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已經過去了,最熱的天氣已經過完,迎來了涼爽的秋天,人們終於擺脫了酷暑。炎熱的時候的確過去了,但是卻迎來一個尤其是對中老年人的一個考驗!

因爲伏天后到秋分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氣溫波動最大、最頻繁的時候,一天中的溫差最大能達到10度以上!正所謂“早晚涼颼颼,中午熱死牛”!

而晝夜溫差大,

影響最大的是:

血壓波動,

心腦血管疾病爆發!

很多人認爲夏天氣溫高,或者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現心腦血管問題。而忽視了夏秋交替的時間更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爆發期!

心血管專家介紹,人體本不怕炎熱,更不懼嚴寒,怕就怕“一冷一熱”這麼一折騰,很多人就容易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因此,北京宛灸堂給您推薦幾點,讓您平安跨過這段時間:

有專家介紹,當你血壓升高的時候,你只要去點揉或者是按壓風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鐘,你的血壓就會有下降的趨勢。

早晚溫差大會造成壓差不穩,我們平時艾灸頸部風池穴、風府穴、人迎穴,可以防止血壓突增。

北京宛灸堂爲您推薦防止血壓徒增艾灸穴位:

風池穴

標準定位:

在後腦勺、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中。

取穴原理: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

艾灸方法:

北京宛灸堂艾條灸5—15分鐘。

風府穴

標準定位:

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取穴原理:

具有散熱吸溼功效,常用於腦血管病、延髓麻痹、癲癇、精神分裂症等。

艾灸方法:

北京宛灸堂艾條灸5—15分鐘。

人迎穴

標準定位:

人迎穴位於頸部,前頸喉結外側大約三釐米處。

取穴原理:

足陽明胃經,主治咽喉腫痛,氣喘,瘰癧,癭氣,高血壓。

艾灸方法:

北京宛灸堂艾條灸5—15分鐘。

艾灸過程中如有問題,可以搜索“北京宛灸堂”公衆號進行諮詢,祝您生活愉快。

早睡不熬夜

出伏後,人容易感到疲乏,這就是所謂的“秋乏”。

這是因爲,經過“晝長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老年朋友。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另外,出伏後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引發心血管疾病。

飲用玉米鬚茶

這個時候穩定血壓除了按揉穴位外,還可以多喝點“藥茶”——玉米鬚茶。

玉米鬚,甘平,中醫認爲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高血糖、高血脂、鼻竇炎、乳腺炎等。

用玉米鬚鮮品30克或者幹品15克,加冷水400毫升煮開後再煮5分鐘就行了,如有條件晚上睡覺之前再煮一杯喝。

因爲玉米鬚有利尿將糖降血壓的作用,有低血壓、低血糖的朋友們不要喝!再就是多補水。

有個有便祕的艾友,竟然把玉米鬚切碎了煮粥喫了,說是通便效果不錯,增加粗纖維。

精彩推薦

1

生一次氣,毀一次健康,難怪乳腺病找上你,愛

生氣的女人務必要看!

2

北京宛灸堂秋季篇 — 艾灸調理咳喘,如何灸!

3

北京宛灸堂“三伏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4

北京宛灸堂艾灸調理 — 痛經 有奇效,輕鬆做女人!

5

北京宛灸堂“有獎徵文大賽”啓事!投稿就有機會贏

大獎!

6

夏秋之交 | 灸關元收元陽內固,養腎氣以備冬藏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