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就是“母亲节”啦!

兔子一家先预祝各位妈妈节日快乐!

不少妈妈跟我说,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每年的“母亲节”都会收到孩子的礼物,大多是孩子自己做的小手工和画的画。大家都表示收到孩子的礼物,心里还挺开心的。

不过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宝爸宝妈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

前段时间好朋友就跟我们吐槽,说4岁的儿子一直玩玩具不刷牙,她直接拉儿子去卫生间,结果孩子冲她直吼、不停地挠她、最后躺在地上打滚大发脾气......

自从儿子出生后,她就一颗心扑在孩子身上,儿子的表现让她非常难过,直呼儿子“白眼狼”。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孩子“感恩”的问题。

在谈孩子的“感恩”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感恩。

我们希望得到的“感恩”,是孩子听我们的话?对我们百依百顺?时时刻刻都能根据我们的心情调整自己的行为吗?

当然不是,我们希望孩子有主见,能独立思考,不希望孩子“讨好”。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走入这个误区。

当我们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自作主张为孩子做决定,而孩子因此生气时,我们却会觉得孩子不“感恩”,我们觉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知道感恩呢?”可是感恩从来都不是交换,也不应该是爱的条件。

此外,当我们和孩子强调“付出”的时候,也常常会给孩子带来罪恶感和亏欠感。

前段时间,一个小学“感恩教育”讲座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这样的感恩讲座,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听过,学校请来的感恩导师首先会讲父母有多么不容易,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让学生们觉得父母恩重如山、一辈子都还不清,给孩子们带来愧疚感和罪恶感,让孩子们感觉亏欠父母太多,从而“感恩”父母。然而,让孩子有亏欠感的,也不是真正的感恩,这会给人带来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体验。

而感恩,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它不是交换,不是因为你对我好,所以我要报答你。

可是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所以当孩子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关爱感恩父母的表现时,并不代表孩子有什么问题。

在6岁之前,孩子们处于索取爱、模仿爱的阶段。如果孩子们得到高质量的爱,他们就会模仿我们的样子去爱别人,比如我们在他哭的时候安慰他,他也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安慰别人。

7-12岁时,孩子们了解,不仅仅自己需要被爱,别人也需要,这个时候,他们也开始爱父母,关注父母。

12岁以后,那些从小真正得到爱的孩子,才学会真正地体贴、关怀别人。

所以,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就要给孩子爱的教育。

1、无条件的爱

当我们劳累的一天,但是孩子却因为很小的事情哇哇大哭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要求孩子:“我都这么辛苦了,你能不能体谅我一下,不要这么吵了。”

可是这样,我们就进入了前面所说的误区,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我们的爱需要孩子的“体谅”和“感恩”。然而这样,孩子学会的就是,我已经“体谅”你了,你为什么不能对我更好一些?

所以只有我们没有功利心,不带交换地爱孩子,孩子也才能真正学会感恩和体谅。

不过这种无条件的爱并非无原则、无底线,而是指我们的发心,我们对孩子的爱不是为了换取“听话”,不是为了换取“感恩”。

2、不要对孩子控制和干涉太多

就像开头提到的朋友,虽然很关心儿子,但是在处理问题时,让孩子觉得被控制和干涉,所以导致孩子非常抗拒、抵触。

即使妈妈是出于关心,即使妈妈是善意的,他们也会本能地抵触,他们会认为“这是你要的,而不是我要的。”他们感受不到尊重,也就不懂体谅和感恩。

3、爱自己

很多妈妈会像开头我的朋友那样,把自己所有的心思、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所有的事情都围着孩子转。但时间久了,自己会有“付出感”,当孩子有不如己意时,就免不了会抱怨孩子,而这时,孩子觉得妈妈为自己付出太多,产生愧疚感。

所以,每一个妈妈都要学会爱自己,当做一件事情觉得自己不乐意,有付出感时,提醒自己停下来,爱自己。

比如,当要做饭时,如果觉得自己累了,不妨偶尔选择外卖或者出去吃,让自己放松一下。

当自己累了时,也不要勉强自己,硬撑着陪孩子玩,允许自己休息。

所以,想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我们要给孩子有爱的环境,我们也要学会爱自己。

有奖互动

生活中孩子有没有什么让你感动的事情?

你们平常是怎么相处的呢?

在评论区写出你们的故事

相关文章