年之後的大事。寫文章的回報越來越少,行文者的門檻也越來越低,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越來越差,這都並非是我們可以左右的。但古人有一點絕對沒錯,文章千古事,即便在你身後百年,它依然有跡可循,也依然能夠成爲人們穿越時空了解你的一種途徑。

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好的文章,是需要沉下心來做科研的:人生在世,讀書萬卷,真正成爲自己思想的也就不過幾十卷,而落到紙上,也就剩下幾卷而已。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厚積薄發。

本文轉載自“壹學者”原創文章,作者:王吉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