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岱說屠蘇酒起於漢代,漢代有人在草菴中釀酒而得名,在除夕那一天將藥放到酒中,然後到了正月初一飲用,時間上差異不大,但是製作藥酒方法與孫思邈的記載還是有很大差異。他說今天的人,自然是指南北朝時的荊楚之人喝屠蘇酒,膠牙餳也是延續辟邪壓百鬼的目的,也就是喝桃汁的習俗的延續。

北宋名相王安石寫過的一首詩《元日》估計很多人都會背。這首詩現在入選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的課本之中。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裏面提到了一句話: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是何物?

由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在北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撰的《太平御覽》中對屠蘇是什麼有單獨的條目註解。

《通俗文》曰:屋平曰屠蘇。

《廣雅》曰:屠蘇,庵也。——《太平御覽·居處部·卷九》

從《太平御覽》引用的兩種文獻來看,屠蘇應該是一種房子之類的建築物。

如果屠蘇是房子,王安石這一句“春風送暖入屠蘇”顯然表達了新年時人在房子中的感覺,春風送暖,突顯新年的喜慶和吉祥,這個“入”寫的特別的傳神。一個“入”字將這種氛圍完全烘托。

翻開部編版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的課本,看到的卻是另一種解釋。屠蘇:這裏指一種酒,根據古代風俗常在元日飲用。

譯成屠蘇酒,這句話就變成:和暖的春風吹來,大家歡樂地暢飲屠蘇酒。

什麼是屠蘇酒?

這是一種藥酒,不是普通的酒。這種酒是怎麼釀成呢?

醫聖孫思邈在《千金方·傷寒方上·闢溫第二》有詳細記載,需要七種藥材。大黃(十五銖) 白朮 桂心(各十八銖) 桔梗 蜀椒(各十五銖) 烏頭(六銖) 菝(十二銖)

同時還記載着詳細的操作,十分講究。

在十二月的晦日正午的時候,將這些藥物裝好沉到井中直到井泥的位置,等到正月初一的時候,將這種藥提出井外,然後放到酒中多次煎沸。

飲用的時候也很有講究。

方向:於東向戶中飲之

喝的人:先從小起,然後再到大,再到老。

喝這種酒有什麼好處呢?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飲藥酒得三朝,還滓置井中,能仍歲飲,可世無病——《千金方·傷寒方上·闢溫第二》

有這等妙用?估計看到這裏朋友都很有興趣了。至於具體怎麼操作,知常容不是學醫的,也不懂,各位最好看原文,上面已經註明出處,而且一定要請教中醫大家方可,不可胡亂配製和飲用。

再說這種酒是在正月初一喝的,現在也已經過了時節。

有人就提出一個問題,那“屠蘇”到底是房子還是酒呢?

屠蘇即是酒也是房子,爲什麼這麼說呢?

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在他撰寫的《夜航船》記載着兩者的關係。

張岱說屠蘇酒起於漢代,漢代有人在草菴中釀酒而得名,在除夕那一天將藥放到酒中,然後到了正月初一飲用,時間上差異不大,但是製作藥酒方法與孫思邈的記載還是有很大差異。

飲用的順序和孫思邈說的一樣,先少再老。爲什麼要先少再老呢?張岱作了進一步說明。先少者,後老者。以少者得歲,故先之;老者失歲,故後之。——《夜航船·天文部·春》

一般酒都是長者先喝,這種先少後老的反常舉動顯示有某種特殊的含義在,這個等一下聊習俗時會繼續聊到。

這樣屠蘇是房子還是酒的問題算是搞清楚了,在我看來屠蘇在這裏就是雙關的。

這種“臘藥”爲什麼後來成爲一種習俗呢?

南北朝梁宗懍編撰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這種習俗的形成。

《荊楚歲時記》是記載荊楚之地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他在書中記載大年初一要放爆竹,還要喝桃湯。

什麼是桃湯呢?用桃木煮成的液汁。

大家都知道古人認爲桃木是可以辟邪的,桃木辟邪可能與夸父,門神神荼,鬱壘等傳說有關。王安石這首《元日》的詩中的新符舊符就是指桃符,桃符就是對聯的前身。

桃湯顯然是被古人認爲用來辟邪,壓百鬼。

他同時還交待了一件事情:今人進屠蘇酒、膠牙餳,蓋其遺事也。——《太平御覽·時序部·卷十四》

他說今天的人,自然是指南北朝時的荊楚之人喝屠蘇酒,膠牙餳也是延續辟邪壓百鬼的目的,也就是喝桃汁的習俗的延續。回頭去看爲什麼先少再老顯然也有這方面的講究。

膠牙餳是一種麥芽或谷芽混同其他米類原料熬製而成的粘性軟糖,現在還是有的。

這樣看來,王安石的《元日》描繪的新年場景與梁宗懍記載的楚地習俗很吻合。王安石是江西撫州人,屬於楚文化影響範圍,吻合自然也不奇怪。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喝屠蘇酒的習俗最晚起於南北朝,是楚地的文化習俗,也有可能更早,因爲張岱說漢代就有屠蘇酒了。

這大概就是王安石《元日》這首詩的背景拓展介紹了,這首七言絕句是美詩,又是北宋迎新年的習俗文獻載體。

妙哉!妙哉!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涉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