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捡头发、食物渣、小石头......是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期!

孩子到了一岁半左右,家长们就会发现孩子开始出现这样的表现:

他们总会找到各种小东西。地上的头发、不小心掉的食物渣,都要捡起来把玩半天;

在外面看到路上的小石头、小烟头、瓜子皮也通通都要捡起来,家长觉得很脏,总想阻止,可是孩子却总是乐此不疲;

看到路上的小蚂蚁、小昆虫之类的,一看就是很久,拖着不愿意回家......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这些表现不可思议,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完全不一样。一岁半左右,孩子们开始进入细小事物关键期,会对细小事物表现出浓烈的兴趣。

有些家长会阻止孩子碰这些东西,觉得脏脏的,一不小心放嘴巴里也会非常危险。但细小事物敏感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如果被强行阻止或者打断,这个表现就会推后。

而把握住细小事物关键期,孩子们在对细小事物的细心观察中,会体验到无限的乐趣,这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心理发展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那我们该如何把握住孩子的细小事物关键期呢?

1、我们要用平和的状态对待孩子的表现

很多时候,我们一看到孩子捡到小东西,就会特别紧张,害怕对他们造成伤害。但我们紧张的阻止,却会让孩子害怕,影响他们对细小事物的探索。

《歪歪兔情智乐园早教套装》有一个关键期主题故事叫做《小东西,不乱吃》,通过绘本,来引导宝宝捡到小东西该如何处理。

比如小珠子可以放进嘴巴吗?一味强调不可以放进嘴巴,只会让孩子更想要尝试,所以绘本里通过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小珠子可以串成线,送给妈妈当礼物;小电池可以放进小闹钟......

不是强行阻止,造成孩子紧张,而是正面引导,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细小事物。

2、为孩子创造环境,允许他们对细小事物进行观察

当孩子开始对细小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条件。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允许孩子捡小石头、看小蚂蚁、小昆虫,看小草、小花等等。

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当孩子投入地观察时,不要打断孩子,急着给孩子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孩子和你有眼神互动,需要帮助的时候再给孩子解释,让孩子体会观察的乐趣,同时对孩子的专注力发展也有好处。

3、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

与其让孩子自己找到一些危险的东西,不如主动创造一些让孩子探索,比如小线头和小纸屑等没有危险性的小事物。

针对孩子的这个特点,在歪歪兔的创意探索包中,我们融入了很多这样的内容。

比如毛线贴贴画,我们可以把毛线剪成小线头,让孩子用毛线贴头发;比如纸团贴画,我们拿小纸团让孩子进行创作等等,这些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对细小事物的探索,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4、千万别随意丢带孩子收集的“小事物”

当孩子对某些细小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也会想要收藏,一些小石头、小拉锁,衣服上的小挂牌等等,千万别因为表面上看起来毫无价值,就给孩子丢掉。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盒子专门存放他们喜欢的小事物,保护好孩子对细小事物的兴趣。

5、细小事物关键期的其他引导

在细小事物关键期当期的内容中,我们配合的动物认知教材是《有趣的昆虫》,也是抓住孩子细小事物关键期的特点,为他们介绍常见的几种昆虫,了解这些昆虫的特点,学起来毫不费力。

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是关键期到来的信号,只要了解孩子的关键期特点,才能给他们最需要的教育。

歪歪兔帮你抓住孩子关键期,在合适的时间,给他们适合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