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是懂事还是讨好?别让你的误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快乐!

在小区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跷跷板上玩得正开心,看到旁边有小朋友过来,立马就让开给小朋友玩了。

而小女孩的奶奶,不停地和周围人表扬自己的孙女,说自己的孙女多么多么懂事,不仅懂得“谦让”,还很少闹脾气,去超市的时候,不管是看到玩具还是零食,从来都不吵不闹也不要......周围的人听了也不断地夸赞小姑娘乖巧懂事。

可是,兔妈看到的,是小姑娘的眼睛一直盯着跷跷板,她分明很想玩啊!

看似是懂事,实则是讨好。或许,孩子被“懂事”这个词绑架了。

家长们嘴里的“懂事”,可能只是孩子照顾大人的方式,他们不争不抢,不吵不闹,只是为了不给大人添麻烦。

家长们会为孩子的懂事感到骄傲,但却看不到孩子的需求,不懂孩子的感受,不懂他们敢想却不敢说的渴望,不懂他们行为背后的恐惧。

如何区分孩子是懂事还是讨好?

真正的懂事是出于爱,他们有主见,尊重自己,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懂得换位思考,懂得体谅别人,而且会因此感到开心。

而讨好是出于恐惧,他们担心家长生气,担心家长不喜欢自己,他们习惯性忍让,比起自己的感受,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会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但事后会觉得委屈。

懂事的孩子,当别人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会把玩具拿出来分享,分享会让他们感到开心,但是自己不愿意分享的东西也会坚定地拒绝。

讨好的孩子,如果客人喜欢,他们会全部让出来,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讨别人和父母欢心,而做这件事,他们心里很委屈。

讨好型的人,不敢做自己,不敢表达自己,害怕与人冲突,总是讨好别人、取悦别人。他们表面上和人关系很好,但心里的距离却很远。他们的内心会有更多的冲突,他们会活得很累、很压抑、很委屈,甚至会很愤怒。

讨好型的人,一直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总是忽视自己的感受,也会因此缺乏创造力,导致他们在长大之后的工作中循规蹈矩、畏畏缩缩。

什么样的父母容易培养出“讨好型”的孩子?

1、讨好型的父母,容易养出讨好型的孩子

点点妈妈说有一次带着孩子去公园玩,点点最喜欢去公园的“沙子区”,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着自己的小桶和小铲子。有一次去玩的时候碰到另外一个小朋友,小朋友看到点点拿着铲子玩沙很心动,一直往点点旁边凑。

小朋友奶奶看到了,主动帮助孙子问点点:“小朋友,你看弟弟很喜欢你的小铲子,可以让弟弟玩一下吗?”点点立马回复:“不要!”

点点妈妈顿时觉得不好意思:“别那么小气,给弟弟玩一会。你要学会分享,会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点点终于还是把玩具让出去了,让出去的一瞬间,点点痛哭——他太委屈了。

父母是讨好型人格,无法拒绝别人,只能委屈自己的孩子,去满足别人孩子的需求,照顾别人家长的感受。委屈自己,也委屈孩子,时间久了,慢慢孩子会觉得别人的感受比自己的感受梗重要,会不自觉地去讨好别人。

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教育中,也常常会表现出这种倾向——父母们希望孩子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讨好别人,只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这个孩子很好。

于是让孩子在有能力真诚地分享之前,早早地就学习“分享”、“给予”和“牺牲”;在孩子还不认识对方的时候,就要挤出微笑甜甜地说一声“叔叔好,阿姨好”;在孩子没有表演意愿的时候,站在一群大人面前表演节目,让别人评头论足。而这样孩子也逐渐学会,只有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让别人开心,别人才会喜欢自己。

2、控制型的父母容易养出讨好型的孩子

控制型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常常会要挟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然而在生命早期,孩子的存在几乎完全依赖养育者。出于生存本能,孩子们必须要收起自己的个性,藏起自己的需求,表现出父母喜欢的样子,他们扮演乖孩子,努力听话,以父母的感受和需求为中心,以此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人是一个连续体,小时候学会的生存模式,如果没有觉察,基本上会一直延续下去,而小时候通过讨好和家人建立关系,有可能一辈子都只会通过讨好迎合来建立关系。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1、家长要先了解自己

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和态度。觉察自己是否会为了别人的感受委屈自己和孩子。家长要先有勇气和力量维护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孩子才敢做自己。

2、即使表现地不好,爸爸妈妈也会爱我

允许孩子犯错、调皮;允许孩子哭闹、发脾气。

我们会在孩子犯错之后,陪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我们会在孩子难过、生气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而不是让他们因为害怕被批评,把委屈吞下去自己消化。

3、允许孩子说“不”

点点妈妈后来渐渐意识到要允许孩子说“不”。她有一次兴冲冲地跟育儿老师分享:邻居带小孩来家里玩,小孩想玩点点最喜欢的玩具,点点说“不”。点点妈妈说,要是以前,她肯定会让点点把玩具让出来给小朋友玩,但是那次她忍住了。

而且当那个小朋友跑过来问她可不可以把点点的玩具让给他玩的时候,她也坚定地拒绝了:“那是点点的玩具,你要问点点,阿姨决定不了。”

4、让大人做大人,让孩子做孩子

孩子总是擅长讨好大人,他们会在大人难过的时候,讨好大人逗大人开心。

如果孩子这么做了,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开心,不是你造成的,谢谢你安慰爸爸/妈妈,我可以处理好,你可以做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不论心情好不好,都一样爱你。”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孩子的样子。他们开心就笑,难过就哭,喜欢就争取,不喜欢就拒绝。他们好奇就探索,出错了就重新再来,不必小心翼翼,不必伪装自己,不必讨好别人。

歪歪兔,让家长更懂孩子;歪歪兔情智乐园,尊重孩子的每一个关键期发展规律,帮助家长实现真正的科学、高效、轻松育儿。

早教就选歪歪兔,有这一套,就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