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迫孩子分享,孩子就不能愉快地交朋友

“我们家孩子不分享,会不会太自私了,以后会不会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关于孩子的“分享问题”,在育儿群和一线育儿老师那里都是一个比较高频出现的问题。

孩子们“不分享”的具体表现有:家里买的东西只能他们自己吃;带出去的玩具,别人碰一下都不行;什么都是“我的、我的”......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善良的,能够受到周围人的喜爱,孩子“能够分享”也确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关于孩子“分享”的问题,你了解多少呢?

其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分享行为能力的发展是不太一样的,而对应的,家长的回应状态也应当是不一样的。引导不当,可能让孩子真的变得“小气”,甚至变得脾气暴躁、易冲动。

我们先来说说孩子1-2岁的“分享行为”关键期。

在孩子们1-2岁,不愿分享是他们的普遍状态。

这个阶段,孩子们“自我意识”萌芽,开始从完全依赖成人的婴儿期向独立期过渡,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说“不要!”“我的!”对他们来说,“维护自我”最重要!

相比起婴儿阶段时,他们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多想要,所以如果我们再拿什么东西哄他们交换或者放手,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而且因为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易冲动,也很难在行动之前想清楚后果。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小朋友,如果别人从他们手上“抢走”玩具,他们会很冲动地推搡、攻击拿走他们玩具的人,但当他们看到对方嚎啕大哭时,他们会真心感到惊讶,也会感到害怕和紧张。

缺乏同理心,易冲动是他们这个阶段的特点,“维护自我”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忽视他们“维护自我”的需求,要求孩子分享,甚至直接代替孩子做决定,要么会让孩子慢慢不敢维护自己,要么会让孩子片面地认为别的小朋友的存在就是抢他东西的,不利于孩子后期的“社交”发展。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最需要满足的就是孩子“维护自我”的需求。

紧接着,孩子会逐渐意识到,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开始帮助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并鼓励孩子去分享了,当然前提是孩子上个阶段“自我维护”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灯灯来歪歪兔的时候,已经快要两岁半了,按理来说,这个阶段,家长已经可以开始鼓励她去分享了,但是在灯灯妈妈的描述中,灯灯很讨厌小朋友,尤其讨厌家里的小堂妹,也非常抗拒分享。

了解情况后,育儿老师才知道,灯灯和小堂妹平时都是奶奶带,因为堂妹小,家里人总是让灯灯让着妹妹。这些导致灯灯依然还处在希望维护自我的阶段!

育儿老师鼓励灯灯妈妈,要让灯灯知道,自己能够做决定,没有人可以强迫她。并给灯灯调整了教材,换成了1-2岁,关于“分享”的教材。

一个月后,灯灯妈妈非常激动地给我们来电,要跟育儿老师分享喜悦,说灯灯第一次主动分享了饼干给堂妹,虽然只有一块,但是已经是非常大的变化了!

一方面,灯灯妈妈做得很好,当灯灯不愿意分享的时候,妈妈总是可以站在灯灯一边,告诉灯灯,如果不愿意分享就可以不分享。

当家里其他人要求灯灯让着妹妹时,妈妈也会帮助灯灯拒绝,这让灯灯从心里明白,自己是可以做主的,可以“维护自我”,妈妈的表现让她慢慢放心下来,越来越确定这点。

另外歪歪兔的绘本故事中,灯灯可以看到她喜欢的小伙伴们都在彼此分享,而且也因此获得了友谊,在心理得到充分准备后,绘本和家长的引导,灯灯终于开始分享了!

在孩子成长中,他们的一些表现会告诉我们,他们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并给予相应的回应,孩子就能轻松顺利地度过每个阶段,这就是了解孩子“关键期”的价值。

关注歪歪兔,帮您更加了解孩子,捕捉孩子关键期,轻松培养高情商智慧宝宝。

情智乐园家庭早教套装

歪歪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