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劉邦從一介平民,最終在秦末大紛亂中異軍突起,楚漢相爭時,項羽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劉邦卻可以擊敗西楚霸王建立漢朝。

作爲他的後世子孫——劉備,也是一介平民,通過自身努力和好友公孫瓚的力挺,年輕時就當上徐州牧,本來有資格與天下爭英雄,結果落到依附劉表的地步。在天下地盤穩據的情況下,又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佔領巴蜀,成就一代割據帝業。

曹操,作爲宦官之後,在袁紹,公孫瓚,劉表等人佔據優勢的情況下,經歷好朋友張邈的背叛,好友袁紹的擠壓,最終硬生生地殺出一片天地,統一北方,爲魏代漢打下基礎。

一個人創業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果仔細梳理,你就會發現他們在用人方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一個特點是很值得創業者深思的。一、會用有問題之人

劉邦手下最受質疑依舊受重用的自然是陳平。

當時周勃等人說陳平盜嫂受金,而且改投好幾次主人,先事魏王不果,然後事項王又不果,當時劉邦就責問過陳平的推薦人,魏無知。漢王疑之,召讓魏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一》

魏無知的回答是我向你舉薦的是他的才能,你問我的是他的品行。最後陳平又一次說服了劉邦。此事過後,劉邦拿四萬金給陳平作爲活動經費去離間項羽與下屬的關係,沒有任何疑心。

陳平有沒有問題,這裏不討論,我們從陳平後來的生活富裕,出手闊綽可知一二。

呂后當權時,陳平和周勃本來不合,但是陳平聽了儒生陸賈的建議,在周勃的壽宴上送上五百金的壽禮,兩個就此聯手。陳平爲此很感謝陸賈。陳平乃以奴婢百人,車馬五十乘,錢五百萬,遺陸生爲飲食費。——《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劉備也重用有問題的人,他很信任法正。如果沒有法正,巴蜀和漢中能否拿下的確是五五之數。法正的人品不好。

劉備拿下巴蜀之後,任命法正爲蜀郡太守,法正就開始他的報復之旅。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已者數人——《三國志·龐統法正傳》

有人對諸葛亮說,你去管管啊。諸葛亮說劉備正煩着呢,他北面要考慮曹操的威脅,東面還有孫權,內部孫夫人正在和他鬧脾氣。諸葛亮也清楚,就算說了,劉備也不會責怪法正。

曹操的用人也是如此,很多人追捧曹操的謀士郭嘉,他的人品就有問題的,曾經陳羣就指責,但是郭嘉無所謂,曹操知道了也是無所謂。陳羣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

曹操手下品行有問題的不止郭嘉一人,還有爲曹操立下大功的程昱,史書對他的評價是:昱性剛戾,與人多迕。人有告昱謀反,太祖賜待益厚——《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

二、最信任的人永遠是正直之人

如果你認爲他們只是會用有問題的人才成功,這樣的想法很危險。一個團隊如果全部都是品行有問題之人,那麼這個團隊遲早會出大問題。

所以劉備,曹操,劉邦他們最信任的操盤手都是品行很好,也很穩重之人。

劉邦手下功勞第一的是蕭何。蕭何的品行如何呢?我們來看一看老百姓對他的評價。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史記·蕭相國世家》

很得民心。當然劉邦創業成功後,蕭何得民心成了一種威脅,蕭何沒有辦法只能採取自污,有意強買百姓房地來掩蓋自己的正直。

劉備手下的是誰,不說地球人都知道。諸葛亮的才華不用說,他的人品更加不用說。他擔任蜀漢丞相這麼多年,能夠做到死後無餘財,光這一點就讓後世對他敬佩不已。

曹操在創業早期,誰始終給他操持大盤呢?荀彧。

曹操對荀彧的評價很高,認爲他就是自己的張良。

荀彧陪着曹操走過張邈、陳宮之叛,走過袁紹,曹操兩雄相爭,同時還舉薦了很多人才。比如鍾繇、荀攸、陳羣、杜襲、戲志才、郭嘉等。他長期擔任尚書令,但是也是死後無餘財。他在曹操成大勢之後,因爲在對待漢室的態度不同,最終抑鬱而終,也有說是服毒自殺。光這個堅貞的品格就令人佩服。

結語:

所有人都清楚用人要不拘一格,可能很多人更不清楚,如果沒有一個正直的人作壓陣,你都用問題之人,或許就會造成災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紹,他的手下之人也是有問題的。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三國志·魏書·荀彧攸賈詡傳》

本來他可以完全信任田豐,用田豐作爲壓艙石,但是袁紹不但不信任田豐,反而對他進行犯忌。所以自然無法駕馭手下這幫人,引火燒身,在最關鍵的時候,許攸出走出賣了袁紹,導致官渡大敗。後來袁紹回到北方病死後,兒子相爭,何常不是用人不當引發。

《易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正直的人壓艙,那麼你再重用有問題之人自然沒有問題,反過來也一樣,但只偏重一方自然不是道,當然會出問題。

任何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應該覺得傳統文化沒有用,認爲只是知識和歷史。傳統文化是有大用也,真懂時自然收放自如,遊刃有餘。

最後送各位一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來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同樣也是一陰一陽這謂道之解讀。

創業和生活全是一回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