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鞅給出的是“霸道”,這的確適合當時積貧積弱的秦國迅速強大,強大之後的秦國,特別是統一六國的秦朝,它能不能繼續行使“霸道”呢。要應時因地因人而變,而不是僵化執行,商鞅的“霸道”的確是成就了秦國,但同時也毀掉了秦朝。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十分強大,滅六國,北擊匈奴,南征南越,鐵騎之處,沒有不摧枯拉朽的。這麼強大的秦朝卻在秦二世時期就露出敗相,到秦三世子嬰時就投降了劉邦。項羽入咸陽,秦公室被屠戮一空,強大的秦朝進入歷史塵埃,只留下恢宏的兵馬俑供人們憑弔。

這裏就有一個疑問,這麼強大的秦朝爲什麼這麼快滅亡了呢?

秦二世是昏君,但是後世有昏君的朝代也不少,秦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歷代國君都積極進取,就秦二世昏庸,然後爲什麼就完了呢?

秦國再一次強大是秦孝公時期,雖然秦穆公曾經稱霸諸侯,但是後來秦國敗落,被魏國打的無還手之力。

秦孝公的強大主要源於商鞅的變法。

司馬遷的《史記》曾經記載商鞅去秦孝公的具體場景。

一開始商鞅與秦孝公說帝道,秦孝公根本聽不懂;第二次商鞅和秦孝公說王道,秦孝公覺得有道理但是不實用;第三次商鞅跟秦孝公說霸道,秦孝公是精神百倍,十分有興趣。

商鞅從此受到重用,開始秦國變法。

因爲秦國無數人被處理了,商鞅制定的法令太嚴酷了。比如有些人議論這法是否對秦國合適,結果就會面臨處罰。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史記·商君列傳》

將這些敢議論的人都遷到了邊城,這一下秦國老百姓中就沒有人討論這種情況了。秦國公室和貴族敢於犯法同樣都受到嚴重的處理。

經過幾年之後,秦國的老百姓適應了嚴酷的秦法,他們轉而認可以了商鞅這一套制度。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史記·商君列傳》

不但老百姓認可,連處死商鞅的秦惠文王也認可商鞅這一套,受過好幾次處罰的公子虔雖然害死商鞅,但也認同。

這個和後世的變法完全不同,後世基本上人走茶涼。

比如現在正在熱播的《清平樂》,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推行的“慶曆新政”,這是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才推行的。這4個人被貶出京城,“慶曆新政”很快就無疾而終,接下來的“王安石變法”隨着王安石下臺也是無疾而終。

我們再回過頭去看《商君列傳》,太史公是一個惜字如金的人,爲什麼要浪費這麼多文字去描繪商鞅見秦孝公的情景呢?

仔細一看,不難發現,司馬遷已經告訴我們秦朝爲什麼滅亡的原因了。

錯不在商鞅,而是秦國在一條路上走的太遠,從沒有更改過。

商鞅給出的是“霸道”,這的確適合當時積貧積弱的秦國迅速強大,強大之後的秦國,特別是統一六國的秦朝,它能不能繼續行使“霸道”呢?

當然不可以了,因爲諸侯都沒有了,你已經君臨天下。此時行的是帝道,最起碼是王道。

秦始皇不是沒有考慮過轉型,比如實行郡縣制還是分封制的時候,秦始皇就讓他們進行討論。

當時丞相提出混合制,離秦地遠一些的用分封制,離秦地近的用郡縣制。廷尉李斯表示反對,最後說服了秦始皇實行了郡縣制。

這等於說整個天下都會接受秦法的嚴酷。

站在後世看,這的確是一個鞏固國家統一的好方法,但是從當時的情況看,明顯不太合適。

爲什麼這麼說呢?等一下還會談到。

“霸道”的核心是什麼?

《商君書》這一段話提示了其核心內含: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樸則強,淫則弱。弱則軌,淫則越志。弱則有用,越志則強。

核心是民弱,只有民弱,國君設置的需求,比如軍爵之類的封賞他們纔會有很大的興趣,因爲除此之外沒有第二種選擇。

然後商鞅提出: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的社會導向,引導所有人朝這個方向前行,使得秦國所有人都對戰爭特別有興趣。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明顯看到這條路的負作用,他幾次想到轉型 ,可惜當時這幫脫胎與秦國的秦朝重臣都覺得秦國這一套纔是最有效的,所以幾次轉型都失敗了。

當然後期的秦始皇已經有些昏庸,那就更不會想到這個問題了。

秦二世繼位之後,輔佐的二位重臣,趙高,李斯就是法家高手,秦二世本來也習法,這樣形成的局面就是秦二世朝不像秦始皇時期還有其他派別的重臣存在。

法家思維方式註定秦二世會繼續延續酷法的道路急奔,因爲百年秦國的實踐證明這一條路是完全正確的。

這些人都不會去思考秦國與秦朝的情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

秦二世時期,秦法比秦始皇時期更加嚴酷,連皇室的成員都受不了,很多因法被處死。

商鞅變法的初始階段在某一些文獻記載中是通過殘酷的殺戮方式讓人們接受這個法。所以秦統一天下之後,自然會在非秦地也會重複上演這一幕。

秦曾經被中原諸侯國視爲西戎,他們認爲自己的禮儀和文化是高於秦國的。

所以反抗自然更加激烈,秦應付的手段自然也會升級更爲殘酷,同時六國被滅的貴族自然也不甘心想着復國。

這樣就形成了二股反對力量,老百姓不願意,貴族不願意。簡而言之,原六國沒有一人願意執行秦法,認同秦國。一句話秦國已失民心,失民心者必失天下。

秦國的確可以打敗六國,但是想鐵腕治理,當時的交通和反應系統顯然無法支持。

所以史書中出現最多的文字就是:苦秦法。

六國都不樂意,那麼只要有人帶頭,就肯定會紛紛跟隨。陳涉吳廣一舉旗,天下就亂了。

秦已滅,六國也無存,這只是一段歷史,但這段歷史卻告訴我們一個現實:

隨着時代的變遷,情況的變化,原來好的是有可能走向反面。要應時因地因人而變,而不是僵化執行,商鞅的“霸道”的確是成就了秦國,但同時也毀掉了秦朝。因爲秦朝在這條路上走的太遠了。

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何嘗不是失敗之源呢?所以中國人很聰明,用了四個字“禍福相依”來總結。

怎麼才能迴避這種情況呢?

細細品讀《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仔細回味,不得不感嘆老子思想的偉大,那纔是長久永保之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