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國是殷商的後裔,看到重複出現這種現象,使我覺得這可能是殷商文化中"射天"禮儀。當繼承周文化的諸侯看到了繼承殷商文化的宋居然對天不敬,居然要"射天"。

前言:

寫這一篇文章,主要源起我對"守株待兔"這個成語的背景分析時的偶得。我昨天寫了一篇韓非子爲什麼要用宋國,種田這兩個作爲背景的分析文章,當然這篇文章現在還沒有發。在分析的過程中,我突然關注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射天"。

“射天”

在《殷本紀》中就出現過"射天"這種儀式。爲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

幹這個事情的是帝武乙。

在《宋微子世家》中記載同樣的動作。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

宋國是殷商的後裔,看到重複出現這種現象,使我覺得這可能是殷商文化中"射天"禮儀。

帝武乙是在什麼情況下做這件事情,不得而知。

但是宋康王在什麼情況下做這件事情,《史記》是記載的一清二楚。

宋康王是宋國的旁支,他推翻宋桓公然後成爲宋國國君。宋國在他的帶領下迅速強大,打敗當時強大的齊國,魏國,楚國,還滅掉了一個滕國。宋國的國力達到有史以來最強的,比宋襄公時期還要風光。在這種情況下宋康王舉行了"射天"的儀式。

我們作出大膽猜測,"射天"很有可能就是宣告一種強盛。

這馬上引發了我的思考。尊天

在我們的印象中,天是至高無上。但殷商顯然是在挑戰天,挑戰至高無上?這怎麼可能呢?只有一種可能,在殷商文化中天應該不是至高無上的。

爲什麼我們印象中天是至高無上的?

這一切源於周易。

周易的第一卦就是乾爲尊。乾爲天。

爲什麼說"周易"是萬經之源,是文化的根源呢?

因爲"周易"確立了一個根本,那就是天尊地從。

很多人覺得這個有什麼重要的,我在聊《道德經》《心學》時特別強調的就是本,如果本不立,那麼看什麼都是似而非的樣子。有些人誤讀經典,覺得讀不懂往往也是這裏出現問題。一個學說的本沒有弄清,你去讀只會霧裏看花。

現在影響力還很大的諸子百家中以墨,儒,道三家爲顯,他們都視天爲尊。

墨家爲什麼說要提兼愛,墨子說那是天喜歡。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墨子.法儀》

我們一切都要效法天。爲什麼效法,因爲天是不會錯的。

孔子更加不用說了,他直接用了一個五十知天命一句話來形容天的地位之尊。

老子也是尊天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雖然天不是至高無上的,因爲天之上還有道,但天卻也是尊貴的。

當繼承周文化的諸侯看到了繼承殷商文化的宋居然對天不敬,居然要"射天"。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挑戰他們的信仰,挑戰他們的本,這自然會引發他們強烈的反彈和恐懼。

他們稱呼宋康王爲無道,而且稱其爲"桀宋",首先必須要對他們進行污名化。於是諸侯皆曰"桀宋"。"宋其復爲紂所爲,不可不誅"。——《史記.宋微子世家》

司馬遷在記載這一段話的時候,也是露出一種恐懼的。諸侯打出的旗號是他的行爲是紂的行爲,這是一種無道的行爲,要誅滅這種異化。

這一段記載露出怪異之處在哪裏呢?爲什麼不稱其爲“紂宋”,而稱爲"桀宋",這一點知常容並沒有弄清楚,你們給個理由。太陽

因爲殷商文化中"射天",使我們想到商湯討伐夏桀時候用的話。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史記·殷本紀》

我們形容一個人處在上升期,一般用如日中天。太陽是一個好詞,但在這裏太陽卻成了壞的代表,這顯然與殷商文化中"射天"直接相關。如果換成周文化,肯定不會稱其太陽,而稱之爲無道。

因爲"日"已經是一種神蹟。比如:徹方在身時,王夫人夢日入其懷——《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八》

漢武帝的母親夢到太陽到了懷裏,然後生了武帝。如果太陽是不好的,王夫人也不敢這麼說。

上面的假設是對的話,我們很快就可以對神話進行分類。

夸父追日與后羿射日這兩個神話傳說應該是歸屬於殷商文化一系。

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應該是周文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因爲清者上升爲天,天爲尊。

三個當世強國齊,魏,楚聯合攻擊一個區域大國宋,這在戰國史上是少見的。雖然戰國時期滅國無數,但很少由強國聯合攻擊一個諸侯國,然後滅了馬上將其三分,自然就希望早點消失。

再看後世一些政策,比如"重農抑商",這一點從漢代,劉邦取得天下就開始執行一直延續到清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周文化的延續,因爲只有農耕文化纔會那麼尊天貴地,天時不好,那一切都完了。

但商人可以不用在意這些,他們可以隨意流動,尋找機會。

諸侯聯手滅宋之後,殷商文化就徹底進入歷史長河?

孔子是殷商後裔

殘留

但他們的尾巴還是有留下來,只是有些人沒有仔細看。

秦應該是殷商一脈 ,所以秦始皇做過射魚,射魚的原因是大魚是海神,拔光湘水神居住的山上的樹。有些人會認爲秦始皇晚年是瘋了,將自己當作神了。如果你聯繫殷商文化中"射天",你會發現他所做的一切只不過重複他們這種文化中的禮儀。

執行周文化的後世王朝,沒有一個帝王敢挑戰神一級別的,他們相反不斷地往天這個角度靠,比如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等等,無疑是對尊天卑已的一種反應。將皇帝稱爲天子更是最佳的呈現。

秦始皇執行的並不完善,他也吸收了周文化中的尊天,所以他纔會舉行泰山封禪,這種向上天述職的行爲。所以文化是不會被消滅,只會被不斷融合,有些呈顯性,有些呈隱性。

《道德經》也還殘留很多。

比如《道德經》中一般都會提"天地",而沒有明確分出天尊地卑這樣的說法,《道德經》中的貴天是存在的,但是沒有將天列爲最高等級,這個與周文化還是有些不同,所以有人說《歸藏》中是以坤爲先的。

《道德經》中最典型的一句殷商文化殘留是"負陰抱陽"。

我們現在理解地爲陰,天爲陽,所以"負陰抱陽"出現在建築中就是中國傳統建築的飛樑,包括以此衍生出的天人合一。

但是以殷商文化中天爲陰,地爲陽,那就更符合現實。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在田間種地,我們需要彎腰插秧,這個時候,我們的後背負着天,我們彎下擁抱的就是大地。

大多數動物也是這個樣子。他們四足向下,自然抱着大地,揹着天。

按道理這個更加符合周文化中的農耕文化,但卻出現在殷商文化之中。這又是爲什麼呢?是不是又是另一種融合嗎?結語

好了,文章暫時寫到這裏,可能看得有些亂,因爲信息量比較大,將就看吧。如果喜歡這方面思考的,你可以查看我寫的專欄《知常容眼中的世界和歷史》,裏面有相當多的文章是關於這個論述。

本來這篇文章也想放到《知常容眼中的世界和歷史》專欄之中,但思來想去,覺得還不夠成熟,因爲現在只講了個大概,以後思考成熟肯定還會繼續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