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要做的就是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完,用你的声音把孩子在吸引过来,我们很多歪歪兔的会员家长发现,这个办法反复坚持几次,宝宝看书讲故事的时候,再也不会随便跑开了。但是如果重新接受新内容的话,宝宝会觉得不熟悉,或者觉得是一种挫折,这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宝宝从一本书过渡到另外一本书,比如可以先看看新的故事内容中哪些是孩子已经知道的认识的,逐渐建立兴趣。

原标题:为什么你加的孩子不喜欢看书?答案终于找到了

不少家长都跟我们抱怨过孩子不爱看书的问题——

老师,我们家孩子不看书;

老师,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家孩子就跑了;

老师,我家孩子只看一本书,其他的都不看;

老师,我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就把书抢走了,然后放在嘴里啃;

老师,孩子这么小,看书也看不懂……

我们可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宝宝的阅读,那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宝宝的阅读习惯培养,宝宝还是不喜欢看书呢?

1、 观察一下你家的书都放在哪里?是书多还是玩具多?

2、 回想一下你自己平时是刷手机多?还是看书多?

3、 你家里是不是一直有电视当背景音?或者你是不是依赖故事机给孩子放故事?

4、 讲故事的时候读得多?还是连讲带演的多?

5、 平常会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吗?

6、 和亲戚朋友聚会或开车带宝宝出去,你是会给孩子带几本书?还是带个手机或者iPad让孩子看呢?

7、 讲完一个故事,你会不会很迫切的让孩子明白故事阐述的道理,让孩子知道应该跟故事里的谁学习?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家长逐渐明白了,原来别人家爱看书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爱看书和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的生活环境,家长讲故事的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关系。

看书阅读这个好习惯,是越早进行越见效的。那我们要怎么激发宝宝早期的阅读意识呢?

从时间上说:

早期阅读从4个月就可以开始进行了。

有的家长说,“4个月?孩子话都不会说就看书?太扯了!”

但不会说话就不需要看书吗?那孩子现在都不会说“爸爸妈妈”这样的人称代词,为什么我们每天还在不停的重复“爸爸妈妈”呢?因为这是行为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

这时候家长们一定要跳出一个误区,那就是“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可以不看书”。

4个月-2岁之间,是建立宝宝阅读意识的重要时期,并不是收获成果的时期。

从环境上来说:

我们要把书和绘本放在孩子触手可得的地方,让孩子能随时随地可以看到书、玩儿到书,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能从书里获取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当孩子拿着书过来找你的时候,也要配合孩子阅读书中的内容。

另外,家长还需要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当你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旁边不要有玩具或者电视去干扰他。

家长做好榜样也很重要,如果你能经常捧着书看,那么耳濡目染,孩子的阅读习惯也会建立地越来越好。

从绘本内容来说:

我们要选择符合宝宝年龄阶段接受程度的绘本形式。

0-1岁,我们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布书,卡纸书,洞洞书。这些内容基本以认知类内容为主,一页中有一个主题突出的画面,比如动物,人物等等,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宝宝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图画上的细节;

1-2岁我们要给宝宝看贴近生活的卡纸书,并且有可让宝宝探索的机关,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这样的内容既可以延续宝宝的阅读习惯,保护宝宝的探索欲望,同时也便于宝宝进行书中内容的模仿;

2-3岁我们要给宝宝看丰富的故事情节的绘本内容,除了无字书,有字绘本的文字量要比1-2岁的文字量更大一些,因为2岁后宝宝进入了语言发展的快速期,想让宝宝有越来越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好的绘本内容就能帮助到你。

3-6岁我们可以给宝宝互动阅读内容更丰富的绘本内容,逐渐过渡到儿童文学类的内容。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宝宝能够出口成章。

从讲故事的方法来说:

平淡无奇的说话方式,可能每个人都没兴趣听下去,小朋友也是这样。

如果你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只是一味地低着头、抱着书、读着书上的文字,那肯定没办法调动宝宝的积极性,让他和你一起进行阅读。

这时候有的家长可能会有点儿郁闷,我只会的按照书上的文字给宝宝讲故事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来给大家支几招,只要你这样做,宝宝的阅读兴趣一定能很快的建立起来。

1、 阅读之前把周边环境收拾一下,尽量减少对宝宝的干扰。

2、 最好和宝宝面对面进行阅读。这样宝宝不仅能够看到书上的内容,也能看到你丰富的表情,通过你的表情,语气来慢慢体会故事内容。

3、 看图说话。带着宝宝观察细节。好的绘本几乎每页内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连带关系,如果你带宝宝阅读的时候能够发现这些小彩蛋,不仅宝宝会越来越爱听你讲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知道书是可以帮助自己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4、 阅读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提问,结合生活。

对于2岁以内的宝宝,我们可以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等待宝宝思考几秒钟之后,家长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比如:皱着眉头的歪歪兔在哪里呢?威威龙的积木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2岁以上我们可以问宝宝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比如:别人跟你打招呼,你可以怎么回答呢?你觉得是歪歪兔做的对还是威威龙做的对呢?为什么呢?

宝宝3岁以上,我们可以给宝宝留一个开放式的故事结尾让宝宝去完善,比如:歪歪兔到了幼儿园,你觉得他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还能帮助宝宝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想象、敢于表达自我想法的好习惯。

在带着宝宝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1、 讲着讲着宝宝就跑开了,怎么办呢?

千万不要放下你手上的书去追她,如果你去了,你就输了。

你要做的就是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完,用你的声音把孩子在吸引过来,我们很多歪歪兔的会员家长发现,这个办法反复坚持几次,宝宝看书讲故事的时候,再也不会随便跑开了。

2、 故事宝宝都会讲,道理也都懂,就是生活中不照做,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解决不需要从看书入手,而是需要家长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时候坚持正确的原则,并且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引导之后再结合绘本中的内容告诉宝宝他的小榜样是怎么做的。

3、 宝宝不按照你的顺序听故事,总是自己瞎翻,怎么办呢?

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宝宝有探索欲望,有求知欲,家长在这时候不需要纠正宝宝的行为,以免破坏宝宝的兴趣。宝宝自己翻的时候家长在旁边陪伴就好了,当宝宝用小手拍、指的时候,你可以用丰富的语言、表情给宝宝进行描述,然后用用一句话带到下一页的内容,比如你可以说“我们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吧……”

4、 宝宝总反复听一个故事,其他的书都不看,怎么办呢?

宝宝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说明他对于这个内容基本已经吃透,并且他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如果重新接受新内容的话,宝宝会觉得不熟悉,或者觉得是一种挫折,这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宝宝从一本书过渡到另外一本书,比如可以先看看新的故事内容中哪些是孩子已经知道的认识的,逐渐建立兴趣。

5、 讲故事的时候,孩子总是乱提问,怎么办呢?

其实不太会有乱提问的宝宝,只是有时候家长面对宝宝的提问不知道如何应对回答,或者觉得孩子提问后,故事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要消耗更长时间,在此我们想提醒家长,不要打击宝宝的探索意识,在宝宝提问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宝宝找到答案。

教育是场马拉松,读书这件事情,只要你坚持下来,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你就会发现他有更宽阔的眼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孩子上学后,你会变得很省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